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开展策略

2022-05-30 05:48叶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衔接双减小学

叶榕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优质教育。因此,幼儿教育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广泛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知识为手段,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既要让幼儿在入小学前做好准备,又要有依据找出幼儿入学的困难点,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点,把进行长期的养成教育与关键期的入学教育结合起来,确保衔接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幼儿园;小学;衔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儿童社会适应的合理期望有“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育观念上家长和教师能形成共识,共同对儿童实施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只有当我们能够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及个体差异时,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幼儿经过近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既对幼儿园生活满怀不舍,又对小学生活充满无限憧憬。通过环境支持、家园合作和小组自主探索,增进幼儿对小学的了解,促使幼儿树立初步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幼儿对上小学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养成受益终身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存在一条“传播链”,即“逐利幼儿园的生存策略—小学教师的积极反馈—家长的要求和推波助澜—各幼儿园主动或被动卷入”,这条功利化的“传播链”,把儿童心智成长规律、儿童的实际诉求忽略在外,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一)部分幼儿园还存在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

部分幼儿园采取小学分学科教学模式,并且开展了具有小学特色的课程,如数学、书写和识字等。大部分城乡幼儿园教学理念陈旧,不能满足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主要活动以集体授课形式居多,无其他活动形式,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呈现小学化特点。

(二)幼小衔接形式化,缺少深度合作

目前,幼小衔接教育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参观小学环境和观摩活动等。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各类幼小衔接活动,虽然能够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使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但是未能从内心触动幼儿,激发幼儿的渴望,幼小衔接的形式化问题突出,没有深入衔接本质。

二、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

(一)研讨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

以保教处为主导,各年级组结合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有目的的研讨,经过研讨对幼小衔接课程进行审议,确定幼小衔接各项活动及开展措施。我们特别强调,幼小衔接对于儿童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转换,教育者要看见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关键经验,做好生活化、游戏化的准备,看见每个儿童的特质与需求,支持每个儿童的主动成长,做好幼小衔接准备,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支持儿童做好四个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

(二)多种教学活动形式相融合

根据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需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获取小学相关知识经验,并培养相关的习惯。如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游戏化课程的形式开展了社会活动“幼儿园与小学大不同”、科学活动“从家到小学路线图”、艺术活动“我心目中的小学”、语言活动“大卫上学记”等教学活动,旨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架构,为主题式自主课程提供良好的知识铺垫。在课程中,要支持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中获得经验,关注孩子们的深度学习,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三)跟随幼儿兴趣,确定游戏主题

我们积极探索丰富的区域资源,开展“幼小混龄”活动,与诸多学校携手展开幼小衔接,大班幼儿与小学生进行“混龄结对”,他们携手走进课堂,一起在课间游戏,大班幼儿逐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现状,消除对进入小学的担心。在实践过程中,梳理“幼小混龄”的特征,逐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课程体系。我们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收集幼儿喜欢的热门话题,丰富相关的游戏经验。在调查与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试、听、问、记等多种方式,收集并整理各种信息,如建筑风格、结构、功能等,让孩子们有任务、有计划地观察小学的教室是怎样的,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调查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交流汇总,在幼儿讨论中我们抓住关键点,通过互动讨论、分享的方式,追随幼儿的兴趣,结合班级场地实际情况,引导幼儿设计户外自主游戏场地布局图,生成游戏地图,确定以“上小学”为主题开展的户外建构自主活动、室内表演游戏自主活动等。

源于幼儿讨论的着眼点,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让幼儿成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帮助孩子们拓展思维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经验,使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长期的养成教育应与关键期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幼小衔接并不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的,孩子从小班入园后,在园每一日的生活都在自然而然地支持孩子进行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游戏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幼小衔接的过程,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独立进食、和朋友一起游戏、认真探究……这些都是在做幼小衔接准备。到了大班后,幼儿园会有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活动,如大班孩子会有独立清单,孩子们可以根据独立清单的内容了解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大班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期,需靠长期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一日活动中还可以尝试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值日、做小组长、每日入园签到、每周用自己的方式学着记录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等,通过玩游戏、设置情境让幼儿完成任务,逐渐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

(五)幼儿园与小学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幼小衔接教育只是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拿过接力棒,让孩子和家长更有仪式感地进入即将上小学的状态。我们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资源支持、家园合作与小组自主探索增进幼儿对小学的了解,促使幼儿树立初步的任务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幼儿对上小学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养成终身受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科学幼小衔接,看见儿童的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方面,家园协作存在重复教育或教育脱节的现象。虽然围绕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活动的内容,我们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希望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但是家长的协作性和持久性还存在问题,部分家长依然希望看到孩子写字、算术等显性的教育。

另一方面,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做到双向衔接。小学低年龄段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然的过渡与衔接。此外,小学教师还要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创造充满安全感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班级中感受到温暖。最后,在“双减”背景下,一年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都会发生变化,要组织教师做好培训和学习,了解幼小衔接的正确方向和策略。

猜你喜欢
衔接双减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