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美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思维敏捷和认知活跃的特点,小学阶段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积极性的黄金阶段与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奠定数学课程知识体系之基础的过程,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从而为学生之后更高维度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主题单元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通过整合多种资料、知识点,让知识点之间建立起直观而灵活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课程内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大有裨益。在笔者看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达成以上几点理想目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具体的教学优化工作。
一、综合梳理单元知识内容,完成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借助主题单元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开展对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梳理,使学生明白自己所要迁移的知识都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项工作的落实,小学数学教师应主要以知识内容脉络构建、知识模块内在联系剖析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查为工作策略,具体流程如下。
(一)在讲解过程中完善对知识脉络的构建
通过实际观察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所接受的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引导,课时与课时的知识内容有着相对孤立乃至隔绝的存在形态,彼此之间严重缺乏具有共融性的教学和训练导入,这就导致学生基本无法从更为高阶的维度切入,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模式,继而在学习数学时产生依靠机械记忆和“点”式思维去理解庞杂课程内容的严重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知识讲解层级,带领学生站在“单元”的高度上去审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模式,引导学生将原本独立的知识要点连缀成一条完整、清晰的知识链条,以此来为学生构建起通畅的数学关系脉络打下良好的铺垫。比如,在带领学生复习“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本单元中涉及“平四边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参照教学主题,重新设计一个回顾次序,将“边长”和“周长”这两个基础定义作为主题设立的教学模块,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应知识内容做综合串讲,引导学生进一步夯实对边长、周长的概念认知基础,随即进行对上述三种几何图形的例题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通过比照的方式来增强对四边形几何图形的共性记忆,以此来实现教学成果的优化和扩大。
(二)剖析知识模块间的内在作用和联系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资料整合,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提供丰富而可靠的材料支撑。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在潜意识层面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渗透,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环节的工作要和上一点中的内容在教学维度上作出明确区分,更多地将教学内容的作用联系剖析设定在知识模块的层级上,避免对具体知识点的细挖穷究,从而保证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实现阶段性的推进。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时,在正式开展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关于本节课内容所涉及的单元知识点的学习资料。由本节课的内容向外拓展,确定了单元学习的主题是重量单位,不仅仅局限于这三个重要单位,而是向外进行扩展和延伸,让学生结合这三个单位表示的物体进行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重量单位的其他表达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重量单位,同时学会多样化知识的应用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同时,鼓励学生将课上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讲述生活中用各种单位表示的物品,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偏好于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来设计课后习题,强调习题和知识点之间的个体对照性。这种习题设计思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微观学习成果的形成,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却没有体现出对其他课程关联知识和技能的连带巩固,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横向拓展,久而久之,必然会制约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也会限制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表现空间。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习题设计工作中彰显出对主题单元教学思路的运用,在充分尊重学生普遍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多目标考查习题的比重,让一道题目同时体现出对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内容的考查,扩大单位题目的训练作用发挥空间,使学生在作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对既有学习成果的全方位调用,同时也给学生刚刚形成的知识迁移能力提供足够广阔的施展平台。比如,在设计“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课后习题时,教师不妨添加这样的一道综合题:“现有平行四边形ABCD,且线段BC的长度为18厘米;如果将点A与点C连接起来,那么所构成的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问: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ABC的面积又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多少倍?”不难看出,这道题同时涉及了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考查,同时也体现出了对学生小数乘法计算能力的检测,那么学生必然会在解答时对上述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做同步调用,而且在客观上对这三方面的知识内容做跨单元的思维和运用迁移。
