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过去、现在与可能的未来

2022-05-30 10:48:04赵铖
美与时代·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设计思维设计方法

摘  要: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设计思维及其相关领域已展开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设计思维”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数都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鲜有系统性的介绍。从历史语境厘清设计思维的发展脉络,从现实语境对设计思维的定义、工具以及设计思维与设計师思维的区别,从未来语境对设计思维自身理论体系的争辩、与未来元宇宙趋势下的发展和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文献归纳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将为设计思维的发展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为设计思维未来的发展奠定方向。

关键词:设计思维;设计;管理;设计方法;设计教育

人类自造物以来就从未停止过从事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设计学科发展至今百余年的时间,设计思维边界的不断拓展给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人类文明的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创造力。

在经济全球化非速发展的语境下,我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一些不能依靠以往经验来处理的新问题。这些全新且复杂的问题甚至被定义为“邪恶的问题”,它们不能仅靠传统的逻辑思维来解决。于是,在过去十余年里,“设计思维”一词被誉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从西方引入,引起了商业媒体的强烈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用它来解决信息技术、商业、教育,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复杂问题,一些商学院甚至将设计思维纳入其课程。在大众传媒将“设计思维“比作创新发展的灵丹妙药一样推崇备至的同时,“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其具体机制和效用在商业领域并未受到太多关注。即使像一些“设计思维”的布道者,也仅仅用“同理心”“用户体验”等几个简单词语给用户“洗脑”,无法充分普及这个用法广泛且模糊的词语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设计思维及其相关领域已展开较为广泛的研究。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学术界关于“设计思维”的文章和著作有很多,但不难发现大多数都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概念不但没有得到持续推进,甚至是一盘散沙。因此,本文通过厘清设计思维的发展脉络,系统研究设计思维真正的内涵;回顾考察设计思维的具体实践,反思当今设计思维的内涵变化,为设计思维未来的发展奠定方向。

一、历史语境下设计思维的源起

(一)设计概念的定义和变化

对于设计思维起源的研究,离不开对设计概念定义的探讨。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结晶,其本质就是通过“设想和规划”来解决问题。基于20世纪库恩(Kuhn)在《自然科学的革命》中提出的范式理论,以及20世纪60年代西蒙(Simon)在《人工科学》提出的设计理论,设计一向都被视为一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线性过程。柳冠中教授也曾在其《事理学方法论》中提到,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实际上,设计却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工程师将设计视为艺术的附属品,资本家则将设计作为商业盈利的工具。事实上,设计既不是工程也不是艺术。英国设计研究学者克罗斯(Cross)将设计与科学、艺术一并称为人类的三大基础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设计本质研究的愈发深入,设计概念的定义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的发展进而相继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Designing for people(1955),Designing for the disabled(1967),Designing for the real word(1971),Designing with people(2011),Designing by people(2012)(如图1)。从其中介词运用的变化,不难看出设计范围的变化,以及设计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二)设计思维的源起

通过梳理和回顾设计理论文献,对于设计思维的起源,一些学者(Connell)认为离不开“设计方法运动”,而设计思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62年的设计方法会议;1965年“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一词首次出现在阿切尔教授(Acher)的著作《设计师的系统方法》之中;学者西蒙(Simon)于1969年在他的《人工科学》一书中提出了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1982年克罗斯教授(Cross)在文章《设计师的认知方式》中,阐述了设计思维作为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与设计工作的本质有关。1983年,舍恩教授(Sch?n)在《反思的实践者——专业人士如何在行动中思考》一文中否定了西蒙的观点,认为设计思维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是设计工作的核心。1987年,罗威(Rowe)教授出版的《设计思维》首次提出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个概念。1992年,布坎南(Buchanan)教授发表了文章《设计思维中的诡异问题》,提出了更为宏大的“设计思维”概念,即设计思维可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005年,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一所名为D-school的设计学院,提供设计思维的教育和推广。随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设计研究机构和学者争相迈入研究设计思维的行列,并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不仅是学界,自2008年以来,设计思维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商界的浓厚兴趣,例如谷歌、苹果等世界500强公司,都不约而同地运用设计思维来化解商业难题。此外,在大学教育层面,越来越多的高校相继开展设计思维相关的学习课程;在企业实践层面,一些全球领导品牌公司采用设计思维去培训员工;在社会行为层面,愈来愈多的基金开始资助设计思维研究项目(如图2)。

二、现实语境下设计思维的内涵和工具

(一)设计思维的定义与内涵

对设计思维的内涵研究,会因其语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至今,对设计思维的认识还未形成一致的观点,甚至在设计思维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并不奇怪,即使像“产品设计”这一拥有悠久历史的成熟主题(Veryzer ,Mozota),仍然会因为其不同的定义而产生混淆(Luchs,Swan)。

