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题材探讨泥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2022-05-30 05:31林成杰
东方收藏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要:泥塑以黏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方法捏制成形,或为素色,或施以彩绘,造型以人物、动物、器皿居多,兼有其他品类,深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长期影响与浸染,得以久传不绝。笔者长年从事泥塑创作,以传统题材为主,作品多陈列于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故而拟在本文中从宗教题材角度来探讨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泥塑技艺;宗教题材;传承发展

泥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泥塑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为研究我国历代民俗风情提供了十分生动的佐证资料,诠释了广大民众“祈吉求福、辟邪驱恶、长寿富足”的生命价值观念。泥塑用最直观的形式传达最本质的寓意,这种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期待,在宗教题材的泥塑作品当中又表现得更加鲜明和具体,故而笔者将在下文中从宗教题材角度来探讨泥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泥塑艺术发展概述

泥塑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其诞生、发展与中国制陶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考工记》中记载有“抟埴”一词,意为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在含义上与泥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便出现了不少泥塑作品,如浙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等史前文化遗址中都曾出土过陶狗、陶猪、陶羊等,这些作品距今约六七千年,足以证明泥塑历史之悠久,且其自诞生后便从未间断过。而从《史记》中的记载我们可知,泥塑在商代已相当普遍,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品普遍体量较大、形象朴拙,大量用于陪葬。春秋战国时期,泥塑的造型越加丰富和生动,除了各种人物形象之外,还配有牛羊马车等出行工具以及家禽、家畜等模型。到了秦代,便达到了泥塑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足见其技艺之高超。发展至汉代,泥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后世考古学家们就从两汉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泥塑作品,有手工捏造的,也有模具压制的,在题材上几乎涵盖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象,因当时的人们认为死后还能够继续享受在世时的物质生活,故而催生了大量仿照现实的陪葬物品,且动物造型占据较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丧葬习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泥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两汉以后,泥塑艺术的发展主要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道教的萌发、佛教的传入以及各类祭祀活动的兴盛,都直接推动了以泥塑造神佛的需求,使得泥塑艺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与战争题材相关的武士、战马形象,这也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反映出当时人们渴望拥有强大的力量,并祈祷能够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到了唐代,受上层统治者影响,宗教信仰越发昌盛,泥塑造像艺术也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敦煌莫高窟中的人物塑像,其中唐代塑像占据较大比例,是中国彩塑艺术的瑰宝。而民间随处可见的小型人物肖像,造型逼真、神态自若,可见当时已经具有较高的泥塑技术水准。

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升,百姓日常休闲生活丰富,便出现了具有商业街性质的“瓦肆”,而泥塑艺术则发展得更加世俗普遍,不仅宗教题材持续繁荣,在民间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小型泥塑玩具,不少文献古籍中亦有关于泥塑艺术的诗词,甚至还有“泥偶彩塑镶金嵌翠,价值数以千计”等的记载,可见当时的民间泥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明清时期,泥塑艺术作品的大众化趋势越加明显,并且在苏州、天津、北京、无锡、陕西、河北等地区出现且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而大型泥塑艺术则多服务于宗教,尤其是在当时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发展背景下,更是促使泥塑造像百花齐放,运用圆雕、浮雕等多种创作手法,所出作品姿态各异、风格独特。到了近代,民间泥塑出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文化气息浓厚。新中国成立后,泥塑技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产生了诸多富有典型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从泥塑的传承发展史进行分析,不难判断出泥塑是一门生活化的艺术,其取材、用材、制作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时代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与民风民俗相生相伴。按照其功用大致可分为宗教及民俗两类,前者供奉于佛寺道观之中,造型多以神佛塑像为主;后者则广泛流传于民间,大多是以吉祥图样为造型来源,如祈子生育的榴开百子、连生贵子,寓意健康长寿的松鹤延年、五福(蝠)捧寿……几乎涵盖了老百姓所有的美好愿景,其形象便是人们愿望祈祷的象征与表现,这些都值得我们重视。

二、宗教中的泥塑造像

我国的众多民间艺术可以说基本上是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求所创造出来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及精神信仰。泥塑艺术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普及,离不开民众信仰的支撑,蕴含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向往与追求。而宗教造像本身便是民间信仰文化的一种代表,是抽象含义的具象化体现,其材质多样,或是金属、或是玉石、或是木头,但远不及泥塑普遍。

