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30 07:57:02张振华
考试与评价 2022年7期
关键词:县域育人职业

张振华

引言

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课程教育被反复提起,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路径,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点对于凸显“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有重要的作用及价值。对于县域高中来说,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比较有限,优质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为了确保生涯规划课程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及成效,教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高瞻远瞩,了解当前课程建设以及课程落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问题出现的根源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高中生能够明确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

一、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的背景

为了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建设及发展,我国提出了新高考政策,通过这种形式来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选考模式备受瞩目,全新的考试模式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许多高中学校开始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改革传统的学校课程设计模式,其中生涯规划课程的科学设计不容忽略。教师以及学校需要坚持专业目标,了解高中课程的重塑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依据,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鼓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在职业选择范围之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是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照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数、外三门学科以及其他三门学科成绩所组成。学校不再划分文理班,学生可以在化学、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等六门课程中选择三门课程作为个人的考试科目,这一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比较复杂,教师需要结合3+3模式来调整教学策略及方向,了解这一课程的重点,明确生涯规划课程的核心,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但是有的县域高中忽略了对新高考政策的有效解读和深入剖析,直接按照已有的工作理念进行简单迁移,出现了照搬照抄的问题,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及调整。最终导致生涯规划课程比较传统及落后,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难以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相应的辅导及帮助。

(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

与其他的育人板块相比,生涯规划课程的育人难度系数相对偏高,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条件进行简单借鉴以及迁移,另一方面需要摒弃传统的育人模式,真正实现与时俱进。但是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多种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分析,没有着眼于不同的现代化育人元素,丰富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及形式,直接跳过了学生深入体会的环节,学生出现了思维断层,难以结合个人的理论基础积极参与实践应用活动,个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无从谈起。这一点不仅导致学生逐步丧失了自主参与生涯规划课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使得整体的课程质量和效果持续下降,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和大胆探索,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

(三)无视各方资源的整合利用

县域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需要注重对不同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分析,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了解当前的课程资源使用情况,调动家长以及社会主体的参与能动性,保障学校能够与其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但是有的学校没有站在宏观的角度树立一定的远见,忽略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没有结合不同资源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及改进。最终导致学生比较被动,学校自身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阻碍及挑战,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在开展这一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确保“对症下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非常关键,学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关注对教育规划以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剖析,确保生涯规划课程的指向性、针对性以及人性化,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发展做好前期的铺垫,保障学生能够树立个人的职业理想。

(一)自主探索

学生的自主探索是核心及基础,这一点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了解学生的探索基础,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判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索比较复杂,家长、教师、同学对学生的探索评价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的学生会出现狭隘心理,教师则需要关注对学生探索结果的理性分析及研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根据学生的自我性格特征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这一点对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及创新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也能够实现综合判断及审慎分析,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职业探索

学生的职业探索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选择存在密切联系,同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大学专业选择情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预期,了解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生涯規划工作的重点以及核心,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判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职业探索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确保职业探索与自我探索之间的高度契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及判断,为个人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地规划,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因此对于县域高中来说,在落实生涯规划课程工作时,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完成职业探究工作。了解学生的自主选择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整合内部以及外部因素实现自我审视,确保合理选择以及审慎判断。

三、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对策

(一)坚持新高考的具体导向

在全面实施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需要坚持新高考的具体改革背景,明确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方向,以课程作为主要阵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新高考政策的深入分析及研究,确保生涯规划课程的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生涯规划课程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两者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未来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影响,学校需要将认识自我、升学、择业相结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点及核心,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深化学生对社会职业特征的理解。明确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未来就业和择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深远的直接影响。为了确保生涯规划课程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可以积极借鉴心理教育的重要方法以及策略,以活动法为基础,根据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知识结构进行全面改进,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铺垫,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进而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坚持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这一点对落实新高考政策、促进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二)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师需要在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同时,不再按照机械性地文理分科落实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效避免讲座式教育模式的机械性以及传统性。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方法,将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相结合,融入不同的游戏化元素,鼓励学生在小组经验探讨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如果教学条件比较好,县域高中还可以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深刻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鼓励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参与简单基础的工作。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提升整体的课程质量和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明确个人的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整体的育人质量提升较为显著,学生跃跃欲试、全程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调整个人的学习行为,正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发展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动手能力。

(三)整合利用多方资源

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以及实践性比较明显,企事业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确保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够丰富体验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学校需要整合利用多种资源,关注对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在实施整个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了解当前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安排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体验机会,积极突破当前的教育困境以及难题。家长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利用也非常关键,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交流及联系,缓解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凸显家长资源的重要优势,利用已有的职业资源来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拓展家长以及社会关系。其中家长资源库的构建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学校还可以建立社会关系行业资源库,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为这一课程做好铺垫,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整合利用多方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与时俱进。学生也能够对各个职业的运作模式有一个全面系统地认知,了解自身的人生理想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度。整体的育人质量改善较为明显,学生也能够全程参与,发展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结语

县域高中需要着眼于新高考的发展背景,了解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分析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抓住这一研究热点以及重点,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促进新高考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非常关键,学校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主动抓住发展契机,构建科学完善的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保障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系统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及引导。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深远直接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习能动性也能够得到明显的锻炼和提升。

猜你喜欢
县域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我爱的职业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05:29:04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