谈到设计思维,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用设计师的思维去设计”,但其实它并非一种思维,而是一种方法论。广义来说,设计思维从原始人的造物活动开始就形成了,比如最初的陶器模仿的可能是树叶或者双手捧起来的形态,这种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设计思维。而狭义的设计思维就是“Design Thinking”,目前一个公认的概念是指由IDEO创始人蒂姆·布朗(Tim Brown)和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法斯特(Rolf A. Faste)等学者基于设计创新实践而总结出的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思维理念和管理方法。综合各方学者对设计思维的研究,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将人的需求、技术和商业相结合的设计师式的整合性思考方式和工具,通过跨界协同各领域的人才,创造性、系统性、前瞻性地解决问题。

根据目前相关研究文献,使用Web of Science学术电子数据库,在标题、主题、摘要或关键词中对“设计思维”“设计”或“思考”进行初步检索,并运用Vosviewer软件生成文献聚类图谱(如图3)。

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近年来设计思维的重点主要对设计过程(design process)、设计教育(student learning)以及商业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等领域的研究,总地来说涉及设计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讨论。在设计学领域,根据建筑、规划、设计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贡献,设计师的思维和实践特征已经被讨论了将近40年的时间;而在管理学领域,对于商业世界而言,设计思维貌似还是一个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新概念,规范元素也相对有限。因此,对于设计思维内涵的讨论,有必要区分开设计学领域中“设计师的思维”与管理学领域中“设计思维”的含义。

(二)设计师思维与设计思维

“设计师思维”指的是,在设计学领域作为一种设计理论,针对专业设计师的实践和思想进行的理论诠释和构建。

西蒙(Simon)认为设计师思维是人造物的产物。据我们所知,西蒙本人从未使用过“设计思维”这个术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他将创造新事物与处理现有现实的活动进行了区分。舍恩(Sch?n)认为设计师思维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并在《反思实践者》一书中对西蒙的认知视角进行批判。以实践为基础,舍恩通过关注创作与反思创作之间的关系来塑造设计师形象,以达到提高设计师创造与再创造的能力的目的。这个反思并不脱离实践本身,而是被理解为实践的一部分。舍恩研究设计者对遇到的问题的行动反思,并从客观角度对实践进行理论化。布坎南(Buchanan)认为设计师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布坎南是第一个真正从设计师视角来审视设计思维的人。他从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出发,通过引入置入这个概念来描述语境化的过程。其关于《设计的邪恶问题》一文,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视为处理棘手问题的方式,不仅成为关于设计思维的理论参考,还成为整个设计领域的基础参考。劳森(Lawson)和克罗斯(Cross)则认为,设计师的思维与对事物意义的推理相去甚远。因为设计思维的本质是反译推理,而不是传统的分析思维。劳森和克罗斯都使用溯因过程来理解和归纳观察结果,从而找到基于实践经验并可以通过实例描述的模式。劳森采用了一系列过程驱动的步骤来描述复杂的设计过程;克罗斯则采用创造性设计師遵循的递归算法。克里彭多夫(Krippendorff)则认为设计师思维是意义的创造,他将设计和设计师的工作定义为创造意义的事情。与西蒙相比,克里宾多夫颠倒了设计对象与其意图之间的关系。对西蒙来说,人工产品是核心,他可能会说意义是一种属性,而对克里彭多夫来说,意义是设计过程的核心,人工制品成为传达这些意义的媒介。虽然有着不同的认识论基础,但这五种不同的论述都描述的是“设计师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维”则更倾向于在商业和管理领域,作为一种组织方法,针对那些没有设计学术背景的人,更具有普适性。管理实践者喜欢“设计思维”这个概念,是因为它给管理中所需要的东西贴上了标签。

凯利和布朗(Kelley,Brown)将设计思维作为设计公司IDEO设计与创新的工作方式。IDEO的成员都受到设计师工作流程的启发,用设计师思维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处理管理问题。即使他们并不都是专业设计师,布朗也鼓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步骤去做”。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院长马丁(Martin)认为设计思维是解决不确定组织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实践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通过与IDEO的合作使马丁将他的论点放在管理学背景下,以公司的成功为例,并回到这些公司来说明他的“知识漏斗”模型,以及同时使用左右脑的必要性。设计思维作为一个不断循环的产生想法(推理)、预测结果(演绎)、测试和概括(归纳)的过程,成为了一种处理不确定组织问题的方法,是实践管理者了解认知基础的必要技能,亦是管理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设计思维”一词的第三种用法来自博兰和科洛比(Boland ,Collopy),他们认为设计思维是管理理论的一部分,其灵感来自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克利夫兰韦瑟海德管理学院设计新建筑的方式。根据西蒙的观点以及与其他相关组织和管理概念,反思管理者既是设计师又是决策者。他们并不是为了关注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也不是为了激励管理者要像设计师一样思考,而是为了证明管理者已经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了。

