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优化语篇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篇的积极性。第二,注重语篇整体性,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的能力。第三,巧设问题,研读理解语篇,提升思维品质。第四,巧设读后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输出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篇教学;思维品质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语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之一。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地位突出,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关注。据笔者观察,当前实际的语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第一,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学生缺乏对整个语篇的把握和理解。第二,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阅读的机会。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第三,整体输出的质和量不够。语篇教学后,学生应该能输出有意义的完整语篇。教学设计和实践的不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整体输出。
英语课程设计要以内容为纲,以语言为介质,语言和思维并重。这种融合型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同时,掌握语言、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达到至善。学生在学习语篇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在整体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能力,锻炼思维品质,感知文化,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语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优化语篇教学
本文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如何优化语篇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篇的积极性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创设情境,有利于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效的情境创设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提升学生对语篇的感悟和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1.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篇情境。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语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拉进了师生距离,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为语篇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PEP Book 7 Unit 5 B Read and write“Hobbies and jobs”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mother do?”“Where does he/ she work?”“How does he/ she go to work?”询问学生父母的职业、工作地点和交通方式,在有意义的情景交际中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接着询问“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梦想,教师进一步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be a...?”,学生经过思考,会从职业的优势、自己的爱好、对职業的认同度和熟悉度等角度回答理由,这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有效地创设了语篇情境,从而使学生为“Hobbies and jobs”做好阅读准备。
2.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语篇教学情境。多媒体的利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语篇教学情境,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PEP Book 6 Unit 4 B Read and write“Two new kittens”一课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小动物(如小猫和小狗)在不同地方活动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也能激活学生和小动物相处的生活经历,为语篇学习创设了教学情境。
3.利用插图创建语篇教学情境。插图是教材的宝贵资源。插图对文本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利用得当可以降低文本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要充分挖掘插图资源,利用插图创建语境,解读插图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进入PEP Book 5 Unit 2 B Read and write“Robin's advice”文本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提问“How does Wu Binbin feel?”,并追问原因,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接着提问 “What does Wu Binbin often do on the weekend?”,学生看到插图中的电视和书本,会进行预测“Maybe he often watches TV and reads books.”接着老师再提问“Does he often play sports? Does he like sports?”,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理想象。这些问题都是根据对插图的解读而提出的,教师根据插图有效地创设了语篇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也做好语篇学习的充分准备。
(二)注重语篇整体性,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的能力
语篇里才有完整的意义。完整的语篇提供了完整的意义,“语境出意义”,容易引起学习者对意义进行加工,也有助于他们在无意中掌握语言,习得语言形式。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应树立语篇意识,不能割裂文本,而应该把语篇文本当作整体来进行教学。初读文本,教师可以设计选择、判断、配对、连线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整体感知语篇,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PEP Book 6 Unit 2 B Read and write“Robin likes them all!”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文本,设计阅读配对的活动,让学生将语段和对应的季节图片进行配对,从而整体感知语篇内容,整体理解语篇意义,并体会Robin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如在教学PEP Book 7 Unit 6 B Read and write“Robin and the An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文本,思考问题“What happened between Robin and the ant?”,画出关键句,并将图片进行排序。学生通过初读语篇,观察分析图片,画出关键句,并完成对图片的排序,实现了对语篇的整体感知。
(三)巧设问题,研读理解语篇,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后,教师应巧妙设计问题,推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理解语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巧设概括性问题,促使学生综合理解语篇。学生对语篇有初步感知后,需要对语篇有整体的理解。教师的概括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巧设概括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语篇,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如教学PEP Book 6 Unit 2 B Read and write“Robin likes them all!”一课时,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整体感知,教师可以提出概括性问题“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学生通过研读,抓住关键句“I like spring because... I like summer... I love fall! I like winter because...”进行归纳,得出答案“Robin likes all the four seasons.”“Robin likes them all!”教师提出概括性问题,促使学生研读语篇,对语篇意义进行加工,使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设疑追问细节性信息,深入理解语篇。学生对语篇有了整体理解后,教师需要巧设问题,让学生找出细节性信息,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语篇,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在教学PEP Book 7 Unit 2 B Read and write“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一课时,通过教师提出的概括性问题“How many ways to go to school can you find in the text?”,学生通读语篇,已经知道文中讲到了四种上学方式。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找到不同地方的学生不同的上学方式,训练学生寻找细节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更进一步追问原因,鼓励学生深入解读语篇、插图,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推理、想象、归纳、探究等思维能力。
在PEP Book 8 Unit 2 B Read and write“Comments”语篇教学中,学生已经找出描述文中三幅图片的句子,对语篇有了初步的感知,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情绪,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问“Why didn't they enjoy their stay? What happened?”,让学生以书中三幅图片为线索,寻找吴斌斌一家对宾馆不满意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宾馆装修、电器、食物、环境等四个方面去归纳原因,引导学生去探究细节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探究、评价等思维能力。
(四)巧设读后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输出能力
输出是语言运用的具体化,没有输出,就没有语言运用,也就没有交际。整体教学强调以意义表达为导向的整体输出,是创造性意义建构的过程,真正使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意义和情感。
教师在语篇教学后,要巧设读后活动,让学生进行完整语篇的输出,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1.对图表、思维导图等进行复述,内化语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PEP Book 6 Unit 4 B Read and write“Two new kittens”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快速找出小猫成长过程的细节性信息。分析语篇内容,教师可以从“How old are the kittens? What color are they? What features do they have? What can/can't they do?”这几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整合、归纳和推理,从而把握语篇内容。
表格清晰地呈现了小猫的成长过程,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词和句型进行复述。复述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内化语篇,运用语言表达意义的整体输出活动。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提炼语篇框架结构,帮助学生提取语篇的关键信息,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
笔者观摩了一节区级公开课,授课内容为PEP Book 7 Unit 5 partA Let's try & Let's talk板块,学生在学习了两个对话语篇后,教师出示了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思维导图呈现了Let's try和Let's talk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理清了内在联系。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较好地进行复述,完整输出语篇。
2.设计分层写作任务,体现学生个性,实现完整语篇的输出。如教学PEP Book 5 Unit 2 B Read and write“Robin's advice”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以“My week”为主题的分层写作任务作为读后活动。第一种是控制性写作,学生需要填写自己的活动。控制性写作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学生在语言支架的帮助下,只要能填空,进行替换写作,就能完成整个语篇。
第二种是半控制性写作,学生能写出句子表达自己的活动。半控制性写作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也更高。
第三种是开放性写作,让学生进行主题写作。主题写作可以反映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对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水平要求更高一层。开放性写作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意义和情感。
三、结语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语篇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篇的积极性。第二,应注重语篇整体性,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的能力。第三,巧设问题,研读理解语篇,提升思维品质。即巧设概括性问题,促使学生综合理解语篇和设疑追问细节性信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语篇。第四,本文结合整体教育理念,提出读后要巧设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输出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韩宝成.整体外语教育及其核心理念[J].外语教学,2018(2):52-56.
[5]韩宝成.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J].外語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8(4):584-595.
[6]沈国锋.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17(27):5-8.
[7]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53-59.
[8]王初明.以“续”促写[J].现代外语,2016(6):784-793.
作者简介:李慧雪(1987-),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何家小学,硕士,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