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娇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起。科任老师因有事耽搁,要迟来几分钟,我便先去帮他看班。
进教室的那一瞬间,萧羽(化名)刚好以百米短跑的速度冲回座位,满脸通红,怒气冲冲,与此相对的是,一群男生在那里幸灾乐祸地偷笑。毫无疑问,萧羽又故技重施,这一次却占了“下风”。
我让大家先朗读课文,然后走到萧羽旁边,没好气地问她:“你怎么刚刚才回座位?”“嗯,就是啊!”谁知萧羽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挺激动。“你又在疯闹!”我压低声音提醒她违纪了,希望她能转变态度。没想到,萧羽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我一个人在疯,您为什么只说我啊?”“不好意思,我只看到了你。”我盯着萧羽,看她还怎么反驳。谁知她把书从抽屉里拿出来摔到桌上,气呼呼地说:“那又怎样?”
此时,我才意识到,萧羽任性的毛病又犯了,简直就是把我这个班主任当成了出气筒,再这么僵持下去毫无意义。我转身回到办公室,努力平息怒气,随后打电话将萧羽妈妈请到学校来。
萧羽妈妈是一名文字工作者,有文化、有品位,大女儿已上大学。一家人对萧羽的期望很高,无奈她太贪玩,成绩也一直在中游徘徊。得知萧羽蛮横任性地对待老师,她妈妈非常过意不去,再三道歉。为了让萧羽改改她的脾气,我明确提出,请家长将她暂时“请”回去,让她好好反思一下。
萧羽大概也是第一次被“请”回家吧,骄傲而任性的她开始泪流满面地跟我商量:“老师,对不起。我知道我顶嘴不对,我能不能不回去啊?我不想缺课……”
此时,萧羽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换成是班上其他学生,我可能会取消我的决定。但对于萧羽,我认为不仅要帮她规范行为,更要让她树立更高的目标,学会自觉地约束自己,把精力从“疯闹”转移到学习上来。
那天,我一直忙到准备就寝才有时间看手机,发现萧羽妈妈早就给我留言了:“王老师,非常对不起,萧羽这孩子太任性,让您生气了。回家后我跟她谈了很久,她已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她哭了,觉得对不起老师,我让她明天来跟您当面道歉。”
既然家长愿意配合学校工作,何不借机对萧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她转变?经过认真考虑,我回复道:“萧羽妈妈,您好!小孩子任性可以理解,她今天主要是觉得我先批评了她,却没有批评其他学生,所以顶撞我。但是,萧羽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会选择先批评她?那是因为在我心目中,萧羽是优秀的学生,她就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萧羽妈妈迅速回复了我:“王老师,其实在收到您的回复之前,萧羽和我整晚都在担心,担心您会因为对萧羽太失望而放弃她。现在看到您的消息,我们非常感动。原来您对萧羽的期望这么高,萧羽听说您把她视为优秀学生,感动得哭了。我们以后一定会加强管教,不辜负您的期望。”
第二天早上,萧羽来了,她的态度明显转变,在向我道歉的时候,眼中少了以往的叛逆,多了一些认真和坚定。虽然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她偶尔也会犯一些之前的毛病,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自视甚高,而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慢慢地开始像我所期待的那样,向优秀学生的方向转变……我与萧羽妈妈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她也成为我们班的家长代表,非常支持我的工作。
看到萧羽的变化,我很高兴。同时,我也意识到遇到学生“怒怼”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回头想想,如果我当时能够稍做调整,不迷信于似乎一贯有效的班主任“权威”,不是简单粗暴地质问她而是让她到办公室来,采取先冷静、再询问的方式,或许可以避免师生僵持的尴尬。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