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读 “悦读”成长

2022-05-30 10:54邱黎妹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悦读激趣教学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要读整本的书,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氛围。如何在导读时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从“一篇”联系到“一本”,较好地兼顾“略读”与“精读”策略的落实,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以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为例,浅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导读;激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2-0072-03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各学段阅读量,同时,现行的部编教材里有一个重要栏目——“快乐读书吧”,其中或指定或推荐的阅读书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出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现阶段,“整本书阅读”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把整本书阅读指导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体系,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整本书导读课”“整本书推进课”“整本书分享课”等课型的教学策略,以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生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整本书阅读导读课而言,导读得法,学生就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进入“悦读”的状态。因此,“导”是因势利导,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情、书籍的文本特征进行精巧的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读”则是课堂内外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阅读实践[1]。下面笔者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快乐读书吧”中的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若导入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能抓住学生心理,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导入是连接学生与即将要读的书籍的“秘密通道”。教师在学生开始阅读前,如果能够借助导读课中灵活、巧妙的导入,打通并装扮好这条“秘密通道”,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一)借助音乐

音乐有感染力,容易勾连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在《西游记》导读课上课前,笔者先播放了《西游记》主题曲之一——《云宫迅音》。熟悉的音乐迅速唤起了学生对电视剧《西游记》的回忆,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立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此时,教师加以指引,便能顺利引导学生将电视剧《西游记》和《西游记》原著建立联系,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截取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上课前送你们一段旋律,请听!(课件播放音乐《云宫迅音》),这段音乐让你想起了哪部名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西游记》)

师追问:看来你们对《西游记》如此熟悉,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西游记》的?

有的学生说看过电视剧,有的学生说看过相关的动画片,有的学生说看过电影《大圣归来》,有的学生说看过《西游记》的连环画。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是的,《西游记》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西游代替不了‘读西游,若你们能带着已有的感知去读《西游记》原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收获。”(板书:导读)至此,自然引出课题,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猜测人物

猜测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名著阅读中,学生已多次运用有依据的“猜测”的方法来学习。在执教《西游记》导读时,笔者用PPT呈现原著中关于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外貌描写的句子:“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羸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脑厉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让学生猜猜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学生对《西游记》并不陌生,通过看电视剧、连环画、动画片等已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有初步认识。所以,虽然句子中有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根据能读懂的句子猜出人物。这样的设计就在导入时,拉近了学生与原著的距离,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巧用知识盲点

所谓知识盲点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能掌握或者忽视了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勾连学生已有的经验,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若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盲点,并在导入时引发学生思考,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准确猜出句子所描写的人物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后,笔者顺势出示唐僧图片及其“名片”——“他是_____ 投胎转世,他的小名叫_____,_____收养了他。唐太宗赐给他的法号是_________。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_________取经,最后被封为_________ 。”换种方式考查学生对唐僧的了解。由于学生接触《西游记》时,关注更多的是孙悟空,对唐僧了解甚少,因此,这个环节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补充了完整的唐僧的名片。此时,教师再介绍《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唐朝的高僧玄奘,历经多年,走了很多个国家,到达了天竺,并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还翻译佛经75部,回到唐朝后,他口述西行見闻,其弟子辩机将他的口述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主要是记录西行途中的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后来,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琮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他的经历增添了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时还是“一个人的故事”,主要讲述玄奘的经历,到了南宋就有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本书讲的是“三个人的故事”,是《西游记》的雏形,其中少了一个人——猪八戒。再后来,到了明代,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加工创作了《西游记》,此时才变成“四个人的故事”。有关《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学生在课前是不了解的,有了教师这样的介绍,其对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二、引发思辨,提升兴趣

教师有意识地将引发思辨,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渗透至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沉浸式”阅读,深入文本,激发阅读兴趣[2]。

(一)在整体感知中思辨

导读课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即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脉络及主要内容,初步形成对此本书的整体印象。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西游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回目时,让学生辨析取经是从哪一回开始的。有的学生说从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

