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友
摘要重庆市渝西中学从学生社团开发、管理与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发,依托课题研究,探索提升学生社团育人实效的有效路径。一是通过落实层级责任制、建立社团章程、制定推进策略、明晰考核指标等举措,健全社团发展的管理机制。二是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自主能动性,拓展校内外资源,将社团发展与学校特色教研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办学特色打造相结合等策略,激发学生社团发展活力。三是从师资、条件、安全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学生社团保障体系。
关键词 学生社团;社团管理;“小导师”;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8-0049-03
注释:①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八届(2015-2017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學生社团开发与管理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XH2015B226)的研究成果。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团体组织。活跃在校园里的各类学生社团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增进友谊、提升能力素养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伴随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团开发、管理与实施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日常管理不规范、活动开展缺实效、活动保障不充分三方面,严重制约着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和育人功能的发挥。基于此,重庆市渝西中学依托课题研究,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优化学生社团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社团的育人实效。
受不同的人才观和升学压力等因素影响,各群体关于中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思想认识并不统一,这也导致一些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关注度不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社团可有可无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此同时,学生社团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导致社团组织松散、目标宗旨不明晰、活动缺乏持续性,也限制了社团的良性发展。
对此,学校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达成“社团的事就是学校的事”这一基本共识,提出了“精品社团、闪亮生涯”的社团开发总目标,凝聚学校合力支持社团开发。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引导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发展。
其一,实施层级责任制,保证社团工作有序化。学校通过层级责任制实现上下结合,保证社团活动安全有序。主管副校长负责顶层设计和工作协调,学生社团发展中心负责社团的开发设计并制定社团管理办法,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负责社团的日常管理与课程落实,总务处负责日常保障与后勤支援,社团指导教师负责社团专业指导、社团活动过程监管等。
其二,建立社团章程,保证社团活动规范化。学校立足校情生情,研制《重庆市渝西中学学生社团章程》,将社团组织机构、入社出社、活动审批、安全预案、考核评定、导师规范、宣传策划等纳入章程,为社团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制度遵循。以考核评定为例,学校每学年对学生社团进行评定考核,对于活动落实不好、实效不佳或出现安全问题的社团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甚至解散;对长期坚持开展活动且实效好的社团,评定为“金牌社团”,给予表彰奖励。
其三,制定推进策略,保证社团发展特色化。在建设学生社团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重点打造与全面铺开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点面结合、打造精品”的推进策略。学校一方面盘活已有社团,如对原有的风华文学社、街舞社、靓影社三大传统社团进行规范管理,选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并为其搭建展示平台,帮助社团扩大影响,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加入社团,点燃社团活力。另一方面则通过重点打造一批特色社团,形成示范“龙头”,如学校着力策划和打造了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的“人人篮球”社、追寻科创前沿的机器人创意编程社、极具挑战性的攀岩社等社团,其中机器人创意编程社还获得“重庆市中学生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在这些“龙头”社团的引领带动下,学校现已组建了人文艺术、健身运动、科技创新、社会参与、人生技能、益智特训等6大类学生社团共计24个,满足了学生的各类需求。
其四,优化考评机制,保证师生参与常态化。为促进师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广泛参与,学校一方面将学生的社团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纳入学生的评优评先、综合素质评价、班级评比等,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将社团活动的开发管理及实绩作为教师考评、评优评先、职称和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指导。目前,学校的学生社团参与率达61%以上,教师们普遍乐于参与社团指导。
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生社团往往存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社团活动水平低、成果少且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师生对社团的满意度不高。对此,我们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在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自主能动性的同时,有效融通校内外资源,促进社团活动做实做深,提升学生社团的育人实效。
