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芷琪
摘 要:根据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原理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必然主体。不同的主体具有其应然的主体属性。围绕社会分工、主体意识的觉醒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交往活动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作为社会主体,而具有意识形态性、主导性及权威性等社会层面的主体属性;作为个体主体,而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性等个体层面的主体属性;作为交互主体,而具有超越性、前瞻性、开放性等交互关系层面的主体属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地位;主体属性
将主体与主体性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学界广泛且热烈的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主体性涉及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的内外系统,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复杂多元甚至是相互博弈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主体性的观点。其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及主体属性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厘清观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属性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地位、自我观念以及对待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规定性。新时代要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则必须理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地位及其相关的主体属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主体,需要根据其实际的角色和履行的职能来判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境中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则需要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原理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等视角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主客体的关系。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实践基础上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造着学生,使其合乎目标的设定,并在观念上认识、取舍和建构着学生思维状况。依据主客体的确立是各自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于主体的地位,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教育对象的现实思想道德水平与一定社会现实发展规律所需要的被教学活动主体所掌握的思想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开端,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矛盾运动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处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获得主体地位。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传播党的意识形态与思想理论观点,担当着完成“立德树人”与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特定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育以及塑造教育对象。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教育方式,包含着施教和受教这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在施教过程中,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担任了施教的主要实施者,完成发动、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在受教过程中则作为影响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关键者。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整个完整教育活动体系中的主动作用者,居于主体的地位,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主体的属性
马克思变革了传统研究主体性思想的视角,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提出了崭新的主体性观点。马克思认为,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还是现实的具体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者。因而人首先作为社会主体,其主体属性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与规定,并表现出人的类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教育者是受国家委托承担对受教育者(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代表一种责任和使命,是实践和认识主体,这种主体代表着社会主体的性质,因而是一种‘获得性主体。”[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宣传使命及历史社会关系,确定了其主体属性具有“任务”的硬性规定,是具有“客体性”的主体属性。“它的客体性集中表现在在它发挥主体功能时同时被它的教育对象审视,并且受着社会角色身份的制约。”[3]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社会分工最终被把握为一种“角色主体”、具有客体性的社会主体。根據社会历史发展所要求的阶级性、政治性立场及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主体属性具体表现为意识形态性、主导性及权威性。
(一)意识形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意识形态性反映了教师主体因所处的社会关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而表现出来的鲜明的身份属性,其意义在于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具有目的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源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是革命者或军队中的领导干部,通过宣传、组织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发动人民群众投身革命事业。在革命与战争时期,无论开设的是干部培训班、理论宣讲班还是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从事此工作的教师被称为政治教员。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刚成立,虽然中央十分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当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没有明确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一九六四年,国家教育部的临时领导班子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兴无灭资的战士。”[4]一九八四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看法是“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的战士,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二零零五年在“05方案”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5]二零一六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6]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九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将“政治要强”置于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之首。从梳理的历史背景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作为具体的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关系当中的人,因维护国家政权,为培育有用的能够建设与发扬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而产生,具备着应有的意识形态性。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也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实质,并始终围绕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总需求,解决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问题,体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性和应有的政治立场和国家意志。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其社会主体属性中的意识形态性是其社会历史关系的体现以及职业角色的内在规定所赋予的身份属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本质的属性和最具特色的‘亮丽名片。没有这一主体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7]
(二)主导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主导性反映了教师主体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与要求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属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主导性的来源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高度需求。为了教育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观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不断超越社会当前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和内化相应的思想基础知识,并按照社会现代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更前沿、科学和系统的思想理论知识,来指导和促进教育对象向更高层次发展,以适应当前和面对未来的重大问题。但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到达了一个全新的水准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会提出更高且崭新的“要求”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走向全新的更高阶段,逐步推动着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总体提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过程的主体,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与知识的引导,是其主体性的关键表现。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案的设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课堂实验之前,必须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内容实施、实验的方式方法、效果评估以及师生关系等教学活动进行设定及调试。而以上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政党方针政策的熟知、对时代发展的把握、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对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的认识。
三是方向价值的调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其中“举旗定向”,传播党的思想理念,把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与帮助教育对象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三)权威性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实质和唯一来源是对权威的信仰,因此权威性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属性的另一重要方面。而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的权威性则反映了教师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为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矛盾、促使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预期设定而表现出来的主体属性。