二、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主题单元的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归纳整理。为此,结合主题单元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主题单元内容的整合,以此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在自主整合的过程中学会知识迁移,并且借助这一形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课前的自主准备还是课后的自主整合归纳,都能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巩固自身的学习成果。比如,在学习“面积”时,在学完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在课下自主地进行主题单元内容的整合和归纳,要求学生能将所学内容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与以往的内容相联系,既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聯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整合成果中,更深入地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设计任务驱动型主题单元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小学生都有爱玩好动的天性,并且对任何事物都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主题单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意识。同时,确立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深入挖掘和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从而更好地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以任务为学习主题,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特意设计了一个任务主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将整堂课作为闯关模式进行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设定学习任务,让学生研究图形的不同运动变化方式,以及在运动变化之后产生的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归纳的过程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不断攻克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巩固课堂内容。
四、完善对课堂教学的趣味化改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让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力,并使其得到长效强化,就必须让学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地将外在的能力塑造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观素养提升诉求。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借助主题单元模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时,要格外注重对课堂趣味性的多元彰显,通过数学游戏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以及生活化元素代入等方法,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客观上激发出更多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生本潜能。
(一)引入数学游戏,强化教学趣味
活泼、爱玩、好动是每个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相比于传统的“听讲”式学习,他们显然更喜欢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且经常可以在游戏中表现出更强的思维悟性和行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将游戏作为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载体,根据学生的趣味取向、能力层级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意识地设计、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数学游戏活动,使学生能“边玩、边学、边练”,在享受游戏的轻松与刺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达成学习目标,并在学生的好胜心与表现欲的“加持”下完成学生课程内容迁移能力的进一步巩固,从而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落到实处。例如,在开展“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一场“塔防”游戏:由教师准备几个写有若干数字的飞镖靶,并将它们悬挂在讲台或教室墙壁上,将学生按照“强弱结合”的原则分为若干支“防守小队”,并要求各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派出几位代表“参战”,每位代表分别持有写着不同数字的飞镖。游戏正式开始后,各小队的代表要按照教师提出的诸如“‘敌军是可以被手中数字整除的数”“‘敌军是除以手中数字后余数大于等于3的数”或者“‘敌军是被手中的数字相除后余数大于4的数”等要求,利用手里的飞镖消灭对应的“敌军”。有效击杀“敌军”最多且用时最短的代表可为本队伍积1分,最后积分最多的“守军”即为优胜者,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数学趣味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还需要借助感性渠道来完成,对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既缺乏学习兴趣,也不具备成熟的认知条件。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在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和知识迁移能力教学时,要更多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凭借后者在信息呈现方面所具有的直观化、动态化和形象化优势,利用图片、音频、视频乃至实景模拟等更具感官作用效力的手段,来为学生呈现单元知识点,并将各个知识结论的推导或验证过程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对主题单元学习中更为复杂、抽象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认知成果,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的知识迁移过程获得比较直观的信息参照,进而实现课程质量和效率的双项提升。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素材制作或者直接下载现有的教学视频,用动态影像的形式引导学生具体展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也可以用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来展示出若干位“正方体小人”,安排他们按照一定顺序搬进一栋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观的建筑中,通过“正方体小人”的入住数量,来表现这两种几何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普遍思维具有较强的迎合性,能让学生的认知过程变得更加自然、深刻。
(三)代入生活化元素,强化教学趣味
为了更好地达成优化学生主题单元学习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着手,选择一些知识、技能讲解的场景、载体或对象,一来利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来降低课程引导的难度,二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存在感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迁移过程变得更为顺利、自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生活元素的引入和利用应当和整体的教学过程具有适配性,不可给学生带来过于突兀的感受,否则反而会起到不利的反作用。例如,对有关“除法”这一整体模块内容的复习,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出一些生活中涉及乘法应用的几个场景,如爸爸在超市随手买了几瓶饮料,结账时一共支付了28元,结合每一瓶饮料的单价便知道自己买了几瓶;考试结束后,教师将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加起来,然后除以全班人数算出这一科的平均分;等等。这些场景的生活体现感很强,同时在体现了对除法的应用之余还涉及了小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使学生在进行有关例题的计算时完成对除法和小数运算这两大模块内容的迁移运用。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学会自主地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通过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做到学科教学的创新,不断提升個人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