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30 22:02:14沙亚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沙亚娟

健康的心理是中职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中职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先决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政策的梳理分析,找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上有压力缺动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缺少成就感,往往会成为教师和家长眼里的“麻烦”,得到的更多是批评和无视。他们在选择中职专业时也缺少指导,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有的是随机选报,有的是为了跟初中同学在一起。这种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導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成绩不理想,并产生学习上的焦虑情绪。当这种焦虑情绪被不断强化之后,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在学习上力不从心,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即便想改变自己的状况,往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人际交往上有需求缺勇气

中职学生正处于爱闹爱玩的年纪,面临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从心里希望能得到同学的认可。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他们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部分中职学生与同学朋友相处缺乏正确的准则,在一些事情上容易走极端。长此以往,他们会被周围的同学有意无意地孤立,也就无法与同学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转而到网络上寻找感情寄托。二是存在交际圈子狭窄的问题。有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个人知识面窄等,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缺乏勇气,上课时坐在教室的角落,下课后独来独往,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甚至形成社交障碍。

(三)自我意识上有追求缺引导

中职学生处于由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常常陷于迷茫状态。一是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缺少清晰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内心涌动着无数的希望,但是在自我认知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些希望往往会被他们亲手毁掉。二是缺乏正确的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能力。他们自尊心强,不喜欢受人支配,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但又不愿接受“家长式”的管教。在表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他们难以选择正确的途径,而是通过搞怪、与教师对立等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此博得同学的关注。当教师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时,他们却由于能力不足、紧张不安等原因而出现不愿表现、不敢表现的情况。

二、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会是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这些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效。

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出手布局: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为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作为重要试点内容,要求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这些都为我们开展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提供了支撑。但各学校软硬件条件不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重视不足、措施不多、实效性不强,亟需改善。

三、提升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建议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形阶段,只要有正确得当的引导,他们一般情况下就会快速地改变自己,给我们带来惊喜。所以,学校和教师应从不同层面采取措施,引导中职学生全面提升心理素质。

(一)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树立自信

中职学生不敢、不愿表现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自信。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开展锻炼学生适应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课堂活动,使他们逐步提升自己当众发言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协调班级事务的能力等。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我没有直接任命班干部,而是公布班干部职位后,让学生先自己报名。我会私底下去动员、鼓励班里那些性格孤僻、不喜欢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参加竞选。大部分学生觉得我信任他们,都会积极报名参加。一旦他们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二)以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唤起学生自强不息的决心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几乎没有规划。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在讲好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个人规划,给他们描绘职业发展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前景。比如,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我会让学生观看纪录片《“职”向》及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视频资料,用同为中职学生的学长们的成功经历去唤起他们自强不息的决心。

(三)与学生真诚交流,用关心唤起他们正视自我的信心

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的心。教师要研究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真实的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我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周记与我进行交流,我会认真阅读他们所写的内容,认真写评语,并且绝不外传。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在他们提交的周记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受到的委屈、面临的困惑等。除了通过评语进行心理辅导,我还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帮他们解决难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消除参加集体活动的紧张情绪

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认准的事很难被改变。这时候,教师就要正确、合理地利用从众心理,用集体的力量去改变他们。从众心理就是某个生命个体愿意追随众人的表现。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群体,他们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群体的力量,多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个体对班级产生认同,以班级群体为参照物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被影响、被同化,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我在班级里通过组建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等,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让他们变得开朗、积极、主动。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