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德育无痕

2022-05-30 10:48:04徐娥媚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后进生育人德育

徐娥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成功的教育隐藏了教育的意图,让受教育者感觉不到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不露痕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实现“无痕”这一境界,才能达到好的育人效果。

一、养成于班务工作的平等关爱

德育不是一时兴起,风过无痕,它应当是分阶段,有重点,逐步推进的。作为班主任,我把德育的长远目标细化为每一阶段的重点,用真心真情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同学都坚信他在老师的心目中很重要。而“严、激、骗”是我对待三类不同学生的“法宝”。

1.对优等生要“严”。优等生因为优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宠爱太多,有时不免有些骄傲自大。小组讨论时他们会有点不耐烦,基础较弱的同学问他们问题会爱搭不理的,有时他们还会出现趾高气扬的神情……这时老师就要适时给他们“当头棒喝”,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热情向上的人。让他们明白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

2.对中等生要“激”。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级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卑,缺乏自信。这部分同学渴望进步,可又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于这部分同学应该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再加点激将法。当他们要自己否定自己的时候,打算“学鸵鸟”藏起来的时候,老师的激将法会让他们鼓起勇气,信心十足的。

3.对后进生要“骗”。后进生容易自卑,缺乏自信。对于这部分同学,老师的“骗”可能就发挥作用了。开始是“你不学不要紧,但是不能惹是生非啊”,然后是“你座位靠图书角,帮老师管理一下图书吧”,接着是“图书角里有什么好的图书,介绍一两本给老师和同学吧”,后来是“你介绍的图书里有什么好玩的情节吗,讲给大家听听吧”……就这样,我班的最后几名同学被我一步一步地“骗”进了文学的天地。因为有事可做,原来无事生非的他们就成了“无是非”的好学生了。

一种观念能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能养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根植于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

课堂教学向来是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品德教育已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课题。现在的教育,教师不光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有方法的渗透,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问题,还要发现“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生做什么都是好的,都是对的,如果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偏颇,要及时纠正。

1.批评促奋进。有一个学生默写《核舟记》题名“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时,“壬”字多次写错,多次订正都不正确,课堂上我让他到前面板书,当堂错了当堂纠正,他再写时就不再错了。

2.表扬激兴趣。课堂教学要激起学生的参与感和主体感,让学生自己有种自我发现的感觉,进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我们做手抄报的时候,有一个后进生态度认真,完整性较强,我在班级上大力表扬了她,后来她的课文默写得了100分。有一个孩子我表扬了他的练字有进步,他在批注式阅读的时候表现突出,有感悟,有创作,有仿写,真正用心去读了文章。因老师的表扬,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也不失为润物无声的德育渲染。

德育渗透,寓德于教,化德育为无痕中,才能促使学生成人。就像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三、沁润于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

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的隐性文化,二是校园的显性文化。

1.显性环境陶冶性情。显性育人环境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我校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努力“让每块墙壁说话,让每棵花草言情”。为了在环境整洁的基础上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宣传橱窗进行调整,定期布置,及时更换,先后举办了学校文学社优秀作品展览,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剪影等。此外,还布置了丰富多彩的“从善”文化墙,通过橱窗进行主题宣传教育,如反毒禁毒、心理健康、防洪抗震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受到教育,性情得到陶冶,并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

2.隐性文化感召精神。隐性文化建设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是我校德育的两大主阵地,围绕“从善”教育的特色理念,在开学初便统筹策划每周主题,使之与每月的主题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唱主角”,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主题系列活动,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一日一诵读”“三日一故事”也成为我校“从善”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以经典诵读和名人事迹为载体,在每天的晨会课或者语文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让学生交流近日的诵读所得,讲名人故事,读经典典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的感召。

四、鲜活于课外活动的春风化雨

“从善”德育重在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为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育人机制。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是德育活动的主角,语文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提供合适的位置,使之发挥才能,并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从而体会到自信的快乐。

1.课堂延展品传统。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氛围,并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文化内涵。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我们年级组举行了“春”主题手抄报的评选及“春”主题诗朗诵视频的评选活动。学生们各显神通,有学生以“清明节”为关键词制作了一份集文化知识介绍、习俗传统及民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周末作业里我们设置了对于清明祭祀方式变化的认识或看法的题目,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传统习俗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接受,能造就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继承和发扬,束缚人思想的落后的做法要摒弃。

2.校园社团展情意。我校合唱队、朗诵兴趣小组、校园广播台等社团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重要的节日是我校德育的有效契机。无论是教师节的“师恩颂”系列活动,还是国庆节的“青春中国”大型文艺会演,我们既为有特长的孩子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修养。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把重点服务对象放在学校留守学生身上,让教师志愿者一起参与到“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当天,我们将所有留守学生聚集到一起,开展了情意融融的14岁集体生日聚会;还开展了“心手相牵,立志成长”主题团课,引导留守学生自立自强,阳光成长。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现代教育大潮中,我们秉承“从善”这一育人理念,始终将学生品德教育放在第一的位置。心理学家潘菽说过:“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无痕德育,要达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自我教育,看似无痕却有痕。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开辟多条路径,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不懈努力,用饱满的德育热情和灵动的德育思维,打开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后进生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8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3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