音奉旨上长安”开始,有的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此时唐僧还未离开长安呢,不能算取经的开始。”还有学生提出应从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开始,这时,有学生又提出异议:“从回目看此回,唐僧已在取经的路上,因而也不是从这一回开始的。”经过不断深入的思考、辨析,学生终于梳理出取经是从第十三回开始的。一至七回主要讲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讲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讲西天取经。这样的整体感知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辨,帮助学生大致了解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以整体“略读”的方式快速把握《西游记》的主要内容,进入一种比单篇故事更为广阔的宏大的阅读“场”,与书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二)在质疑问难中思辨

教师要用“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其阅读的兴趣。笔者在引导学生浏览《西游记》的回目,了解回目及章回體小说后,以“回目里还藏着什么故事?”为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回目。学生发现回目中有的是一回讲一个故事,有的是好几回讲一个故事。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回目中的第二十七回讲了什么故事。学生读完回目后,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回答:“是讲‘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随后教师再加大问题难度:“回目中还有好几回讲一个故事的,你能找出并概括出来吗?”此问题就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辨析,并加以概括,从而得出答案:二十四至二十六回讲偷吃人参果的故事,五十六至六十一回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可见,有了好问题的引导,学生能更积极地思考,将文本与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提高理解能力[3]。

三、精品片段,增强兴趣

在导读课中,教师可节选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内容,将其作为精品片段,在引导学生品读赏析的过程中,进行阅读实践。

(一)实践,学法的综合运用

阅读精品片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阅读方法进行运用,会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爱上阅读。“快乐读书吧”所节选的《西游记》原著片段,正是《西游记》原著众多打斗场面中写得比较精彩的代表,文中的“乜乜些些”“狻猊”等生僻词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回顾阅读名著的方法——猜读法、跳读法和借资料法,如“乜乜些些”可选用跳读法,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狻猊”可用猜读法,联系上下文可猜出“狻猊”是一种比豹子还凶猛的动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品读片段,能读懂文段主要讲的是孙悟空和牛魔王斗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抓住一个“变”字,引导学生梳理在打斗过程中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有什么变化。在交流梳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牛魔王的变化多端,他们俩斗法的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至此,语段的精彩能深深印入学生脑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拓展,“段”“篇”“本”的勾连

教师挖掘精品语段是为了能从这个语段出发,引导学生阅读和这个语段相关的篇章,为阅读整本书做铺垫。在品读完“孙悟空和牛魔王打斗”的精彩语段后,笔者质疑:“孙悟空和牛魔王为何打斗呢?”引导学生阅读“三借芭蕉扇”的相关内容。学生会了解到孙悟空第一次是“礼借”芭蕉扇,结果被铁扇公主扇跑了;第二次是“逼借”芭蕉扇,结果是孙悟空借到一把假扇;“三借”是“骗借”到真的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就去找孙悟空斗法了。随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在《西游记》原著中,像今天大家阅读的这样精彩的打斗场面还有很多,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可见他十分好斗,但他最终又成‘佛了,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同学们可以到《西游记》原著中去找寻答案。”这样的引导能促使学生课后积极主动地投入整本书阅读中。

四、任务驱动,保持兴趣

阅读古典名著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在课堂上培养的阅读兴趣,还需要有一定的任务驱动才能保持。因此,在导读的最后环节,笔者为学生制订了阅读计划(如图1),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计划,同时提出两项阅读任务:(1)用A4纸绘制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线路图;(2)选择你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为他制作人物卡片。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时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交流、分享和动手实践,也能通读全书,并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精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做到课内外连接,实现有效阅读。

结  语

在导读课上,阅读活动的设计及阅读策略的引导,均旨在辅助学生课外精读文本,思考想象,勾连重构,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为学生高效地开展各类课外书目的阅读服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终身“悦读”者,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周一贯.思辨:语文教学的制高点[J].福建教育,2020 (36):23-25.

宋文芳.关于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4):53-54.

谭晓明.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J].文学,2018(09):112-113.

作者简介:邱黎妹(1981.3-),女,福建武夷山人,

本科学历,任教于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师,2021年8月被评为南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悦读激趣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阅读到“悦读”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