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个维度”,完善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

2022-05-30 10:48洪韵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四个维度岳阳楼古典

洪韵

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之下,如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要素,也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顺利达成,是一个亟须思考的课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显著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这直接对应着语言建构与运用;当然也涉及显著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这直接涉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必然运用思维,所以肯定存在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至于收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从来都具有良好的意境,因此可以让审美鉴赏与创造得以实现。所以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之下,古典诗词的教学如何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呢?笔者以为可以聚焦语言、情感、意象和人本四个维度,来实现古典诗词教学的完善。

下面就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登岳阳楼》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尝试与深思。

一、语言维度,夯实古典诗词基础

解读古典诗词,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积累下来的、必须遵循的传统。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要想实现创新,必须在语言这一维度首先取得突破,这关系到古典诗词理解的基础。

聚焦语言维度,这对于古典诗词的解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在语言解读的过程中,建立起关于古典诗词的初步表象。对于杜甫这篇《登岳阳楼》而言,作为作者诗中的五律名篇(有人称此诗为盛唐五律第一),其所运用的语言有其独特之处,读起来也感觉作者驾驭语言能力的高超。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为例,其以“昔”和“今”各作为两句之首,通过这两个字就可以给人以跨越时空之感觉,可以说每一个读者在读到这两句的时候,就仿佛自己登上了岳阳楼,而且就似乎像作者一样,回想起以前所听说的洞庭湖波澜壮阔的画面,而这样的表象建构,又使得读者跟作者一样心理产生满足感。

无独有偶的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乾坤日夜浮”,则更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古往今来,写洞庭湖的诗篇不知凡几,但是很少有像这一句的。在笔者看来,这一句所描写出来的意境,让人站在岳阳楼上感觉到每个日夜,整个天地仿佛都在湖中浮动。可以说这种感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当这种超乎日常体验的感受,浓缩在“乾坤日夜浮”中时,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语言所营造出来的诗词表象,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可接受、可构造的。

总体而言,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聚焦语言是第一要素,是诗词解读的基础之基础。

二、情感维度,洞悉古典诗词细节

古典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仅有对“语言”的推敲,还有丰富的情感渗透。可以肯定的是关注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渗透,是古典诗词解读的另一个聚焦点。相比较其他的诗人而言,杜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元素更加丰富,其虽然没有李白那样的豪放不羁,但隐藏在其内心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却是其他诗人很少具有的。

在《登岳阳楼》这首诗当中,这种感情的体现应当说也是比较充分的。诗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所描寫的是作者感觉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杳无音信,而当事人自己因为年老而多病的时候,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却只有一只孤零零的船。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读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诗人在写着自己的困苦,然而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通过杜甫的多篇诗作可以发现,无论在他的哪一首作品当中,很少有写自己的困苦,即使是让自己真正处于困苦当中,其所表达出来的依然是对国家、民族、百姓的忧思。

这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感觉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描写的是作者看到关山以北仍然战事频仍,战士们依然戎马一生在守卫边疆。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本身没有机会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只能站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而随着内心感情的激荡,诗人自己是涕泪横流。很显然,作者这里所描写的完全是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伴随着诗人对语言的运用,浓缩在寥寥数字当中,虽然语言精练,但是情感却极其丰富。在解读这首诗其中的情感时,尤其要关注这首诗的细节描写,比如诗中的“戎马”和“凭轩”,前者实际上是因为作者情系边塞,而在大脑当中想象着守卫边疆战士的样子,而后者则是写实,作者登上了岳阳楼凭栏远眺,看到的是满眼宜人的风光,但是作者内心所想,却是国家动荡不安,原本正应当是用人之际,而诗人自己却又报国无门,这其中的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三、意象维度,建构古典诗词框架

解读一首诗需要聚焦语言和情感要素,聚焦这两个维度是为了夯实解读古典诗词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还必须将解读古典诗词的目光聚焦到意象维度上,如果说在聚焦语言与情感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关注细节描写,那么在关注意象维度的时候,则更多的是为了建构起关于古典诗词理解的框架。这其中是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因为在解读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语言,读情感,可以让解读者心目当中建构起关于古典诗词的具象认识。

意象相对于具象而言,更多地追求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感受,这原本符合古典诗词解读的传统。事实上,这些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作者创作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高度浓缩——这种浓缩既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情感和意象上,经典古诗词通过对语言的推敲,然后将丰富的感情蕴含其中,其后便以最少的字数建构出了最全面的意象。

《登岳阳楼》也是如此,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紧密相联,通过首联来打开叙事空间,通过颔联来完成叙事描写,其后又借助于颈联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到了尾联则进行总结。全诗所表现出来的结构非常完整,可以让读者借助于作者的动作登上岳阳楼,借助于作者的眼光看到岳阳楼的风景,更借助于作者的内心完成了情与景的交融,让解读者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寓情于景,而这便是整首诗的意象。

四、人本维度,直入古典诗词意境

说到底在解读古典诗词的时候,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应当去聚焦“人”。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作者也包括解读者,因此在聚焦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聚焦人本维度。

站在人本的角度通读全首诗,可以更好地感受诗的意境。在教学当中,感受诗的意境应当是分层次的,最初可以让学生去素读全诗,当学生的阅读有了感受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构建对诗的认识。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诗词,然后走向人。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存在,诗的意境就会被建构,诗中的情感就会从语言中溢出来,然后向读者漫溯。随后,读者对诗歌所产生的认识以及情感,又可以回过头来包围全诗。这个时候人与古典诗词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发生在人对诗词意境的感受基础之上,表现为人在古典诗词的解读当中获得美好绝佳体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美好绝佳的体验,所以古典诗词才会成为经典;正是因为聚焦了人本维度,人也才能够真正走入古典诗词的意境。

猜你喜欢
四个维度岳阳楼古典
登岳阳楼
孙高华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怎样读古典诗词?
生态文明制度四个维度的创新与优化路径研究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潜心语文 循道而行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凝固的艺术之岳阳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育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