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让学习真实发生

2022-05-30 10:48肖培东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肖培东

浙江永嘉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首届名师、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专家、浙江省“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是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第二届中国“好老师”,兼任全国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是《语文建设》《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语文核心期刊专栏主持人;在权威教育媒体发表教育教學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语文:深深浅浅之间》等。

无可否认,无论教学如何改革,好课永远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我们该追求怎样的好课呢?好课风格各异,但都离不开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真实收获。要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注重语文教学的实在性、灵动感和尊重度。

一、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好课要实在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教师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紧扣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学习特点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呈现语文的原生态和学习的真实过程,使教学贴近生活,紧扣文本,避免凌空蹈虚。此即语文教学的实在性。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理解与运用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离开了这些,语文课程的任何功能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正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强调的核心意思。好课也应如此。

梁衡先生的散文《壶口瀑布》是他心中黄河的缩影,也是他对黄河精神的理解,但我们不能因此脱离文本语言而大谈特谈黄河的前世今生、黄河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否则就脱离了语文的真实学习。比如《壶口瀑布》中“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的描写,作者连续使用“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急坠过程,突然性、惊险状尽在其中,适当的反复形成了独特的音韵效果。沉浸语言之中,细加揣摩感悟,我们才能体悟出黄河在绝境处的突破,感受到遇强则抗、宁死不屈、勇往直前的黄河性格,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壶口瀑布景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相通”才能深刻地植入学生心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但教学不能因此设计成“珍惜时间”的班会课。文章题目是《匆匆》,却非“匆匆”之作,空灵而抽象的时间概念是怎样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切的质感和强烈的流动感的呢?在教学中,破译作者的语言密码,引导学生在清新隽永、纯朴简练的散文语言中感悟深刻的生命意蕴,才是本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语文教学的实在性,就是要求教师时刻谨记“我们教的是母语,教学必须遵循母语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都是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很自然地带进来。”

实在,还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语言教育,课堂教学中最应该关注什么?钱梦龙先生这样思考:“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这种思考提醒我们: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必须进行以听、说、读、写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语文学习的功效是长期的,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听、说、读、写训练而能立竿见影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之本,必须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将听、说、读、写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听好每句话,说好每句话,读好每段话,写好每个字,语文学习才算真正发生。

《壶口瀑布》中瀑布的磅礴气势以及黄河的雄浑壮美、跌宕多姿不应仅借助视频资料传递给学生,学生非朗读、细品而不能得其妙;《荷塘月色》诗一般美的意境、《秋天的怀念》中的母子深情,也不会仅借助某首歌曲或者几张摄影图片就能进入学生心田。

当下,语文教学提倡提升核心素养,实施跨媒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化学习等,但若离开了语文教学应求之“实”,脱离听、说、读、写活动,任何所谓的教学模式都会让课堂教学偏离方向,失去语文味道,语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叶圣陶先生曾为福州市第一中学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穷本然,化践履,才有“左右逢源”的希望。怎么“化为践履”?老老实实地进行读、写、听、说训练,力戒凌空蹈虚的浮华,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好课要灵动

在保证语文课纯净质地、专业特质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因灵动而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也让学生因灵动的课堂而发生真实的学习,真正做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学会迁移和转化,体验成功的愉悦,将“知”发展为“智”。

灵动是出其不意。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缜密、教学步骤的清晰与有序,教学流程的设计呈饱和封闭的状态,模式化特点明显。每节语文课,几乎都是按照如“整体感知—重点突破—语言赏析—主题拓展”的序列推进,学生也因熟悉“招数”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索欲。出其不意,就是基于学情背景与学习进程而变换节奏,打破常规,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有一定阅读经验的学生初读就知道作者是在托物言志,教师可借“人间草木万千,为何偏偏托紫藤萝来言志”的问题投石问路,单刀直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壶口瀑布》时,笔者没有按照游记教学的常用模式“所至—所见—所感”去推进教学,而是紧紧抓住“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中的“专选”一词,问学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专选”的妙处,于无疑处设疑,在易忽略处激思,出奇制胜,很快就把学生带入游记的再次阅读中。

灵动是曲径通幽。“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忌直来直去,而应留有一定的“弯曲度”,让学生“拐几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课堂教学的“拐弯处”正是激活学生思维的着力处。钱梦龙先生的“曲问”“深题浅问”教学观、宁鸿彬老师的“理性导引”教学观等,值得我们深思和學习。如钱梦龙老师的经典课例《愚公移山》,同样教学“年且九十”一句,传统教法是“串讲”“直译”,钱老师的教法则是“曲问”,通过“愚公多大岁数”一问,让学生发现“且”字作“将近”解。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直线式”思维方式很有好处。

当然,问宜“曲”,不等于问必“曲”。我们需要的是从中借鉴,以提升提问的艺术,不要使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复述和记忆性的低层次提问上。止于浅层化、碎片化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激活他们的思维。

“曲问”是一种智慧,设置教学环节同样要有智慧。“新课标”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其实也是提倡换个角度教学,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积极体验者。2021年全国“四方杯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苗新坤老师教学古诗《春望》,在学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设置了“猜鸟”情境:“老师好奇,大家在说到鸟的时候,想象如此生动,但诗中的这只鸟是什么鸟呢?”创设阅读情境,触动生命体验,学生很快沉浸于诗歌中,通过对麻雀、鸳鸯、喜鹊、鸽子等鸟类可能经历的“恨别”去揣摩“惊心”之感,在亲历、体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能力。

灵动是信手拈来。好课从来都不是静态预设的,课堂因灵而活、因活而动。灵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要善于在预设外的教学生成中捕捉到有效的教学契机,充分利用,及时点化。苗新坤老师教学《春望》,课至尾声,发现课题没有板书,很机智地问学生:“老师真粗心,连诗题都没写。大家说说看,老师该用哪种颜色写?”学生很有兴趣地参与到粉笔颜色的选择中,有的学生说“白色,白色是最普通的颜色,意味着最普通的安定生活才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有的学生说“红色,战火四起,血流成河,红色代表着诗人赤诚的心”,还有的学生说“绿色,绿色象征着悲痛中仍有希望”。如此教学,学生对《春望》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这样的例子很多。举重若轻、左右逢源,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智慧,教师要把文本与生活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追求新旧知识的勾连和课堂内外知识的交融,要为学生搭建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三、让学习真实发生,尊重不可缺少

学习只有变成学生的自我需要,才能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学的实在与灵动,其基石都是尊重。教学实在,是对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尊重,是对母语学习的尊重,是对教材和文本的尊重。教学灵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习的尊重,更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尊重。归根结底,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教学要尊重人、尊重生命。

实施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好的语文课堂不是纯粹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而是指向学生生命自觉和自我超越的课堂,始于尊重,也成于尊重。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如此,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心中有语文,眼里有学生,这样的教师才能成就好课,才能让学生真实地学习,并收获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说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也是这个意思。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