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农业、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各科技期刊涌现相关研究报道,但对该技术生成的特异性监测曲线表述方式存在分歧。文章对该曲线的表述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英文翻译,借助各类词典、高等教育教科书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术语在线进行探析,结果发现,该曲线在中文科技期刊中主要有两种表述方式,分别为“熔解曲线”“溶解曲线”,且大多数期刊均使用过这两种表述方式,经分析推测“熔解曲线”为规范表述,由于“熔”和“溶”的拼音均为róng,字形相似,词意相近,且作者和编辑对专业术语缺乏关注等,很多期刊将其误写成“溶解曲线”,对此提出相应建议,为规范专业术语表达提供参考。
关键词:监测曲线;熔解曲线;溶解曲线;实时荧光定量PCR;规范表述
中图分类号:Q5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21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农业科技期刊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桂农科2021YT082
近年来,随着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前沿和热点,在医疗、制药、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突破了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科研瓶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由于科技期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傳播途径,所以各科技期刊涌现了大量新的科技术语。规范的专业用词不仅是作者传播自己科研成果和学术见解的重要体现,也是避免概念错误和消除误解的基本保证。目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按学科审定公布了大量规范科技术语,并得到了广泛运用。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但目前规范化的科技术语使用情况不容乐观。2012年以来,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稿件逐年增加,至2021年,有25%左右的稿件属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其中约30%稿件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技术是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定量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医学、农牧、生物相关分子生物学定量研究中[1],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内部热循系统的升降温变化,使DNA(脱氧核糖核酸)双链结构降解成单链,进行复制扩增,仪器中的光学系统采集伴随DNA扩增产生的荧光信号,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转化、数学运算后,得到两条曲线[2],其中一条为扩增曲线,而另外一条曲线目前在中文科技期刊中有两种中文表述方式,分别为“熔解曲线”和“溶解曲线”,但该曲线在国外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中的英文翻译较统一,均为melting curve,该曲线可以反映PCR扩增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DNA双链结构的降解程度[1-2],可以用来判断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因此,文章对这两个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各类词典、高等教育教科书、百度搜索引擎,从英文翻译、基本词义、使用频率出发,依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术语在线搜索平台(https://www.termonline.cn/index)对其进行探析,为规范专业术语的表达提供参考。
分子生物学试验中,为了监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的特异性,通过逐渐增加温度监测每一步的荧光信号从而产生一条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判断产物中是否存在非特异性产物或引物二聚体,如果曲线上仅在目标核酸序列的熔解温度有一特征峰,说明扩增产物特异性好;出现杂峰则说明存在非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差,因此分子生物学论文中常出现该曲线的相关表述,以凸显研究内容的准确性[2]。笔者分别以“熔解曲线”“溶解曲线”为搜索词,对中国知网公布的文献进行全文搜索,并对其中部分文章进行全文下载及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该曲线在各中文科技期刊中的表述方式不一致,甚至同一本期刊里的表述方式也不统一,主要为“熔解曲线”“溶解曲线”,且大多数期刊均使用过这两种表述方式。在这条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在部分期刊也被表述为“高分辨溶解曲线分析技术”。
以《中国农业科学》和《南方农业学报》为例,对这两种农业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中“熔解曲线”“溶解曲线”的使用情况(2012—202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3]农业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的《中国农业科学》中使用“熔解曲线”的文章篇数较多,为136篇,占总篇数的61.8%,但有84篇使用“溶解曲线”;《南方农业学报》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农业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中排名第8,使用“熔解曲线”的文章篇数(26篇)稍多于使用“溶解曲线”的文章篇数(24篇)。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稿件逐渐增多,《南方农业学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熔”和“溶”的拼音均为róng,且字形相似,词意相近,初步推测“溶解曲线”和“熔解曲线”,其中之一应该为错误表述。
(一)熔解
根据《新编汉语词典》[4]和术语在线的《物理学名词》,熔解指固体(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熔点)后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根据《英汉双解词典》[5]及术语在线的《物理学名词》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熔解的英文翻译为fuse或melting,其中fuse为《物理学名词》中熔解的英文翻译,而melting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中熔解的英文翻译。从物质数量来看,熔解没有物质数量限制。从物质转化形态来看,熔解通常是由固态到液态。从温度来看,熔解过程要吸收热量,故需要进行加热,且熔解过程吸收热量的多少只能影响熔解的快慢,而不能影响熔解温度的高低。当固体(晶体)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熔解,该温度称为“熔点(melting point)”。综上所述,熔解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中已被认定为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且其英文翻译与国外SCI收录期刊一致。
(二)溶解