1. 顺应个性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一是激励“学生自主”,让学生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角。在社团开发和管理中,我们坚持“学生自主+教师引领”的原则。一方面,各学生社团由具备一定特长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社长,履行“小导师”职责,负责社团的日常训练、排练;另一方面,在让学生担任主角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比如:街舞社的学生骨干成员基础较好,那么社团就以学生为主,辅以教师指导;而机器人创意编程社的学生基础较弱,开发阶段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到实施阶段仍以学生为主体深入推进。
二是实行“选社走社”,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社团活动课程实行“选社走社”制,即每一名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多个社团,错峰参加社团活动,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中得到多重锻炼。此外,在社团具体运作中,我们还强调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自主性。
三是强化活动赋能,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真实成长。学生社团活动有别于学科学习,更强调实践属性,绝不能纸上谈兵。为此,我们重点通过以赛促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体验、培养兴趣、形成技能、提升素养。近五年来,学校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及攀岩、体育、征文、文艺等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7人次、省市级奖项共40余人次。赛前训练和赛中磨炼既提升了社员们的兴趣技能,更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2. 拓展内外资源,保证活动开展的丰富性
针对社团活动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通过深入挖掘校内与社会各方面资源,不断充实社团活动内容,以此凝聚育人合力。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社团校本教程的开发。迄今,已精心开发出《机器人制作与编程》《摄影简明教程》《篮球基本技能与技巧》《攀岩基本教程》等14门特色社团校本教程。这些校本教程既是教师的科研成果,也有力支撑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开拓并用好校外资源,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比如:文学社和靓影社依托附近的铝产业区及生态农业园区,打造了文学和摄影基地;法学社借助西彭镇人民法庭,成立了“灿姐/双姐法律工作室”,构建了“民法与生活”养成课程,使学生通过观摩庭审现场,领悟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3. 探索融合共建,实现社团发展的多样性
我们探索将学生社团建设与特色教研组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教研组+社团”工程,将社团开发与管理业绩作为特色教研组创建与考评的重要指标。这样既搭建和培训了社团开发团队,也促进了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社团活动和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比如:创新社与物化生教研组建设深度结合,创新社的调查报告和发明作品多次获得市区一等奖,其指导教师所制作的“多功能凸透镜组合教具”还荣获了2021年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二等奖。
与此同时,我们将学生社团建设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服务于学校“平和、坚毅、多元、健康”的育人目标。目前,学校已将社团课程整合纳入学校“知行课程”,成为学校“和毅”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校在建设高品质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还将其与学校特色打造相结合,全方位打造学校“体艺”特色,助推学校内涵发展。例如:学校以“人人篮球”社、机器人创意编程社、攀岩社和橄榄球社等为代表的龙头示范社团在高水平艺术和体育训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屡创佳绩,学校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及美誉度。
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然而现实中,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场地、器材、经费支持不足,安全保障不到位等状况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此,学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强化学生社团活动保障,形成了较完善的社团发展保障体系。
其一,建设导师团队,夯实师资力量。学校高度重视社团导师队伍建设。首先,在导师数量上,我们为每个社团至少配备1~2名指导教师。其次,在导师来源上,我们注重统筹校内外师资,指导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这样既可以解决指导教师缺乏的困难,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如机器人创意编程社主要由本校有专长的信息技术教师指导,橄榄球社则聘请了更加专业的校外专职教师指导,以此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后,在导师培养上,我们坚持校内培训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提升的同时,还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到校指导社团活动,旨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为学生社团的健康长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二,推行“四定”,保证活动条件。学校通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包含导师和社员)、定活动内容等“四定”制,保障社团活动落到实处。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将社团活动课程纳入班级课程表,确保了活动时间。此外,学校还为机器人社、创新社等打造了社团专用工作室。每学期初,社团指导教师编写学期活动计划,经学生社团发展中心审定后实施,期末对照检查,保证了活动的计划性和规范性。
其三,坚持“四必”,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是学生社团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学校高度重视社团安全工作,具体包括活动器材安全、活动过程安全、人身安全、活动成果安全等,每次活动坚持“四必”,即必讲安全要求、必行安全督查、必做安全报备、必搞安全评估,确保社团活动中的器材、过程和人身安全。尤其是在成果保护与安全方面,我们坚持做到“重视、专人、确保”,防损、防破坏、防丢失、防盗窃,特别是数据性成果需要防病毒入侵,隨时保存、备份保存。
(编辑 刘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