随着社会对设计思维讨论的百花齐放,“设计思维”逐渐变成“设计师思维”的简化版本,很少人真正去厘清其中的区别关系。综上所述,可以将设计思维概括为一个以人为本、具备普遍适用性和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并以多种方式激发创新思维的途径。

(三)设计思维的方法与工具

如今,设计思维常常被理解为一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法或一套系统化的设计流程。然而设计思维该如何实际运用?相关学者针对设计思维实际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提出了一定的研究观点。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克罗斯(Cross)认为在运用设计思维时,需要对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一个更加创新的视角去建构问题以及遵循设计的“第一性原理”;美奈(Meinel)等学者都提出将“设计思维”作为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工具集合”;沃格尔(Vogel)提出“设计思维”是一种使用快速原型、用户观察、概念可视化、头脑风暴等设计工具来完成设计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丽迪卡(Liedtka)和奥格维(Ogilvie)将设计思维应用于设计管理领域,并提出了设计思维过程中的10种工具,其中包括:设身处地,价值链分析,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概念生成,测试假设, 快速原型,用户合作和实验测试(如图4)。

布朗(Brown)也设计思维被分成三个阶段,即灵感阶段(收集意见,拓展方案解决的搜索空间)、构思阶段:(确定实际需求)、实施阶段:(记录方案过程以利于迭代改进)(如图5)。多斯特(Dorst)在舍恩的基础上提出了框架创新,设计的新思维(如图6)。

此外,斯坦福大学D.School团队提出了设计思维过程的“五步”法,即同理心(共情心理理解事物)、定义(找到问题及用户群体)、构思(使用多种方法构建)、原型化和测试(不断通过原型实验进行测试并迭代);设计咨询公司IDEO提出“发现、解释、构思、实验、进化”五步设计思维实施流程;IBM公司创造出“观察、反思、执行”的三步设计思维模型以及英国设计委员会提出了“双钻模型”,即“发现、定义、开发、输出”等(如图7)。

通过对设计思维各个实施工具的研究对比,发现大多数设计思维模型都是从“构思”阶段,理解和认识问题开始的,因此“形成想法”是针对问题提出适当解决方案的基础;然而“原型”和“测验”这两个术语也被反复提及,可见设计思维工具大都需要可视化地处理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反复试验加以验证。

三、未来语境下设计思维的趋势与发展

(一)未来设计思维自身理论体系的争辩

随着“设计思维”在众多领域中的实践和研究,它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基于设计师思维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单单在具体的产品设计领域对“可见物”的创新设计中发挥作用,设计思维也被广泛应用于如企业管理等组织和文化设计研究中。自布坎南和马丁创造了“设计思维”这个标签以完全独立地描述设计的思维过程以来,设计思维一词被广泛且密集地讨论。在转型变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背景下,设计思维已然成为创新者口中的热词。对于设计师来说,即使他们熟悉这个概念,也很难用简洁的方式来定义它,这暗示着设计思维可能不是一个学术界或商界将长期使用的概念。就目前而言,一些著名的设计思维学者正在逐渐放弃了这个概念。例如凯斯西储大学教授弗雷德·科洛比越来越被这个词“困扰”;前商业周刊副编辑、帕森斯设计学院的布鲁斯·努斯鲍姆教授,已经转向了“创造性智能”以及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马丁(Martin)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执行思维。此外,斯坦福大学教授卡茨(Katz)表示对大众理解设计思维是一种实现创新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方法表示担忧。虽然设计思维可以直观精炼地将设计的系统和流程展现出来,但设计思维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做设计的方法。设计流程其实只是设计思维的表象而已,它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具象化的呈现。实际上,设计思维的核心是始于“人”及“人的需求”,目的是让人们摆脱所谓的标准和流程,打开想象的空间、开拓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设计思维的精髓是基于对人的深入理解,通过挖掘问题的本质,解决真正的问题。它强調的是思考和分析,而不是通过执行一个过程来获得结果。