泥塑造像在我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古代神话中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也從侧面反映出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泥土制作塑像。泥土的易取性、易融性、易塑性等特点,都为我国宗教泥塑作品的大量生产与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为当下我们研究古代政治、文化、艺术、民俗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泥塑造像质料易毁,不少寺院、场所供奉的塑像因种种因素被毁坏,这不得不说令人十分遗憾。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泥塑造像的制作绝非易事,其材料除了粘性强、质地细的泥土之外,还需要棉花、稻草、沙石、木材等原料。制作工具则一般是匠人根据个人习惯自制而成,主要用于塑像与压光,其大小尺寸一般由所塑佛像的尺寸及应用的部位来决定。在制作大型塑像时,一般会直接先用石头或者木架进行固定,传统工匠称之为“立骨”,佛像的骨架分为“坐形”和“立形”两种,“坐形”着地面较大,相对稳定,制作也较为容易,但“立形”通常只能依靠双脚着地,故而多借用裙裤、衣带等物象设立多个着地点来保持重心的稳定。然后根据佛像的全高推算身体各部位的高度尺寸,辅以小圆木、横钉等工具塑成人体的支撑骨架,再使用稻草及草绳根据体量部位的需求扎紧成形。随后便是“抓泥”的过程,先抓糙泥,按照先大面、后局部的顺序由上而下抓出大致的形状,注意要尽量将泥摔在胎架上,使其粘结牢固,再用线麻缠绕,糙压砸实;然后是抓中泥,是在糙泥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体细部的刻划,包括五官的凹凸、关节的伸缩、衣袍的翻卷等;最后是抓细泥,用刀修整后压光处理,调顺衣纹、塑出神韵,尤其要注意细节角落的调整与处理。在泥塑上色之前,还有补缝封漆、打磨上胶的程序,对胎体的不平之处进行修补,并打磨光滑,再涂上一层白粉便可上彩。上彩一般根据泥塑对象的性别、年龄、性格等特征来确定颜色。造像一般都是贴金箔,不仅价格比颜料贵,程序也更加复杂,光是刷底便需要刷两三层,还要磨光使其饱满。

由上述可见,从事泥塑造像的匠人除了要掌握娴熟的泥塑制作技巧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绘画、雕塑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设计创作的过程当中,讲求雕工行云流水,神情或肃穆或自在、或坚毅或威武,衣饰则随风扬起,形成强烈的形态对比,凸显气势所在,也体现了一种使雕塑“活”起来的艺术追求。于精神层面,在泥塑造像造型的设计制作中,要紧密结合当下流行的审美趋势,除了包含宗教教义中的义理内涵外,还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符合老百姓的审美取向与精神诉求。

三、时代中的艺术传承

中国传统雕塑的风格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秦汉的简洁粗犷、魏晋的典雅拙朴、隋唐的庄严神圣、宋元的纤巧华丽、明清的奇巧繁缛,可以说中国古典雕塑在演变过程中,受到时代、宗教、绘画及其他艺术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艺术表现,而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其中,宗教题材的泥塑作品数量最多、受众最广、影响最深,笔者认为除了因为泥塑本身的材料易得、技艺娴熟外,还有悠远的农耕文明影响下老百姓对于“土”这一元素的亲切感,在文学经典作品中,常以故土作为家乡的象征,甚至在遠行的时候还会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代表“思乡”,而在泥塑创作中,便有以当地的泥土塑成的造像会“更接地气”的说法。

泥塑艺术是生活的文化,它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功用,但又超越现实而成为审美艺术,这就决定了泥塑虽以艺术的方式表达情感,却始终未曾脱离日常生活,传递着最朴素的生活意义和最原真的文化价值。笔者从事泥塑创作,以传统题材为主,作品多陈列于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笔者认为,民间技艺附着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上,除了技艺的不断提升,更应该有文化价值的附加,笔者努力的方向便是将其与中国古典宗教雕塑结合,以传统宗教文化助力泥塑技艺的传承。在笔者看来,泥塑不仅仅是笔者赖以生存的技能,更是中国民间艺术领域的宝贵财富,承载的也不仅仅是笔者的童年记忆,更是华夏民族的历史印记。如今,泥塑技艺已经在“艺术无国界”的时代中承担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它具有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多样化的欣赏角度,使其更能贴近日常生活。

在当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似古代是一种密不外传的独门技艺,通过科技手段,很多技艺早已被揭秘,而数字雕塑的出现也在不断地压缩着传统工艺的生存空间,再加上传统工艺学习周期长,历来有着“十年磨一剑”之说,大量手工艺人不得不转行另求他路……种种原因都成了传统民间技艺传承人传承技艺时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痛点。

为此,笔者从宗教题材雕塑出发,不断挖掘泥塑艺术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传承,使得传统泥塑技艺能够与时代相结合。同时,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也需时刻谨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文为家、无文为匠”,缺失了文化基石的支撑,技法再高也无法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传世之作,唯有加强学习、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与审美眼界,方为将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旭.传统泥塑艺术与民俗关系之考探[J].大舞台,2013(7):232-233.

[2]林继富.从泥土到艺术——泥塑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17-21.

[3]孙元国.中国泥塑艺术起源与发展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86.

[4]寿利剑.浅析泥塑佛像的传承与发展[J].神州,2018(36):46.

作者简介:

林成杰(1982—),男,福建闽侯人。自幼受到外祖父侯水官栽培,1998年起跟随林祥雨先生学习传统雕塑技艺,而后辗转全国各地与知名雕刻艺术家交流学习,并得台湾工艺大师林正雄和仙游工艺大师吴生敏等指点。2014年成立福建省福源菩提建筑有限公司,2020年3月被授予“闽侯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9年获第十届“争艳杯”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优秀奖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