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接着从“建构学习情境,树立课程思政观念”“精选课程思政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目标”“组织英语教学过程,强化思政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方式,注重评价效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陆文文,北海职业学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更要在教学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的比例,将立德树人理念加以贯彻与落实。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知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发掘潜在的德育教育内容,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更为高效。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第一,迎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这就对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将中华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育德为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第二,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必然选择。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适合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更多思政元素和文化内容,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必然需求。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教师有必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别是对文化的选择和鉴别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教材中缺乏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英语教材版本众多,一些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多源于国外的小说故事,反映是国外的人和事,教材内容中缺乏思政元素。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尚不成熟,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的学生会对国外文化产生崇拜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影响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输出能力。
(二)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部分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过于注重英语教材,将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导致教学中经常忽视课程思政。同时,有些高校管理层注重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准,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以过级为目标,通过题海战术实现英语成绩的提升。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合格率,会忽视教学中对学生起到“培根铸魂”作用的思政教育。应该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发挥课程思政的真正教育价值。
(三)英语课程缺乏完善的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如今,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都是围绕英语知识和技能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较为明显的教育效果,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所以,需要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构建客观的评价指标。仅仅依靠一些定性分析来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不能体现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因此需构建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建构学习情境,树立课程思政观念
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并树立课程思政观念为课程思政提供全新发展路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教授习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中,在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帮助下,在学习资料的辅助下,通过意义建构形式而获得的。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学习经验,对学习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进而理解其真正含义。因此,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需要结合自身经验来加强认知,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背诵进行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为学生带来体验式和发现式等全新学习方式,以取得更好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精选课程思政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将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能够从多个方面发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实现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提升,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在学习“A Teenager Was Arrested on Saturday Night”这一单元内容时,引导学生能够从题目中感受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可以将新冠疫情背景下遵守校纪校规、防范校园贷和电信诈骗等内容作为切入点,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教师需把握教材和思政元素之间的融合点。课程思政应将英语语言学习作为教学基础,围绕语言学习开展思政主题探究。大学英语学习中,每个单元一个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明确思政主题,进一步落实思政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Robots Are Getting Smarter”时,教师可以将思政主题确定为“中国梦,我的梦”,组织学生對近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促进学生对国家发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也明确国家成就和个人成功之间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进行思考,倡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效融合,今后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组织英语教学过程,强化思政教学效果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课前阶段,可以为学生呈现与思政教育目标有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预习。比如,在学习“追求梦想”这部分内容前,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思考情境,如“提供有关乔布斯资料,引发学生思考成功的关键”,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收集更多的学习素材,为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引入单元主题,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方式深入理解主题。教师在导入过程中需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之间产生互动,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如,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现在努力学习是不是想要在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怎样面对现实和梦想之间存在的一定差距?”学习情境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梦想进行思考,之后再结合乔布斯的奋斗经历,引导学生学习其身上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之后为学生设置单元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课文学习中,教师采用互动和任务型方式,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支持,做到师生之间有效交流,并在完成思政目标过程中强化学生英语能力。
(四)丰富教学方式,注重评价效果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之间的良好衔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传递高质量的学习信息,通过直观教学为学生介绍文化背景,通过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做好内容比较,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课程思政教学环境,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可应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有更好的认知。教师通过微信、QQ和钉钉等软件与学生构建紧密的学习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定期推送优秀思政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关注China Daily和“21世纪英文报”的微信公众号。学生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浏览和学习,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国内所发生的大事,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也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数据分析方式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的学习、课堂发言以及言行举止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状态进行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作为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不仅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也能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品质,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杰,李佳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学生需求调研为例[J].海外英语,2022(6):121-123.
[2]李晓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J].职大学报,2021(6):106-109.
[3]黄璐.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南京林业大学“学术英语”课程为例[J].英语广场,2021(35):116-118.
[4]曾凤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英语广场,2021(31):131-133.
[5]宋岩,王勃然.认同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外語教育研究,2021(3):9-16.
[6]邹积铭.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5):176-177.
[7]郝丽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点与知识点融合的路径方法[J].校园英语,2020(37):28-29.
[8]王春.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实施路径——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4):22-26.
[9]许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J].文教资料,2019(1):229-2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海职业学院院级教改重点课题“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YZ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