历经这些年的发展,设计思维的理念虽然已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本身也逐渐被商界用来解决一些复杂性问题,但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设计思维的并不多。将设计思维视为一种创造性思维,其目的是让非设计思维专业人士更利于理解和接受设计思维,让管理者能够更具创造性地思考。但是,创造力只是设计师工作和实践的一部分,在此之外还需要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沟通协作。将设计思维视为一种工具箱(toolkit),有时只会关注断章取义的具体方法,具体何时使用何种工具还尤未可知。设计思维在促进企业创新战略和填补组织技能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鲜有学者验证其真正的效果。所以,在未来则需要研究者重新审视设计思维的效果价值。

此外,设计思维本身作为一个热点词语,就是问题所在。如今,无论是设计圈还是创业圈,无不提及设计思维甚至盲目崇拜。尤其在设计圈并没有很多对设计思维的批判。我们是否应该认真思考设计思维的含义,思考它会给未来设计领域乃至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学者娜塔莎(Natasha)发现设计思维的“五步法”中缺乏了批判这个环节。而对方案的批判、总结和改进是直接影响一个产品成功的必要环节。若是这个缺乏批判的设计思维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那会误导大众对于设计本身的理解以及使产品越来越走“下坡路”。结合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设计实际上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不能完全模式化地用于解决任何问题。但设计思维愈来愈变成一种程式化的实践,用来解决用户问题。设计师莉莉安(Lillian)在她发表的《为什么设计思维在走下坡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一文中指出,“设计思维”发展至今逐渐变成了一个“差不多”产品的生产线,就连商业领域都在慢慢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他们并不注重设计思维能带来的潜在价值,而是只关心何时能产生利益价值。当团队发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就立即实现抓紧发布,然后根据用户回馈来改进方案,不行的话就直接取消,再想下一个方案。在节奏如此之快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在逐渐丧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及根据用户的真需求去解决问题,而是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实验,然后通过用户测试、修改、再测试,如此循环往复地产出一个最终结果。这样,设计思维将死,创新将不在。

(二)未来设计思维在新发展趋势下与各领域的共创融合

“设计思维”发展脉络的研究,也将引发该领域未来研究趋势的探讨。未来的世界是极度不确定的,真实的世界充满了变量。布坎南教授(Buchanan)把设计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四种,即“设计四秩序”(如图8)。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变化,人类的需求也不断变化,设计的对象和内容不断地扩展。

在未来数字智能时代,对创新的需求更加强烈,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通往创新的途径,但也并不是创新成功的保证。回顾社会的发展,PC时代,搜索引擎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入口,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入口到底是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家都是凭着感觉猜测,后来终于通过不断地竞争、迭代,最终一致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微信。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大家苦思冥想,并逐渐发现是短视频。那么,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会是当下被炒的火热的“元宇宙”吗?

如今元宇宙的概念被视为一种“潮流”,就连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将公司改名为META,也就是元宇宙英文“Meta Universe”的前缀,大规模进军元宇宙赛道。元宇宙(如图9)包含“Vr、AR、NFT、去中心化、区块链”等概念,简单来说就像扎克伯格开会时每个人都带的Vr眼镜一样,虽然置身家中,但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身处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宛如真实的场景,这就是元宇宙的雏形。

然而,元宇宙这个词范围太大,但目前而言,还只是一个Vr、Ar的体验而已。但这个体验将会带来怎样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现场感,尤其对于现在很多的商业模式而言,现场感很重要。随着数字化、互联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购物取代了电脑购物,短视频取代了电脑视频,未来人们可以身临其境的购物、看视频、吃火锅……多一个维度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在这些机会下,离不开将设计思维与各领域相互融合,共创发展出未来生活样貌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元宇宙的硬件问题如设备戴久了头晕、设备穿久了太重;体验问题如触摸感、味道变化、环境变化等都需要设计思维来共同解决。

(三)未来设计思维在教育变革中的深度发展

一个好的教育可以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人,实现引领产业的创新发展。教育是面对未来挑战的先行者,当下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体系。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科的边界也变得日益模糊,未来的教育将成为多学科、跨领域、无边界的新形态。未来的社会发展也要求我们要培养出能联结当下社会语境与未来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未来新时代、新格局、新问题的融合性人才,引领世界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传统课堂教育中所学的知识都来源于书本,但如何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传统教育不常涉猎。然而,未来教育鼓励新型课堂将设计思维“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特点融入其中,引领学生思考源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传統课堂教育通常以“教学大纲”为中心,无论学生基础是多么参差不齐,每个班级都是“一刀切”的教学现象。而未来教育则是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个性化定制教学形式屡见不鲜。同时,传统课堂教育基本按专业来划分课程,而未来教育则更注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团队的协同合作,完成项目式的学习,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的盛行,未来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将具备更多的可能性,线上教学、虚拟课堂等形式层出不穷。通过与跨学科的专业人士合作,提高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结合未来的技术工具以构建新的教育场景(如图10)。

