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2022-05-30 19:42叶敏铃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反馈系统学具两位数

叶敏铃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学生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这些知识,所以本课着重解决的是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把计算方法最后抽象到“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这一算法,以便为学生今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学新课之前已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能类推出本节课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劣势: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是教学难点。而且部分学生需要教师不时进行引导和提示,通过多次的实践,慢慢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四、设计意图

本节课内容的比较枯燥、抽象。一年级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何将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数学的抽象逻辑思维有机过渡,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同时结合使用互动反馈系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投入到课堂中,又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目了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凸显以下四个方面:1. 凸显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2. 凸显自主:整个教学过程处处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和探究过程;3. 凸显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个人,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 凸显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五、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2. 通过摆小棒或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

七、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感悟新知

1. 复习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抽一组题目说出计算过程)

30+3=       2+60=

30+30=     20+60=

2. 课件出示下列口算题目。

6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9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设计意图】笔者设计了有关口算题的练习,让学生比较这些题目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唤起对已有知识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在互动反馈系统中输入答案,还能看到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出示主题图,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4. 通过观察算式的类型,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中软笔书法这一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列出算式,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更乐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二)合作研学,深化认识

1. 任务一:探究“25+2”的计算方法,边操作边思考:为什么5和2要加在一起?

(1)尝试说结果。

(2)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合作操作,讨论计算方法。

(3)个别学生、小组到黑板展示摆学具的过程,边摆边说出计算方法。

(4)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再次回憶摆学具的过程,总结计算方法,板书分解式。

(5)脱离学具,由具体形象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完成课堂练习:36+3。

2. 任务二: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边操作边思考:为什么20和20要加在一起?与25+2的操作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尝试说结果。

(2)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合作操作,讨论计算方法。

(3)教师一边用课件展示摆学具的过程,一边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板书分解式。

(4)脱离学具,由具体形象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完成课堂练习:35+40。

(5)观察比较“25+2”和“25+20”,小结算法,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3. 任务三:看书第64页的例1,回忆整个学习过程,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没有形成归纳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25+2”和“25+20”的不同点,联系小棒操作和分解式填空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动态表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感受“几十和几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计算方法,并较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研学测评,及时反馈

1. 基础练习。数学书第64页的“做一做”。

2. 做数学书第66页第1题“给小动物找新家”。

3. 帮“小马虎”批改作业。

4. 游戏:小鸡找鸡妈妈。

(四)研学评价,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做练习巩固新知,学生在互动反馈系统中输入答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九、教学反思

大多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因此这节课,笔者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设计了以下几大环节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1. 复习旧知,感悟新知。教学伊始,笔者让学生来完成几道以前学过的口算题,这些口算题都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 合作研学,深化认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没有形成归纳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25+2”和“25+20”的不同点,通过联系小棒操作和分解式填空的过程建立动态表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感受“几十和几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计算方法,并较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真正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让学生小结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

3. 研学测评,及时反馈。在练习的设计上进行了改变,这节课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趣味练习。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次练习,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笔者在最后一个趣味练习中,设计了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研学评价,提升认识。在课堂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能让学生对整节课的活动过程进行简单的回顾。

在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使用互动反馈系统,一年級学生使用这个系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只暂时让学生使用这个系统的“测试应答”“随机点名”“抢答”这几种形式,总体来说,学生可以更集中注意力,兴趣更浓,特别是在“抢答”环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每道题的作答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错得多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课后再对做错的学生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后,可以让学生看看“龙虎榜”的前几名,更能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因此,互动反馈系统受到学生的热爱和喜欢。

猜你喜欢
反馈系统学具两位数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基于ZigBee技术的交互式智能教学反馈系统设计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两位数
一种用于生物刺激反馈系统的新型刺激电流源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WiFi-SMS的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