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活用·创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策略探索

2022-05-30 14:36张建芳
考试与评价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雷雨习题

张建芳

课后练习的设计与实施,要以练习素材为研究对象,对习题内容进行解读与架构,将学生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及学习策略等进行深化,以多元的形式将知识要点落实到课后练习提示、构造及语文园地等模块。基于此,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的使用情况,设计并实施了一套课后习题多元教学的策略,以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课后练”化“教学研”,注重练习的“参照物”作用

教材课后练习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要素,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有着清晰的实施目标,有利于教师深刻理解语文教材,这对确定小学语文“教什么”“学什么”是大有裨益的。

(一)挖掘教学本质,把握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编排较其他版本有了很大的改变,具有“训练目标清晰、习题内容富有层次性”等特点,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与运用。

以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例,教师对课后习题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解读,并提出要求:读好角色语气,读出人物特点;习题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观察课文插图,模仿例句说一说”,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第二个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开展学习,掌握“仿照例句写句子”的方法;习题3“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也是‘美好的礼物”。这里不仅暗示了学习方法,更体现了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从课文走向实践。

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对课后习题的课前研读,只有通过细细品读,逐条分析,借此凝练出课时的教学目标,辨析习题背后的本质。

(二)结合学生实情,紧扣教学要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这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重视朗读技巧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情感与理解。

以第十三课《画杨桃》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为例,这里重点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画杨桃》一文的朗读,有两大难点:其一,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是不同的,教师说话严肃,同学们说话较活泼;其二,同一角色会随事情的发展而改变说话的语气,同学们由一开始的初见杨桃到后来的认识杨桃,心情是有变化的,先是嘲笑、质问的语气,接着是果断,最后是吞吞吐吐。教师则是由一开始的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结合学生朗读感情表达不到位、人物形象理解不深的情况,教师要利用课后习题“有感情朗读”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角色们的内心活动,化解朗读的重难点。

(三)明确习题意图,寻找教学关联

统编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将“语文要素”由易及难、逐一分散地编排在各单元的课后习题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明确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并加以运用,分阶段落实“语文要素”。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式,对想象的内容进行表达”(如表1)。教材内容编排时,不仅在课文后设置了不同类型的练习,也在“语文园地”栏目中安排了丰富的配套练习。有了这样的设计,“语文要素”的表现形式就会由原本的“平面化”转换为“螺旋式”。

实践发现,教师要明确习题设计意图,积极寻找教学之间的关联,厘清单元知识的体系,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合理实施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后练”化 “课中引”,凸显练习的“指向标”作用

教师除了要明确语文练习“教什么”外,更要在课后练习设计方面下足功夫,充分依托课后习题的教学“指向”功能,选择符合低年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征的练习内容,真正地实现课后练习的“活用”。

(一)借用课后练习,提高预习效率

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起点。要真实了解学情,可以借助课前的预习反馈,研读统编教材,借用课后练习,并加以整合变通,设计出一份适合学生的预习单,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以第十六课《雷雨》为例,其课后习题1为“谈一谈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色变化情况”。这一研究主题,既直观地揭示了本課的教学重点,也明确了学生预习的方向。实践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了整合,并设计了预习单(如图1)。

借助预习单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二)借助课后练习,紧贴生活实际

教科书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载体,能直观地体现课时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努力将各课时的情境生活化,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课后习题2是这样设计的: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再选一到两个谈谈你是怎么过的。教学时,教师抛出问题:“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以求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已有认知。当学生谈到不同的传统节日时,教师相继点评,如:你知道“春节,家人们一起迎新年”“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同为先人扫墓”等习俗吗?最后,教师点破学习主题,即:“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征。

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促进领悟,让生活习俗走进语文课堂,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实现让学习回归生活。

(三)凭借课后练习,训练思维方式

统编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写上可谓形式多样,示例简洁直观。低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用词不够准确、表达不够清晰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感受言语中的意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如,《雷雨》的课后习题2“读一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词”,教材给出例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很明显,这道题主要是想让学生体会字词使用的准确性。首先,教师提问“用手压皮肤,有什么感受?”生1:皮肤凹进去了。生2:有被挤压的感觉。接着,学生观看微视频,体会乌云“压”下来的视觉感受。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按、飘”来替代“压”,体会不同词语的差别,理解动词妙用的必要性。

课堂中,教师设计若干互动环节,让学生对加点字、词产生直观感知,从而拉近文字与生活的距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三、“课后练” 变“学后拓”,发挥练习的“试金石”作用

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及课堂可操作性,教师要对课后练习进行“创编”,将课后练习转变为能检验“教得如何”和“学得如何”的“试金石”。这样既落实了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又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每一课的核心内容。

(一)增加阅读练习,检验阅读输出

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读边思考,增强理解力和感受力。阅读后,教师要让学生试着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落实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

比如,《小马过河》一课,可以设计阅读任务:第一,读出不同角色的说话语气,“老马(和蔼),老牛(平静),松鼠(急切)”;第二,读出同一角色的语气的变化,“小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先是(兴奋),接着是(为难),再是(犹豫),然后是(难为情),最后是(坚定)”。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角色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体会角色们的内心想法。

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思考与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后,教师让学生试着表达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有效落实课文的阅读要求。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主动学习,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思想上获得启迪。”实践发现,让课后练习与学生生活进行关联,能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投入真实的情感。

如,第五单元《寓言二则》课后练习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可以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类似于“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例子。通过交流,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区分是非。又如,根据《雷雨》课后习题3“读一读,说说你见过怎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让学生谈一谈各种各样的雨,教师依次点评“你见过毛毛雨”“一会儿下一会儿不下,那是阵雨”等,从而引出本课中的“雷雨”,并介绍雷雨是一种伴有闪电的、比阵雨还要剧烈的天气现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用好“生活故事”的支架,让学生在写作和练习中投入真实的情感,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三)增加表达练习,提升语文素养

温儒敏教授曾指出:统编语文教材中课文与识字量可以减少,但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因此,在习题创编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小练笔次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口语训练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进行第一课《找春天》的课后习题2“你找寻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模仿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让学生发挥联想,并阐述“我想到了什么?”要求学生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用“文字表达”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开展作品语言交流与表达的活动。又如《枫树上的喜鹊》的课后习题2可以这样设计:“结合多媒体课件,对看到的情景进行联想,并试着写下来。”这样的习题创编设计,能让学生根据所见、所想进行记录与表达,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通过增加书面或口语表达的练习,学生不仅有了写作方法上的习得,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这就为中、高年级的复述课文及作文构建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雷雨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雷雨天
雷雨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雷雨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