四、结语

如今,设计思维不仅作为设计学科的核心理念,还成为商届、管理学界的热点话题。设计师利用设计思维处理设计中的复杂问题,企业管理者也运用设计思维处理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对于设计思维的认识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通过对设计思维发展脉络以及内涵特点的梳理,可以发现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具备普遍适用性、跨领域协同的整合性工具方法,用于非线性地处理复杂问题,旨在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虽然设计思维逐渐被认可,但设计思维的运用和发展仍然路途坎坷。作为一把双刃剑,设计思维也有不足之处。本文也在提倡辩证的看待设计思维的观点,面对设计思维发展的同时,以不忘反思、批判其不足之处。首先,设计思维可能不是一个学术界或商界将长期使用的概念,一部分学者正在逐渐放弃这个概念;其次,将设计思维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未免过于简单化;最后,设计思维本身作为一个热点词语,就是问题所在。设计思维愈发变成一种程式化的实践,以至于形成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如此以来,设计思维将死,创新将不在。

对于未来设计思维的发展本文并未给出终极答案,面对未来面临的种种不确 定性,试图在设计思维自身理论、新发展趋势下与各领域的共创融合以及未来教育变革中给予探讨。只有不断地反思、永恒地追问,才能使设计思维不断前行,为设计思维未来的发展奠定方向。

参考文献:

[1]Simon,Herbert 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M].MIT press,1996.

[2]柳冠中.《事理学》——创新设计思维方法[C]//2007中国科协年会.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CROSS N.设计师式认知[M].任文勇,陈实,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布朗. IDEO,设计改变一切 设计思维如何变革组织和激发创新[M].侯婷,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

[5]ROWE P.Design thinking[M].Cambridge,MA:MIT Press,1987.

[6]BUCHANAN R.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J].Design Issues,1992(2):5-21.

[7]DORST K.The core of“design thinking”and its application[J].Design studies,2011(6):521-532.

[8]NORMAN D.A.Emotional design: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M].Ubiquity,2004:1.

[9]VERGANTI R.Design-driven innovation[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9.

[10]Brown T.Design think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6):84.

[11]Connell S,Tenkasi R V.Operational Practices and Archetypes of Design Thinking[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2015(23):195-252.

[12]Martin R,Martin R L.The design of business:Why design thinking is the next competitive advantage[M].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9.

[13]Kelley T,Kelley D,Baldwin C.,et al.Creative Confidence: Unleashing the Creative Potential Within Us All[M].New York,NY:Crown Business,2013.

[14]Lockwood T.Design thinking:Integrating innovation,customer experience,and brand value[M].Simon and Schuster,2010.

[15]Dorst,Kees.Design Problems and Design Paradoxes[J].Design Issues,2006(3):4-17.

[16]Lawson,B.,K. Dorst.Design expertise[M].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2009.

[17]Liedtka J.Perspective:Linking design thinking with innovation outcomes through cognitive bias reduc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5(6):925-938.

[18]Dunne D,Martin R.Design thinking and how it will change management education:An interview and discus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6(4):512-523.

[19]Vogel C M.Notes on the Evolution of Design Thinking:A Work in Progress[J].Design Management Review,2009(2):16-27.

[20]Liedtka J,Ogilvie T.Designing for Growth:A Tool Kit For Managers[M].New York,NY: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2011.

[21]Lockwood T.Design Thinking in Business:An Interview with Gianfranco Zaccai[J].Design Management Review,2010(3):16-24.

[22]Martin R.Design thinking:achieving insights via the“knowledge funnel”[J].Strategy & leadership,2010(2):37-41.

[23]魯百年.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4]胡飞,姜明宇.体验设计研究:问题情境、学科逻辑与理论动向[J].包装工程,2018(20):60-75.

[25]罗昊,何人可.大数据思维驱动下的设计创新思变[J].包装工程,2017(12):136-140.

[26]李彦,刘红围,李梦蝶,等.设计思维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15):1-20.

[27]陈鹏,黄荣怀.设计思维带来什么?——基于2000-2018年WOS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6):102-111.

作者简介:赵铖,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设计思维设计方法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创意设计源(2016年5期)2017-02-15 17:34:25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创意设计源(2016年5期)2017-02-15 17:20:06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 19:03:54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纺织导报(2016年12期)2017-01-06 12:20:36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47:55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9:35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21:09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2:25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