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探讨

2022-05-30 10:48:04李柘男朱晔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高校

李柘男 朱晔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持续升高。在高校教学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之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提供坚实基础。但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创新创业的教学理念认知不到位,导致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仍流于形式,实践得不到深入的发展。因此,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独特的自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健康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高校应积极了解社会形势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了解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实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的育人目的。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积极宣传引导带动下,各地高校主动开展并支持的学生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目前多数的创业实践项目与本地经济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没有完全凸显学校自身专业技术优势,与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和需求特点契合度不高,创新实践动力储备不足,竞争持续乏力。且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在主流学科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高校仍依靠选修课、基础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薄弱,加之职业市场环境、发展前景、社会认同感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内心缺乏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学习主观能动性及自我控制意识不足、规划目标迷茫,被动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无论是就业或再就业,都不愿继续去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二)育人模式改革滞后

一是目前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中,总体目标、内容结构和建设定位等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衔接不紧密,特色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二是高校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上,地方高校或省属地方高校专业学科相近,同级院校学科方向与隶属关系的趋同现象明显。整体表现出学科设置较为单一,重教学基础理论研究,轻教育课程体系实践;重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应用力,轻课程实践能力综合开发能力;重技术项目设计研发及实践,轻产品的创新开发推广。存在专业学科建设与当今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前沿脱节、人才培养结构性错位的现象。

(三)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推进及优惠政策。教育部门也在最大程度上敦促高校引进相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为更多的在校生及毕业生创业提供教育、资金上的扶持。然而,在这些举措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学生们似乎并没有太大反应。原因有以下方面:一些地处偏远的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学校整体办学管理模式建设上都落后于大城市。尽管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各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的师生也对此视而不见,没有形成创新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也放弃了创业的激情[1]。

(四)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内容,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行业或专业实践基础,并拥有不断完善示范的能力。但是目前在教师队伍整体打造建设方面还有待提升。教师的日常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科研任务繁重,且“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数量相对较少,这就要求高校要兼顾创新创业发展和教师的精力分配。并且需要教师既要懂得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使创业技术教育教学理念上的创新.而且要探究更加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水平[2]。

二、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探究

(一)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构建创业隐性课程

所谓的隐性大学课程,是指在高校课程设置之外,一种外部隐性学习文化环境和高校文化环境结合的内部隐性教育课程,对普通大学生课外的学习过程能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应注重学校自身办学文化与校园内部教育环境的双向互动,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创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高校应将加强创新的知识驱动和创业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作为未来专业建设、专业队伍建设的研究重点。具体而言,高校可以联合举办各种优秀学生创业成果项目专题展览会,来鼓励、引导优秀学生参与,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每学期参与本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获得学分,并以此作为毕业标准之一。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专题讲座或高校交流会,让学生们在互动中积累经验,从而在更多外界因素综合影响下,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持续培养。

(二)加强创业实践课建设

创新和创业不是纸上谈兵。有了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实践。因此,高校应着重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以为社会发展需求为内在动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支撑的专业综合应用实践课程的建设。将实践性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主体和形式,整合高校自身主要教学支撑平台、部门教学和专业主干学科中的优质教学及实践资源,分配充足的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性综合研究,指导项目的开展,并促进学生参与。

(三)将师资力量作为建设重点

多数高校仍然是传统应用型大学,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深入,近年来才正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批具备熟悉学术前沿研究、教学能力突出、拥有丰富专业实践操作经验的高水平教师。为有效改变目前这一困境,高校更应积极打造区域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类人才培训基地来建设教师队伍,吸纳各类企业的专业突出人才,以高职类院校、其他高校优秀创新型创业专家等作为补充,利用群体的力量,为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提供师资团队保障。

(四)提供创新创业资金保障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科技人才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与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而要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资金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高校应加大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科研及教学经费的综合投入。高校要重点关注所在区域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当地科技教育等产业主管部门合作,设立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或创业培训人才发展的专项支持基金。同时,建议教育部门与当地政府联合,适当增加区域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经费和高层次创新发展人才培养项目的投入。在此基础之上,高校还可根据自身经费情况,按比例增加专项支持基金和地方政府教育经费的配套经费。同时,部分企业也希望通过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与企业经营内容相关的可行性建议或商机。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项目基金,用以支持特定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对最终得到企业认可的优秀项目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投资。而对于前期有创新创业想法但后期没有及时付出实践的学生,也可以设定相应的补充资金给予支持。

(五)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在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上,要注意构建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根据相关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特点,开展包括现场互动讨论、探究、启发式练习等多项教学实验活动,采用现场互动研讨方式,将创新及创业前沿理论学习与实际专业与生产实践环节相结合,充分调动实践理论积极性[3]。在实践中,引入过程评价体系,针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和难点问题,通过分类研究,优化社会活动与实践课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综合教育和实践课程的主导作用,引导高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知和影响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覺悟,改变行为习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基础,以创新、科技创业、艺术文化、职业技能、身心健康五大模块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和专业课程,使高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活动)综合评价,从而有效推进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在创新创业实践的实施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尝试的精神,可以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干事创业之热情。首先,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例如,在建设有关农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能力体系的项目中,可以组织相关学生前往参观大型农业食品经营、药品生产加工的示范企业,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支持的农产品企业,可以邀请项目技术总监、技术骨干、行业技术专家一起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农业技术产业化最新发展技术趋势,拓展学生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视野,培养学生自身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当今农业专业技术发展改革的大方向,看到创新创业的潜在社会价值和广阔前景。其次,定期举办联合讲座,邀请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教师来校,讲授相关领域学科前沿以及创新创业发展的知识,拓宽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及创业服务意识等。最后,开设线上交流平台。邀请国内优秀大学生企业家代表和杰出校友,在线上平台分享成功的创新创业经验,解答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疑问。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做好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洪梅.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0):118-120.

[2]陈艳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9(01):107-110.

[3]史俊冰.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2):178-179.

作者简介:李柘男(1991-),男,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朱晔(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责任编辑马志娟)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高校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5:10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7:52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45:48
浅析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