“教师参照性权力的形成是社会所赋予教师的职业使命所要求的,教师是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的榜样和楷模,是社会主导思想的传播者,是学生参照的标准。”[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是学习、研究与宣讲马克思主义并引导教育对象自觉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使大学生正确看待与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爱国情怀,完成党和国家所交付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权威性来源于其角色实践的重要职责与政治性内容。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思想品德的养成过程,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育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权威的力量来维持秩序使其各项活动顺利进行。”[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矛盾纠纷的处理者,其权威性来源于对问题的解决。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提出“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1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与教育者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等。而这些问题与矛盾的解决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解决,因为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时间的先在性(年龄大)、知识的先在性(知识丰富)和阅历的先在性(阅历深)。这样,教育者主体占有自己的年龄、知识、阅历的优‘势,而受教育者则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这按照物理学定律,这时,高‘势能就会向低‘势能进行能量传输。”[11]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修养以及人格魅力是其权威性的内在来源。权威使接受者无条件服从,权威除了来源于权力,还来源于权威者的威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有博学的学术修养与高尚的人格品质,能增强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同,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完成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引起学生的尊敬与信服。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主体的属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人,从主体意识觉醒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作为社会主体,其次还作为自身的个体主体,其个体主体属性体现出个体内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一)能动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能动性反映了教师主体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地树立自身的角色意识,从而主动地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任务,自觉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反作用于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属性,它关涉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动与被动状况。
马克思实践哲学把人看作是具有对象性意识的存在物,人自身与现实的感性物质都可以看作是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结果。“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2]马克思在批判机械直观的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对象、感性和现实从主观、主体的角度去理解,认为他们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自然不再是抽象的永恒的外在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实体存在,而是可以被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所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再是对立的,而是能动的关系。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这一观点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被动的,是能动自觉的,自然界不是直接不变地存在的,而是感性地存在。人能够尊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甚至再生产自然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
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主体能够认识清楚并认同自身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身份,自觉地做好教师的职责,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理论、伦理道德及法律等知识且树立终身学习、积极向他人学习的理念;能动地去认识与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现状与发展动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变化预测,计划好教学实施与反馈的进程与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有效地预见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二)创造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创造性反映了教师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物质承担者还作为创造的主体,凸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根据现实的历史发展状况,不断创新与改革,产生出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它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守正与创新的能力。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科研,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个体主体,必须具备强烈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对思想理论的开拓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厚实理论基础还要充实课堂内涵,而且还要时时着眼于各种复杂严峻的社会实际问题与当下热点问题,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最有效表现形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课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形式。
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能够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与规定的目标任务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创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格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生机勃勃的新场面,则是发挥了其作为主体的创造性作用。
(三)发展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发展性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主体能够积极地占有自身全面的本质,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协调劳动关系与社会关系,体现出自我价值与全面自由发展充分实现的属性,它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实现的问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重要目标。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具有全面发展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完整地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其中包含体力与智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及个性的全面发展两部分。马克思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通过劳动发展自身的各项能力与素质,具备了全面发展的能力,进而实现了社会关系与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最终表现为人的发展性。人只有独立自主的发展性,才能够实现人主体意识逐步觉醒,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发展属性得到愈发凸显。其中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与精神、提升主体自身的各项能力、激发自身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的自我意识,实现“全面且自由”的发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职责。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交互主体的属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来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结成了‘交互主体的关系。”[14]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所在的交互主体人际关系活动中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和超越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完成培育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师生交互关系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作为教育教学互动层面的主体,在开放的交流体系中体现自身的超越性、前瞻性、开放性主体属性。
(一)超越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超越性反映了教师主体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超越教育对象及自身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教育对象与自身不断先前发展,最终形成合理的具备超越性的价值引领的属性,它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能保持思想道德素质区间合理关系张力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超越性。教师既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在尊重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的同时又要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超越现实,面向未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教师主体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中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现实为基点,以未来理想为目标,预设现实的个体与现实的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和实际效果,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合力。同时不断推动自我、教育对象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转化,并保持自我与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素质区间中的合理关系。
(二)前瞻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前瞻性反映了教育主体能够准确认识社会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能够保证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及时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效性这一重要属性,它涉及到教师能否保持教育实践关系先进性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超越,则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能力,基于理想目标的前提下,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与问题,做好实施计划与预防方案的准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的前瞻性具体表现为教师主体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关注社会时代发展的变化,引导自身以及受教育者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时间视域,培养自身超前意识、问题意识与危机意识,提高自身超前的工作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始终把握最新的教育信息,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保持教育关系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