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 合理 融情

2022-05-30 10:48:04周永沛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情新奇现实生活

周永沛

【试笔要义】

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先生说:“读书贵在新得,作文贵在新味。”的确,能否“出新”确实是衡量文章是否优劣的重要指标,所以,懂行的语文教师总是对学生提出“立意要新,选材要新,构思要新,表达要新”的写作要求。作为记叙文,因为常常带有文艺性的笔调,那就不仅要“新”,而且要“新而有味”,因此,不少学生就感到有一定难度而手足无措了。其实,让文章“新而有味”的方法很多,展开充分的想象就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有效方法。不过,要想写好“想象”,也并不容易,非得在“新奇、合理、融情”三大特征上下功夫不可。

所谓新奇,是说“想象”的内容一定要新颖奇特,既要不落俗套,又要有奇思妙想。但是必须注意,新奇并不等于离奇,就是说要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基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平常的现象中见别人所未见,思别人所未思,甚至在别人的正常思维之外,目接千里,心游万仞,任思绪海阔天空地翻飞,获得别有情趣的想象内容。

所谓合理,是说“想象”的内容既要合乎事理,也要合乎情理。这就是说,“想象”不管多么别致,多么奇特,但必须与现实生活有相似之处,是现实生活飞跃性的变化延伸,始终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换言之,它虽会让人感到出乎意料,却总在事理之内、情理之中。

所谓融情,是说“想象”的内容一定要融入作者的感情。刘勰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只有带着感情,才能感动人,启迪人,教育人。作为“想象”文字,不管多么神思飞扬,遐想联翩,作者只有将感情融入其中,才能让读者因感动而产生共鸣,产生真切感受,发挥理想的表达效果。

当然,要把记叙文的“想象”尽可能写得完美些,还需要探讨它的丰富性、形象性、生动性等要求,但首先必须本着“新而有味”的精神,做好“新奇、合理、融情”的功课。

【试笔佳作】

我想成为一棵树

伊 敏

不知为什么,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我想成为一棵树。而这个念头一出现,便萦于心,藏于怀,挥之不去……

我的童年是在林区度过的。也许是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的缘故吧,小时候便对树有一种深深的感情。故乡在长白山的脚下,无论你站在何处,极目四望,都是树的海洋。那高大、挺拔、直耸云霄的树,便在我的儿时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大后,我见过北方牡丹江的地下森林,也见过南国西双版纳的热带原始树海,它们或历经千年而屹立不倒,或万藤缠绕而争高直指。树,就是树,它不像花朵一样那么鲜艳夺目,却坚实可靠,拥护着那片土壤,照看着那片阴凉……

我想成为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然自若,一半在风里沙沙作响;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我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但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想成为一棵树,走累了,你可以靠着我休息;天热了,你可以依着我乘凉;下雨了,我就是为你挡雨的一把伞啊,而一旦雨过天晴,你又有了精神,就可继续你的路程,不必在乎我的感觉。因为我只是一棵树,我不会失望,不会抱怨,更没有嫉妒。我能做的,只是默默地付出,无悔地奉献……

我想成为一棵树,就那么静静地生长着,默默地扎根于一个地方,时间的年轮一圈又一圈,或许深刻,或许永恒,追逐阳光的高度,感受雨露的富足……

我想成为一棵树,没有胡思乱想,没有忧虑烦恼,没有欲望仇恨,有的只是富于爱心的一棵树。

我多想成为一棵树,站在你一生必经的路旁!

【试笔品鉴】

《我想成为一棵树》是一篇中学生的想象作文。

全文8个自然段,第1段,作者申明本文的写作中心:我想成为一棵树,多年来,这个念头让作者萦于心,藏于怀,挥之不去。如此开头,开门见山地预告了本文将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自己想要成为一棵树的情怀。第2至3段,作者述说了自己想要成为一棵树的原因,一是生长在林区,天生爱树;一是接触树多,欣赏树的品格。这里交代原因十分重要,对下文写成为怎样的树起着铺垫作用。第4至7段,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排比段的形式,畅叙自己要成为一棵自信的树、奉献的树、追求阳光的树、具有爱心的树的真挚情怀。第8段呼应开头“我想成为一棵树”的诉求,仅仅增加了一个“多”字,就加强了“想成为一棵树”的强烈程度。接着,用“站在你一生必经的路旁”一句作结,表明了自己具有坚守作为“一棵树”的愿望而毫无怨言的态度和决心。

从“想象”表现手法的运用来考察,本文颇有独到之处。“想成为一棵树”,是作者的殷切企盼和愿望,明确地体现了“想象”手法的“新奇”特征。这种特征有着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基础,那就是作者自小生长在林区,对树的高尚品质怀抱着景仰的心情。这种现实生活的基础又说明了作者的“想象”具有“合理”性的特征,是他的现实生活的合乎常理的延伸。而从作者总是饱蘸着深情,反复申述自己想成为一棵树的愿望的叙写,则又说明了本文的想象手法具有“融情”的特征。

总之,在本文中,从立意到结构,从开头到结尾,想象的手法贯穿始终,想象的三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这是一篇可圈可点的想象作文,颇值得中学生朋友借鉴。

【相关测试】

1.本文的“想象”是按照对树的四种情怀展开的,表现了“想象”新奇、合理、融情的特征。其实写关于树的“想象”还可以有很多种视角,试举出幾种来。

2.本文读来十分上口,富于节奏感,是与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分不开的。试各举数例。

《新奇 合理 融情——简说记叙文写作的想象》参考答案

1.如,按照树的功能和奉献进行分类,按照树和人类的关系叙述故事,按照树的眼光观察世界来描绘情景等等。

2.排比句:①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②没有胡思乱想,没有忧虑烦恼,没有欲望仇恨。

排比段:以“我想成为一棵树”开头的四个段落。

对偶句:①或……而……,或……而……;②走累了,……;天热了,……

猜你喜欢
融情新奇现实生活
童心爱党 画笔融情
不时不食 融情于艺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48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新奇的包
融情笔墨 悠然自得——花鸟画家李耕印象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24
新奇体验
海峡姐妹(2019年4期)2019-06-18 10:38:50
融情入墨风规自远——记诗人书法家赵镇南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1
新奇博物馆
认识相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