“话”出精彩

2022-05-30 07:57周连婷
考试与评价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命文本儿童

周连婷

美国的戴维·埃尔金德博士说过:“如今的孩子们被迫毫无准备地成了压力的牺牲品,这压力的来源,既有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变革,又有成人对孩子们越来越高的期望,它们来势汹汹,难以阻挡。”社会发展,教育变革,在全球疫情和“双减”政策下,儿童的教育焦虑、成长危机问题凸显。如何让儿童直面成长困难、树立正確的生命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陶行知先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秘方:解放儿童。解放儿童就是让儿童站到课堂的正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解放儿童,让儿童快乐起来,自由起来,葆有生命本真,自然成长。

然而,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儿童垂头丧气;生活中,教师严厉独断,儿童“生无可恋”。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三层次:“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层层递进,教育就是要一层带出一层,最隐蔽的“生命意义”才是教育的核心。知识可以传递,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意义,却无法直接传递,意义隐藏在心中,它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唤醒和激发。笔者任教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试图通过“对话”,摸索出基于儿童立场的生命观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对话:链接教材文本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生命不能离开文化而生长,生命观的教育必须以知识为依载。

(一)对话文本,渗透生命观教育

语文教学中实行对话教学主要是师生之间利用文本等主题内容进行知识和情感对话、抒发人生感悟、不断提升自身认知及素养水平、实现儿童精神发展和生命成长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文本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教材对字、词、句、章等进行理解加工,并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生命意义。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阔而深远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对话教学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整体把握与生命观教育相关的主题内容,梳理出具体的主题板块,根据语言材料的价值取向不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命观教育。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与生命观教育相关的主题板块:热爱自然、爱国(英雄、爱家乡)、亲情(父母之爱、感恩)、友情(安慰)、热爱动物、审视自我。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根据具体的主题板块对应的课文,以生为本,以文会话,注重阅读理解和感悟,注重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例如,《白桦》这篇课文,教师以“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为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白桦的坚强和生命力。每个人都应该像白桦一样,虽然是冬季,仍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遭遇挫折,战胜挫折的经历。在深入、深切的体会中学生更能感受生命的坚强、人生的意义。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的可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从而“重生”、乐生。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例如,《麻雀》中紧紧抓住句子中可以生发的点,让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在学生感知文意后,教师请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充满亲情的场景:一家人逛超市的乐趣、母亲在雨中的守候、失败时父亲的鼓励、爷爷讲故事时的慈祥……这样的体验与感悟,扩大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绽放,感情得到升华。

(二)对话写作,升华生命观教育

写作不仅仅表达儿童感情,更能激发儿童心灵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基于儿童立场的读写结合倡导儿童“我手写我心”。生命观教育题材广泛,在阅读教学中,儿童可以关注周围生存环境表达观点,也可以结合动物生命故事抒发感悟,更重要的是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体味生活滋味,感悟生命本真,激发生命观正向成长。

例如,教学《麻雀》时,在品读老麻雀的形象环节设置课堂小练笔: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注意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要具体。于是,就有了以下惊喜:

“我的妈妈虽然很平凡,可是粗糙的双手很温暖;我的妈妈虽然不漂亮,可是微笑的脸庞我很喜欢;我的妈妈虽然总唠叨,可是那却是最美的陪伴……”

“我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总是到很晚,每天我总是独自入睡,因为她忙完工作已经半夜了,可是,我爱我的妈妈,因为,妈妈在,家就在。”

更让我欣喜的是爱在传递,家长们发来信息:

“谢谢您,周老师,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体会到我们做父母的不容易。”

“周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之前孩子还和我闹脾气,昨天竟然给我一个暖暖的拥抱,作为父母,也反思了自己,平时对孩子关心太少了,以后会多多关心孩子的。”

“孩子长大了,越来越理解父母,也越来越懂事了。”

