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实施困境与消解策略

2022-05-30 10:48吴晓楠王飞
新校园 2022年8期
关键词:辅导双减作业

吴晓楠 王飞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意见》指导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开始落实“双减”工作,推动减负行动进入新常态。作为“双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课后服务势必要贯彻落实减负理念,促进学校育人属性的回归。

一、“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运行逻辑

1.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逻辑

课后服务应对接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后服务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阵地。课后服务应承接校外辅导任务,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基础托管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是课后服务的首要目的,其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减负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学校应坚守课后服务这一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阵地,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养学生个性,在基础发展与个性培养的任务中寻求一种动态平衡,培养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逻辑

课后服务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的产物,其主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需求驱使。首先,家长在面对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问题时的无力感是催生课后服务的首要原因,这一问题对于工作时间固定且工作繁忙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尤甚。由于接送、看管以及辅导孩子的时间严重挤占家长的工作时间,打破了家长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易引发家长焦虑和家庭矛盾。其次,作为“双减”工作的一大着力点,课后服务势必要奉行减负理念,为学生的作业辅导及个性发展提供一个新平台,其必然会促进学校育人功能的回归,为素质教育事业助力。最后,课后服务的非义务教育属性和准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支持与推进。课后服务依赖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教育素养不足以及对成绩的过分重视,极易导致家长对素质拓展活动存在漠视甚至反对心理,而是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给孩子找家教或上兴趣班,降低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参与率。课后服务的一大重心在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其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而是需要社会和有关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设施和人力支持。

二、课后服务的现实困境及根源探寻

1.实施方案不完善,教师负担过重

一是不合理的服务人员选任机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降低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意见》指出,课后服务的参与主体是校内教师,但同时也需要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的帮助。但由于资金缺乏、校外师资紧张等原因,在现行的课后服务体系中,本校教师往往是课后服务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后服务的重担压到了校内教师身上,影响了校内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少校内教师在一周内参与多次课后服务,其不仅要在一至两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内监督、辅导学生写作业,还要维持纪律、组织拓展活动,这都严重挤占了教师的个人时间,导致其工作与家庭失衡,引发角色冲突。

二是不明确的时间安排降低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课后服务是在学校学科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育服务活动,其最显性的影响就是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加大了教师的时间和情感投入。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调查组调研发现,课后服务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挤占了备课、教研、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意见》规定了课后服务的最低时长,但对具体课时的划分没有具体规定,在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的同时难以保障课后服务的科学开展。由于师资和物力的限制,有些学校將课后服务设置为一个课时,仅考虑总课时量达标,而忽视了实际开展效率,从而影响了师生身心健康。

2.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运行不畅

一是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服务费存在差异。课时费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和认可,能有效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是对占用教师私人时间的一种经济补偿。《意见》没有要求各地制定统一的薪酬标准,而是建议各地区在综合考虑课后服务时间、资源配置和当地工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核定课后服务的补助金额,既能保证学校有一定财力开展活动,又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但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课时费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有的省份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法定工作日从事课后服务,一般按照每课时不低于50元标准核定补助,但有的乡镇教师反映延时服务费为每课时5元。服务费的明显差异会引发各省市之间甚至城乡之间“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削弱教师的服务积极性。

二是不同地区的物质支持和设施保障存在差异。课后服务所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需要空间场所和物质资源的支持。师资条件良好,教学设备充足、先进的学校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后活动,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发展学生兴趣及个性特点。但在资源处于劣势的农村学校中,提供课后答疑辅导以及课后托管和素质拓展活动极大分散了学校的教育资源,致使这些学校多选择阅读、剪纸、踢毽子、跳绳等可以直接取材于学校已有器材和场地的简单活动,降低了教师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期待值,削弱了课后服务效果。

3.专业化水平不足,服务效力降低

一是教师个体专业性阻碍有效作业的生成。课后服务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以有效作业代替低效甚至负效作业,以打破“题海战术”的桎梏,减轻学生负担。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作业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会直接影响作业的“质”,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则易导致低效作业的出现,难以实现作业对课程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掌握会影响作业的“量”。假使作业的布置脱离特定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就不易设计分层作业,不能最大化地发挥作业对各层学生的促进作用。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影响作业辅导的质量。课后服务能够承接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是教师对优秀生进行高阶培养、帮助后进生补齐“短板”的最佳时机。个性化辅导不同于课堂教学,其对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如若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薄弱地带”和学习风格,就会导致个性辅导“无的放矢”,徒增无效劳动。

三、课后服务的优化路径

不完善的运行程序和不健全的系统保障等阻碍课后服务的良性运转,亟需从经费投入、资源补给、时间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以破除课后服务的实践困境,实现良性运转。

1.规范课后服务运行程序

课后服务的内在运行需要对服务时间、内容等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在时间上,一是要灵活安排服务总时间,科学划分课时,依据教师的工作量和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安排服务课时,保障师生休息时间;二是制订弹性服务值班表,全面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综合考虑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长,便于教师在工作与家庭之间进行角色转换。其次,在内容安排上,为保证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事先搜集教师和学生对拓展活动的喜爱偏好,随后经由教研讨论等确定既能利用教师特长,又能贴合学生兴趣需要的活动种类,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后,在减轻教师负担方面,学校应注重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尽量避免或杜绝非教学事务进校园,减少“撰写公众号推文”“填表”等形式化任务安排,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为课后服务积蓄力量,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开展个性化辅导。

2.完善课后服务保障体系

经费支持和师资保障是保证课后服务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也是现阶段解决不健全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的良策。

一是以经济补偿和激励来满足教师需要,以此激发教师对课后服务的热情,促使教师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经费投入,完善现行的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均衡本地区的课时费,保障分配公平,避免因课时费不均衡所造成的负效应。除此之外,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整合社区和相关机构的力量,为中小学校提供体育馆、文化馆等场地,供学校组织文体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要统筹规划政府给予的课后服务经费,保证拓展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如工会、志愿者大队、慈善基金会等对课后服务给予经费支持,保障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质量。

二是充实课后服务教师队伍,纾解校内教师压力。教师是课后服务的具体落实者,对课后服务质量和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不少学校缺乏服务教师的现状,有关部门要完善教师招聘制度,适当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选聘一些组织经验丰富、具有个人专长的教师担任课后服务专职教师;鼓励“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中具有专业研究积累的高等院校团队参与课后服务,组成大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开发团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吸引优秀校外师资作为课后服务兼职教师,配齐、优化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有效回应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提升服务教师专业水平

一是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杜绝过量、无效的作业。一方面,教师要精选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技能水平的优质作业。教师要将学校的教研室作为专业成长平台,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和学术讨论,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协同设计高质量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教师要开展行动研究,保证作业设计科学有效,研发既能巩固课堂教学重难点又能对接课后服务个性辅导的高效作业,避免出现冗杂作业挤占课后服务的情况,最大化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是增强师生交流,辅助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作业辅导是课后服务的一大着力点,其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业短板”,对学生进行科学辅导,帮助不同水平和层级的学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加强与科任教师的合作交流,帮助科任教师把握学情,提高作业辅导的针对性。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辅导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