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英
“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所谓“五育融合”,是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五育之间的“融合效应”,体现了一种整体融通式的思维;通俗而言,就是在德、智、体、美、劳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中都有机渗透其他一个或四个方面,即“多育融合”,而不是将五种素养的培养并列起来。长期以来,促进学生的“多育”发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尤其是在今天的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强调“多育融合”,已经成为各个知识学科教学工作所秉承的主要理念和方针之一。本文笔者以小学高学段的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应用“五育融合”理念设计布置“多育融合”实践作业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多育融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1. 紧密联系生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大量的知识点均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学习素材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学生在真实形象的情景中思考得出数学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等,而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体育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构思设计中,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作业内容应当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其为学生提供熟悉了解的事物作为思考探究的载体和素材,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其深刻地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第二,问题的解决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所谓实践作业,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并且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更多的心得与感悟,以此来达到“多育融合”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2.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作业内容与形式要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等能力素质,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构思与设计当中,在作业的开放性方面要具体把握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作业内容的开放性。作业内容可以不提供具体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留心观察和寻找,以此来作为作业的实践性素材;第二,完成方式的开放性。实践作业的完成方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来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3. 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该要求是“多育融合”理念的充分体验。所谓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身的观察、实验、思考、反思等多方面的能力,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认知、道德品质、心理性格等也会得到有益的锻炼和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构思设计中,要注重让学生亲力亲为,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深入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还要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进行分享,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德育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多育融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
1. 让学生主导作业的设计
实践作业设计布置的重要任务目标便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与课本中的数学问题相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为复杂多样,以此来作为作业素材,可以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德育、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也获得受益匪浅的认识。因此,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大部分教师都会持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即对于学生而言,设计作业得到的收获要比单纯完成作业更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设计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例如,教师在完成小学数学某一单元的教学后,可以问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如果由你们来设计作业,最希望的作业是什么?笔者在完成长度单位“千米”的教学后,为了增强学生对“千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我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实践作业的设计。有的小组这样设计:周末,可以和同学或家长到附近的公园广场走一圈,这样便可以具体感知一千米有多长了。我认为该小组的作业设计想法非常好,就围绕着该想法为学生布置了四个作业问题:第一,迈出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在广场或公园走完一圈一共迈了多少步?算出你行走的总长度。第二,在行走过程中,留心观察广场一共有多少块地砖?每块地砖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第三,一圈走下来用了多长时间?第四,将自己在行走中记忆深刻的事物写一篇日记,或者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述作业任务来源于学生自己的想法,作业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通过上述作业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健康锻炼意识、审美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从而有效实现了“多育融合”的作业设计效果。
2. 提升作业设计的精准性
数学实践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旨在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与课堂学习相比,作业完成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实践作业的设计布置应当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可偏离目标。新课标实施后,“数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的重要教学任务。目前,即便是很多成年人也不具备良好的数感,对一棵白菜的重量、一车水泥的重量无法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因此,要多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克、千克和吨的概念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在国庆七天小长假来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以“我在哪里见过你”为主题的物体质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国庆期间外出游玩时留意身边存在的各种质量单位。让学生发现这些质量单位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较为常见?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质量单位表述最为合适?那些物体与你估计的中差别较大?可以用笔或手机将其记录下来,待开学后与大家分享。在假期过后的课堂分享中,有的学生用电子称称出4—5粒黄豆的重量约为1克,以此推算出大约4500粒黄豆的质量为1千克;有的学生则用自己吃的旺仔小馒头来估算出1克的质量。这些奇特的想法的尝试,不仅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加深了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外出游玩中还切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观和乐趣所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人文思想情怀。
3. 注重合作学习
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布置,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甚至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完成作业。许多类型的实践作业,都需要共同协作与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小型的社会调查等。有的实践作业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合作才能完成。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密切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过程,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既有效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效果,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
例如,教师在完成小学数学“比例”的知识教学后,就可以设计布置“学校的旗杆有多高”的实践作业。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研究制定测量方案。教师要提示各个小组做好职责分工,例如,谁负责观察旗杆影子的长度、谁负责数据的记录、谁负责统计自己身高和影子的比例,與此为基准来测量旗杆影子的高度等。通过小组的密切合作,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该实践作业任务。在此过程中,有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们的相处更加友爱和睦,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4. 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实践作业除了可以有效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以外,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数学实践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升了数学知识的积累,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而且通过添加运用体育、美术、语文等学科的知识素材,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应用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完成小学数学“简单的统计”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统计表,对家人的每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进行统计,然后督促家人进行加强训练,连续统计四周以内的仰卧起坐成绩。当学生完成统计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反思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统计表?通过统计结果显示,家人有进步吗?第二,你对此次调查统计还有什么想法?这种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让家庭关系更加温馨和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并且还能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5. 让作业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大部分小学生已经都会通过上网来收集查阅资料,还有多数小学生也会使用聊天工具,甚至少数的小学生还会操作PPT,使用手机录音、录像等。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布置实践作业。
例如,教师在完成统计知识的数学教学后,可以组建专门的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要求学生将观察记录情况录制成小视频或制作成PPT,发送到班级的网络平台中,供大家分享和点评。有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将收集的数据制作成Excel表格;有的小学生将路边采访交警叔叔的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并配上自己的解说。这种独特新颖的作业完成方式,更加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准确了解社会的发展现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育融合”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以熟悉的事物为素材,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功能多元化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其数学学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以及为人处世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立项批准号为FJJKZX21-67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