……

(三)对话活动,激活生命观教育

生活即教育。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激活儿童生命观教育,不仅仅在于对话文本,更在于对话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儿童实践体验生命价值、挖掘生命潜力的好资源。利用好这个资源,生命观教育寓无形于有形,化无物于有物,看得见、摸得着,儿童体验自然更加深刻。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通过学习这一组课文,开展“环保妙招”征集活动,学生在环保活动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理解环境与动物、人的密切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对话:直抵人文关怀

(一)自由对话,让生命观教育清晰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学生天然的学习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要用富有情意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用真心、真情进行对话和交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促进他们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在平时交流中,我经常会问孩子们: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们给我的答案有很多,有的说想当医生、警察、护士、老师等;还有的说,没有具体的职业;有的很羞涩,摇摇头说不知道。记得一个孩子低着头跟我说:不知道。我立马就心生同情,安慰她道:“小安,不知道也没关系,老师小的时候啊,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老师小时候就特别崇拜老师,所以就好好学习,长大了真的成了老师。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呢?”她低着的头缓缓抬了起来:“老师,我喜欢跟奶奶学做菜,你知道吗?我会做好多好多菜,都是跟奶奶学的,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青椒肉丝……我长大想帮奶奶干活。”看着她稚嫩的脸庞,我笑了:“小安,你看,你喜欢做菜,你还想帮助奶奶,你真是既能干又孝顺。”“谢谢老师”一次愉快的聊天,一次心灵的启迪。是她启迪我,跟孩子交流,挖掘生活的美好,也可以是幸福的源泉,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问她的理想。

自由对话,往往适用于班主任和儿童的日常沟通,自由对话内容题材不受限制,更加自由,而教师和儿童同样比较自由,处于一种轻松的、和谐的环境中。比如,午间闲庭散步、课间日常交流等。

(二)精准对话,让生命观教育闪光

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也是教师的明灯。在与学生自由对话的时候,教师还应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准对话。所谓精准对话,就是发现其闪光点,并将其放大,从而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例如,班上一位“调皮老大”经常在学校疯跑,在教室也没一刻停下来,学习不够踏实,小错误不断。我就顺着他的“特点”,鼓励他报名运动会一百米冲刺,结果他获得了第二名。他高兴极了,更加信任我了,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学习上也加油,最后他成了班级的通讯员、学习的小组长。

生命的发展需要自爱。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理,使他们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爱他人,可从来没有告诉他们要爱自己。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于是就放弃了许多追求。

(三)平等对话,让生命观教育落地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平等意味着尊重。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中说:“有威信的教师是能够尊重学生的人,你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你就会尊重孩子。可我们往往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一味地希望孩子能听我们成年人的话,常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不考虑孩子在想什么,不体谅孩子的处境,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了解孩子的苦恼和心理障碍,只凭着我们的想象去教育孩子。”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也说过:“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儿童无论其身高、体重,家庭、阅历,成绩、学业,他都有自己的完整生命、独立的人格。儿童是平等的,是需要被尊重的。当我们树立了这个观念,那么我们对待犯错的儿童,或者儿童所犯的错误就能够以宽容的姿态接纳。

例如,学生偶然迟到了五分钟、上课没有找到试卷、自习时和同桌讲话,这些都是一些小错误,而且是一时的错误,教师可以不用批评,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对迟到的儿童说:“老师在教室门口望穿秋水,等你到来!”他绝对不好意思再迟到;对找不到卷子的儿童说:“卷子找不到主人,我好像听到他在哭泣,下次一定记得带它回家哦。”他就再也不好意思丢卷子了……教师看似不追究的宽容,其實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给儿童一个台阶。比起简单粗暴的批评,这样平等、宽容的对话,会滋养儿童的一生,使其有勇气、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师爱的情感也会伴随儿童,温暖其生命成长。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的教育。对话,在与文本的交流中,用自己的语言记录和表述生命体验与价值;对话,在与教师人文性的交流中,不断唤醒自我生命意识,增强自我价值意识,最终完成自我的塑造。

猜你喜欢
生命文本儿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