根据《新编汉语词典》[4]和《物理学名词》,溶解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根据《英汉双解词典》[5]《物理学名词》及《化工名词(三)化学工程基础》,溶解的英文翻译为solvation、dissolution或solution。《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中查不到该词及其英文翻译。从物质数量来看,溶解有物质数量限制。从物质转化形态来看,溶解是一种液体对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从温度来看,溶解对温度没有明显限定,因此也就没有“溶点”的说法。溶解可能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由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以极性相反、反向平行的方式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构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6-7]。当DNA分子的双链结构随温度升高而降解成单链,DNA双链结构降解一半的温度定义为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6-7]、熔点(melting temperature/point)[7]、变性温度(denaturation temperature)[6-7],具有明显的温度限定,且DNA双链结构解链过程并不是两种物质以上混合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没有物质数量的限定。因此,从这个角度推测“溶解曲线”表述不够准确。而且DNA的双链结构随温度升高而降解成单链,破坏的只是氢键,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不是化学键,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推测“熔解曲线”表述更为准确。
近年生物学、医学等高等教育教科书对相关知识点的表述比较统一,即DNA的双链结构是两条核苷酸链由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而成,当DNA溶液被加热后,氢键会发生断裂,导致两条核苷酸链逐渐彼此分离,该过程定义为熔解(melting)或变性(denaturation)[6-7]。且部分高等教育教科书[7]明确指出,“260nm紫外吸收值的增加与解链程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当缓慢加热DNA溶液,并在不同温度测定其A260值,可得到‘S形DNA熔解曲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也明确指出,“熔解(melting)是指核酸溶液在温度升高时,因其配对碱基的氢键受到破坏,双链DNA分子或RNA分子变性为单链”。综上所述,推测“熔解曲线”为规范表述,但相关文稿中常把“熔”误写成“溶”。
(一)词义理解错误
日常生活中更多人习惯上认为,加热至一定温度(熔点)时,固体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被称为熔化,如金属熔化,较少表述成金属熔解,即“熔解”一词的使用较少。
“熔”和“溶”的拼音均為róng,二者字形相似,意思相近,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溶解”,如糖溶解(或溶化)于水。
很多作者误认为DNA就像糖溶解于水中一样,因此撰写文章时不假思索地错误表述为“溶解曲线”,并没有真正了解DNA熔解的含义,也没有认真查阅求证。
而且用百度引擎进行搜索时,能搜索到“熔解曲线”和“溶解曲线”两种表述方式,且公布的意思基本一致,进一步误导了作者。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作者投稿时文中使用“溶解曲线”,当批注“溶”为错别字,并要求作者认真核实时,作者返回修改稿件中均将“溶”改为“熔”,且未提出任何异议,表明作者投稿时并不知道“溶解曲线”为不规范表述。
此外,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中部分编辑无相关专业背景,无法从专业的角度理解该词汇的准确含义。
综上,导致“熔解曲线”误写成“溶解曲线”。
(二)作者和编辑态度不认真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第二版)明确指出“熔解”为正确表述,但已刊发的文稿仍频频出现“熔解曲线”误写成“溶解曲线”的现象,间接说明很多作者和编辑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名词缺乏关注或视而不见,缺乏严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首先,作者作为专业研究人员,准确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且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是开展科研工作最基本的素养,错别字满天飞的文章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其研究内容的准确性也会被质疑。
其次,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研文稿的主要把关者,不仅要对稿件中的标点符号和文字表述进行校正和润色,还应承担规范化使用科技术语的职责。但很多编辑在编校稿件时对分子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并不了解,经常错误地认为作者对专业名词的理解更透彻,会正确使用专业术语,且以作者文责自负为由推脱责任。对这两个词的使用应引起各大期刊的高度重视,确保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对有效传播科技成果至关重要。
导致出现科技术语不规范现象的原因很多,既有外界环境影响,也有作者和编辑自身的问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审定的科技术语是经过仔细斟酌和审核的,准确性极高,作者和编辑不应该随意更改。因此,作者和编辑是造成科技术语不规范使用的主要原因,间接说明编辑和作者对科技术语的掌握不全面。作者平时更专注试验研究,对科技术语规范和论文写作技巧缺乏关注,且思想上依赖编辑,认为编辑更专业,会做好后续论文编校工作,对编辑的修改没有认真琢磨,一味认同。
这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稿件中的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校正,还应承担语言文字特别是科技术语规范化表达的职责。
针对目前学科交叉发展日益凸显的形势,编辑部应确保编辑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背景,这是胜任相关审稿和编校工作的基本保障。
编辑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及时了解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前沿和热点,力求掌握科技名词的正确含义,并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使用,遇到专业术语问题时及时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术语在线搜索平台进行查询。
编辑和作者都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编辑有义务提醒作者规范使用科技术语,对把握不准的用词要及时求证,严格把好编校质量关,对学术问题,要溯本求源,寻求规范化表述方式,不能无知妄改或视而不见。
同时,国家也应加大科技名词使用的管理力度,以确保我国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同时不断提高编辑、作者和读者对科技术语规范化表述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术成果的有效交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崔宏恩,张超,姚绍卫.一种基于熔解曲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校准方法[J].中国测试,2018,44(S1):22-28.
[2] 纪冬,辛绍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发展和数据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4(4):541.
[3] 陈建龙,张俊娥,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220.
[4] 李廷安.新编汉语词典[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8:975.
[5] 周全珍.英汉双解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797-798.
[6] 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等.现代分子生物学[M].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9-31.
[7] 郭蔼光.基础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0-31.
作者简介 陈燕,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文稿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