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2-05-30 10:48卜建红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生活化教学教学效果

摘 要:“问题导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问题导学对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的作用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作者主要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导学的实际运用方法及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3-0043-03

引  言

问题导学法的宗旨不在于知识的输入,而是将重心置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及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1]。问题导学法教学注重实践,认为知识水平向能力层次的转化才是关键——教学从“递送传授初中数学知识”转向“灵活应用并处理所学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对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缺乏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部分数学教师很少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没有分析班级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特点和学习需求,只是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大致的判断。同时,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采取的方式也都是传统的经验式,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2]。

第二,设计的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化、机械化,非常不利于學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压抑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违背了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导致学生的智慧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阻碍。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力的互动和讨论,导致思想与智慧的碰撞很难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第三,教学方法刻板,教育理念陈旧。教师“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将数学的有关概念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汲取数学知识。

第四,引导学生疏于个性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在吸纳知识过程中的差异化特点,没有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及差异化,对其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五,课堂主体选取有误。就现阶段而言,无论信息技术教学还是数学教学,初中教师都未将重心倾向于学生。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培养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很多学生谈到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均有联系。可以说,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还为很多学科的学习打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初中生存在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其中厌学与缺乏学习兴趣直接相关,而学习兴趣缺乏也是影响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不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使学生陷入“厌学—成绩下降—更加厌学”的恶性循环。然而,教师如果能够通过问题导学的方法,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容易使学生从厌学的困扰中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收获优异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问题导学法教学除了在课堂上传递数学知识,还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常常会扮演独当一面的角色,单方面控制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内容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甚至很多学生容易出现课堂上睡觉、精神不集中的现象。但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被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问题导学法教学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提问和讲解的环节均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从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真正有所收获。

(三)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问题导学法教学注重学生对问题、情景的深入理解和充分认知,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式”的被动的信息接收者[4]。教师完全可以将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贯穿于索然无味的初中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质量。问题导学的方法可能使教师在备课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问题的设置方面,需要教师进行仔细的推敲。但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和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为师生互动创造机会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这些信息能够为教师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提供指引。教师可以从问题导学中及时发现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点掌握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策略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此外,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延长注意时间。因此,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绩,而成绩往往是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反映。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

问题导学法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诞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导学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学生在课堂讲解之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做好预习工作。学生通过预习这个过程,能够发现自己对知识有疑问的部分,对不懂的地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进而在课堂上能够重点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有助于避免课堂上的听讲缺乏方向和针对性。当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例如,笔者在讲解“绝对值”这节课之前,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绝对值的概念,并且对绝对值的规律进行分析。笔者提问:“+6 的绝对值是多少?”学生回答:“6”。接着,笔者提问:“通过预习和今天的讲解,大家总结出绝对值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立刻回答:“正数的绝对值等于正数本身。”笔者又问:“0有绝对值吗?”学生回答:“有,是0。”通过笔者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了绝对值的规律,即“0和正数的绝对值都是数字本身”。笔者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通过预习的过程对将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带着问题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工作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往往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针对这一点,笔者在课堂教学当中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往往是讨论性课堂创设的基本条件。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笔者更加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笔者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主要发挥引导问题和辅助讨论的作用。例如,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笔者通常会以课堂内容为主线设置问题,如“二元一次方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点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等。笔者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尽可能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进而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中。

(三)运用小组模式实施问题导学

小组合作模式是当前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5],其主要有以下优点:可以将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学习经验,实现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只有在集体当中才能夠收获更多的成长。笔者首先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再采用不同层次学生均匀分配的理念开展分组工作。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针对给定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问题为主线,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一方面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组内成员的帮助,有助于营造小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合理设置课堂内容,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上,提前设置课堂讲授内容。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精心挑选教材案例,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教材案例学习,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本内容,掌握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好教学进度,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从而让学生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

(五)创造自学情境,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并优化自主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进而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并让其切实体会到自主学习数学的快乐。例如,在讲解

“反比例函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篇介绍理论知识,然后给每个学生布置操作任务,同时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随后,教师可以设计课堂竞赛,使每个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付诸实践,提高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丰富课外活动,倡导学用结合。教师应摒弃以往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转变为生动的“互动式”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参与者,而非单方受教者,真正做到学用结合。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下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课外活动,使学生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教学效果。

(六)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保持微笑,为学生营造亲切良好的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说话的语气、腔调,用幽默诙谐的态度去调节课堂气氛。如果数学课程能为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便会自然地产生积极前进的动力和模仿行为,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不宜过于烦琐,要改变一味讲解的模式,采取奖励提问的策略,消解学生的倦怠心理,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相应的奖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满足,对后续挑战热情倍增。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进行问题设置,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趣味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在直观传授的基础之上创新性地融入任务驱动和自主思考环节,并对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  语

问题导学以预设问题为基础,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问”来帮助学生调整上课状态是问题导学最主要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导学的作用发挥与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解决模式存在直接关系。教师在预设问题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授课实际需要,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复杂,一切问题都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展开。问题导学有多种实施方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选用。

[参考文献]

[1沈亚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28):140-141,144.

[2]朱引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9,196.

[3]王常任.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天津教育,2021(03):87-88.

[4]朱莉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13-14.

[5]杨宏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20):26-27,30.

作者简介:卜建红(1976.10-),女,江苏苏州人,任教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生活化教学教学效果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