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培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 07:57蔡惠玲
考试与评价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蔡惠玲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主要目的与意义是让小学生能够有一定独立观察数学现象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对抽象的数字进行具体化,形成举一反三的基本学习能力,学会自我观察,进行合理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的逻辑方式去分析思考问题,形成能够自主合理总结与归纳数学知识的能力。而建立合理的课堂说理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运用所学知识的弊端,除此之外还能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可以语言逻辑来表述数学内容,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因此引导学生课堂说理,是促进学生学习素养发展的关键,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因而,教师要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对“教”与“学”进行深刻反思,应用互动教学、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等手段改革教法,利用自主探究创新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在教学领域中,教育应当是一种帮助受教育主体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可以收获到更多的意外知识,得到一种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应当成为一场旅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旅途中找寻出不一样的风景,采集最美的花朵。文章基于小学教师对四年级的学生开展专业的数学知识的教育作出细致分析与探讨,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科学的教育参考性建议,帮助学生在一种科学的思考之中,寻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旅行式的知识教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思考中,充分地重视基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来做出自我教学调整。因为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更好地提升,在学习中才能够以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来开展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有教师牵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之中,才能够使得综合的学习处于良性的状态。

二、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应用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课堂说理能力

数学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相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篇章要求,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心理特征来融合建设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并发掘数学知识的闪光点,从而促使小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自愿参与到情景模式中学习与实践,从而积极地表达自我想法,达成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目的。小学生因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大多数会对周围环境中的新鲜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快速地引起他们去独立思考问题,再通过自我实践可以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的体会和感知,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的深层含义与联系。例如小学一年级初学阶段的课程是去认识球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按照以往的传统授课方法就会显得较为枯燥无趣,大部分教师只会单方面地去讲解正方体的边的数量和面的数量等,这样相对比较抽象使得大部分学生想象不出来,使得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维。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拿出几个实物来展现,通过结合实体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在生活当中也不難找出各种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找,比如篮球、魔方、乒乓球、水杯等。小学生通过接触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会产生一定的兴趣,非常容易进入场景中,会主动地开启自己的语言思维,展现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形成自主课堂说理的情境。

(二)通过生活,实现教学目的

大部分学习的理论往往都源于实际的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授课当中,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与小学课本中枯燥的知识理论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形成课堂说理的气氛;并且还可以合理地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加快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设置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数学问题,来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与课堂说理能力的目的,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应用题:水果市场老板分三次把一批苹果批发给小商贩,第一次卖出总数的1/3多120个,第二次卖出总数的1/2少100个,第三次卖出320个。问这批苹果共多少个?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得学生用设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使得数学变得不再枯燥,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课堂说理能力。

(三)知识连续性培养

从小学教材的内容当中可以看出,每个章节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连续,教师应当合理地将“书本内容”向“教学内容”进行转换,并且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良好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便达成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课堂说理的能力。例如:在“认识小数”这个章节中,教材在这之后又安排了小数的减法和加法,后一章与前一章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这种安排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课堂说理能力,教师应当合理地运用这些规律与特性,充分地利用这些联系实施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复习的优良习惯,再引导学生在复习当中前后结合知识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性,达到稳固知识,提高自我能力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乘法》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不同的情景式课堂,如超市购物情景、学校期末成绩统计情景等。在超市购物情景中,教师使用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投入到该场景中,设身处地地解决在该场景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再通过模拟“购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算式的计算。超市购物是学生熟悉的场景,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场景能够增加学生的接受度,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使用技术手段创设不同形式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融入度,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沉浸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互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获得新知识。

(四)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需要使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想要较好地达到上述要求便需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优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关的肢体表达,还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达到直观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本复杂、繁琐的数学概念以及定理、公式。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来说,数学思维能力与课堂说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小学以及未来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授课当中,教师也要不断去研究发现有助于学生思维特性的授课模式,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从而达成强化学生独立解决分析数学难题的基本能力这一目的,实现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养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后,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公式、概念等运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例如:学生在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便可让学生对单位“千米”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超市称重时,可以了解“千克”“克”之间的概念;在学习计算图形的面积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动手剪一剪对等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上述这些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培养,而且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

数学思维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敢于提出疑问,这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对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加使用启发法、发现法,让学生能够在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时,敢于提问。而教师也要具备善于举例的能力,这样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教师便能通过例子帮助学生找出突破口,并结合图形等方式将原本繁琐、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另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正确学习方式的重要价值,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会喜欢动脑,并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拓展自身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为学生讲解多种解题思路,当讲解结束后,让学生从刚刚讲解的思路中找出不同之处。教师可以在网上为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相关的教材,并将其制作成课件、PPT、动画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数学知识间的有效性。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毕竟数学起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数学素材,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也会比教师单纯口诉有用得多。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能力,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是教师的一个基本任务;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内容。不能让学生只会解决课本上讲过的知识,对于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这本质上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體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映了该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接受度。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富有趣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优化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将自身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