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师,您为什么只针对我?”这个题目,相信很多老师读者都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学生违反纪律或犯毛病后,老师找其谈话或批评教育,学生不服气,或想扯上其他同学一起受过,便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提出质疑,“为什么只针对我”“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不批评他们”,等等。听到学生类似的话语,作为老师,我们不要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的攀比,或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应该意识到这背后反映出青少年学生对“公平”“公正”的诉求。另外,在随后的沟通过程中,当事老师又提出了特别关注萧羽的理由是“要让她树立更高的目标”。因此,“公正”与“标准”是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也构成了本故事鲜明的特点。
守住公平公正原则,坚决让学生承担违纪责任
萧羽在上课铃响后没有及时进入学习状态,老师询问有多重目的,既有提醒也有责怪,既有关注也有警示。但是出乎老师意料的是,萧羽对老师的询问提出了质疑“您为什么只说我啊”,言外之意是老师您平日提倡的“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老师您不批评其他“疯闹”的同学,而单独找“我”一个人的麻烦,不是歧视就是有成见。尤其是在老师给出了只针对她一个人的原因是“不好意思,我只看到了你”之后,萧羽似乎从理直气壮地讲求“公平”“公正”转向不讲任何道理,甚至反问:“那又怎样?”
从一般性的询问逐步升级到顶撞、冲突的时候,当事老师没有作出让步,没有容忍萧羽以“公平”“公正”为由刻意遮掩她违纪的错误行为。虽然处于情急之中,但当事老师对原则的拿捏比较准确,有效地将原则与责任区分开来,避免了落入学生绕圈子形成的“陷阱”。
老师教育学生,除了内容外,交谈的过程与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当事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坚持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及随后的惩戒措施都在明确告诉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拿其他人也有错说事,并借此顶撞老师。当有多名学生同时犯错时,老师总得区分情况,一个一个地询问、批评、教育。无论从哪一个学生开始,都不存在不公平和不公正的问题,更何况当事老师并没有表示其他一起“疯闹”的学生没有过错。
适当拔高标准可行,但道理要透彻理由要充分
在随后回复给萧羽妈妈的短信中,当事老师其实从侧面回答了萧羽“为什么只说我”的问题,即“那是因为在我心目中,萧羽是优秀的学生,她就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虽然老师在萧羽反问时没有正面给出前述理由,但这就是萧羽在当事老师心目中的定位。
老师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对部分学生的要求与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对部分学生则可以适当拔高。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在相处或交谈时会有比较明确的思路与指向,但是有时候也难免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然而,无论是明晰的思路还是潜在的意识,无论是降低要求还是提高标准,都有必要将道理讲透彻,将理由说充分。任何教育策略,只有通过当事学生的配合与行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若学生理解不透,道理不明,老师苦心施用的教育策略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
本故事中,通过细致的沟通,当事老师严格要求、提升标准的策略被学生和家长理解和接受,这才有随后萧羽发生的变化。同时,笔者认为,若当事老师能在请家长之前,将适当提高要求与标准的想法给学生讲深、讲透,也许就可以避免后面让家长将孩子“请”回去的一幕。坦诚告诉学生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与标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局面扭转因祸得福,但家长通情达理功不可没
课堂上因批评学生违纪行为,最后发展到请家长将学生带回家反思,对于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而言,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萧羽回家后,三方都经历了心理的煎熬,学生在反思,家长发信息继续向老师道歉,虽然老师读到短信时已是夜深人静,但仍然随即回复了短信。
值得庆幸的是,萧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快转变了对老师的态度,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家长与老师“不打不相识”,最后还成为班级的家长代表。坏事最终变成好事,学生也因祸得福,在“怒怼”老师之后感悟到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期盼,并开始发掘自身的潜能。
这其中除了当事老师所做的工作外,促成局面发生扭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萧羽妈妈的态度与参与。萧羽妈妈被请到学校后,不但没有站在孩子一边对老师的举动提出质疑,还非常主动地向老师道歉,配合老师开展工作。孩子被老师要求“请”回家去,对家长和孩子而言,都是一件比较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是面对老师的要求,萧羽妈妈十分配合老师的工作,对老师没有表示任何质疑或指责,表现出克制、谦和、理性等特质。这也许就是她后来成为班级家长代表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的建议
萧羽“怒怼”老师后,其家长被请到学校,老师说明情况并宣布了惩戒决定,由家长“请”孩子回去,“让她好好反思一下”。当事老师对犯错的学生敢于惩戒,毫不犹豫,特别是没有因为萧羽“求情”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这里面的确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从实施教育惩戒的角度去深入分析,笔者以为惩戒的“度”是否把握得准确仍然值得推敲。
2020年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实施教育惩戒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将教育惩戒方式细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根據相关条款,“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只针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生。萧羽到上课时间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笔者以为应该属于一般违纪行为,即使她后来“怒怼”老师,认错态度不好,顶格惩戒也只能按较重的情节来认定。
当事老师当即做出决定,让家长将孩子“请”回家,明显惩戒过重。另外,在联系家长之前,老师曾有“努力平息怒气”的经历;在萧羽认错、她的妈妈“再三道歉”之后,老师仍然想“让萧羽改改她的脾气”。当事老师在做出惩戒决定时掺杂个人感情和情绪,很明显有悖惩戒规则精神。
另外,“萧羽又故技重施”“你又在疯闹”等陈述,表明萧羽“疯闹”应该是习惯性的、多发的。一个任性的女生当众受到批评后会有什么反应,对此老师应该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也许是受情绪影响,也许是为了表现和维护班主任的“权威”,当事老师才会当场揭短。当事老师若是能冷静下来,课后再找萧羽谈话,这场顶撞,包括后来请家长来学校协助处理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讲述者在故事的结尾处对此也进行了一些反思。
鉴于师生关系有较大的改善,笔者建议当事老师寻找机会与萧羽深入沟通,了解她与其他同学“攀比”的真实原因,引导该生正确理解“公平”“公正”的含义,学会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负责。同时,建议当事老师认可萧羽妈妈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以及给予老师的配合,在充分发挥其家长代表作用的同时,安排机会请其在家长中传授家庭教育的做法、经验、体会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加强家校合作的有效模式与可复制的经验。
责任编辑/曹小飞
孙望安
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编著有《把脉师方——学校教育实践案例研判》和《聆听花开——中小学教育实践情境案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