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雨宏
2021年7月24号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到: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强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基于此,“双减”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背景下,提升学生在校课堂教学质量。初中数学中的德育、美育功能大多是隐形的,贯穿课改理念,挖掘五育元素。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一部分家庭可以从无效的竞争中解放,补习班的落幕,让学生不再周转于各种补课之中,减轻了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经费,孩子课后空余的时间多了,父母的压力小了,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减负并不代表减质量,不能因为减负而减负,双减虽然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但对学生在学校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的要求更高了,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更高了。在做到减掉学生机械、无效的作业的同时,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1]。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笔者选取了几个课堂案例。
一、结合历史文化引入情境
案例一:沪教版六年级上第四章4.1圓的周长
课前小任务1:同学们,下周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查询,或者翻阅历史书本,找到关于圆周率的起源与发展,并把它记录下来。
通过课前准备,学生都想分享自己的成果,上课积极性很高,课堂上通过事先收集好的故事,让学生到讲台上跟大家分享,有的学生做了PPT,通过图片和史料证明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圆周率的起源;有的学生则按历史的时间轴讲述了古今中外圆周率的发展史;有的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伟大故事……在圆周率发展史的讲述中,学生表现十分积极,准备得也很充分,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向每一位学生分享他们收集到的成果,老师在这堂课中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案例二: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关于储蓄存款问题的引入,设计了一个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生:吃饺子、放鞭炮、守岁、收压岁钱……
师:那么压岁钱的由来你们知道吗?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因此,家家都在天亮前点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大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后来大家都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生:哇!原来压岁钱的由来是这样的!真神奇!
生:是啊!原来在数学课上还能听到传说!
在这两个案例中,案例一将历史知识融入数学课堂,让学生了解到古今中外的圆周率成果的由来。案例二以民间历史传说作为引入情境,将历史知识与数学学科相结合,学生在听到故事后,明显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提升起来,学生参与度高了。对老师而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于学生而言,这是一节快乐有趣的数学课,与枯燥的知识点和公式比起来,历史故事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正是一种减负。
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三:储蓄问题
课前小任务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请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查询银行储蓄利率,记录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可以分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下周一课上和大家分享。(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和家长到银行柜台查询)
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完成任务,是一项实践活动,在布置任务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充分重视,讲述清楚任务,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实践效果,一定不能轻视任务,走个过场,要鼓励学生,恰当提醒学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分小组合作,这样为下节课讲解储蓄存款中的几个等量关系做了铺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知识,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会更珍惜,更有意义,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会运用到生活中去。五育融合依托于基础教育,需要从日常教育活动中落实这一点,使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2]。
案例四:沪教版六年级上第四章4.1圆的周长
课前小任务2:
同学们,下周我们将学习圆的周长,请各位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参考书上的方法,回家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并记录数据。然后录一个测量的小视频,只要出现手部操作就可以,需要一边测量,一边解说。(可以请家长帮忙一起完成。)
这节课一共布置了两个课前小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培养其对数学的热情和好奇心。通过课前准备,很多学生都带来了自己的成果。
课堂教学片段:
师:周末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不知道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了,课前老师收到了一些同学的作品,有谁能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各位同学好,接下来我将测量我手中这枚一元硬币的周长,首先我将一根毛线的一头作为起始点,用毛线沿着一元硬币的外沿圈一圈,做好记号,然后将毛线拉直,以直尺的0刻度线作为起点测出毛线的长度,记录下来,就是一元硬币的周长。
师:这位同学真是心灵手巧,实验过程流畅清晰,讲解得也十分清楚,你们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吗?
生:是。
师:那我们接下来继续看他是怎么求直径的呢?
生:接下来我将测量它的直径,先拿出一把直尺摆在桌面上,然后将一元硬币放在直尺上方,再用两块三角尺的直角边分别从左右两边夹住一元硬币,两块三角尺的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元硬币的直径,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以上就是我的实验,谢谢大家。
师:这位同学讲解得非常好,那我们接下来……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他们发现,原来储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圆周率就是从生活中而来,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并且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整理记录,课堂上,通过展示收集好的资料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最后引出当天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的影子,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观察。
三、图形鉴赏,挖掘美育能力
案例五:长方体的元素
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图片,你们熟悉吗?这里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这些都是平面上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
师:这样的形状还是不是平面图形呢?(拿出长方体积木)
生:不是。
师:那它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吗?
生:长方体。
师:很好,它的形状是立体图形。所以说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我们来欣赏一下下面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長方体吗?
生:哇,摩天大楼!长方体建筑。
生:那是水立方,也是长方体建筑哎……
学生在欣赏一张张图片中纷纷找到了其中的长方体,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一张张世界建筑,将美育元素融入数学课堂,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课前精心备课,充分准备好课堂所需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舒适的感官,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案例六: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十一章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课前小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下周的数学课,我们将举行一个小小的艺术展,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一个小任务:(两项任务二选一)
(1)准备一张照片,要求照片中出现轴对称建筑(图形)。
(2)带一个和轴对称相关的物品(模型、玩具等)。
本节课,教师以小小艺术展的形式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寻找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课堂上用不同以往的开场形式,让学生充满期待,准备得也就格外用心。周一的课堂,黑板上整齐地贴满了学生带来的作品,有学生拍下了水平面上的建筑和水中的倒影;有学生拍下了游乐场的摩天轮;有学生拍下了家里的三叶吊扇……讲台上也摆满了学生带来的京剧脸谱、爱心、剪纸“囍”字……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惊讶地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又是这么美丽、这么神奇,数学原来可以这么美!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观看欣赏,不仅让学生在这样不同以往的课堂环境中轻松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3],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美育元素,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4],作为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备课,收集好材料,设计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环节;课上关注学生听课状态,面对学生的课堂反应不断调整上课节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作为老师,要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对待学生亦师亦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进步,时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使五育并举在“双减”政策中得到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基广.“减负不是减质”是关键[J].湖北教育,2021(8):8.
[2]曹健霞.“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学苑教育,2021(25):11-12.
[3]帅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天天爱科学.2019(11):192.
[4]崔彬,耿万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中数学德育案例集锦与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