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途径

2022-05-30 21:13吴灵犀
家长·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豆浆笔者意识

吴灵犀

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好奇心异于成年人,对周边的许多新鲜东西感兴趣。在种植坊主题区活动中将环保教育融入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幼儿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索和发现,感知生命的多样性,萌发环保意识。教师通过创设环境、一日活动、混龄活动,兴趣激发、丰富认知、生活经验迁移等环节,在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入环保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萌发环保意识。种植坊可以成为幼儿环境教育的可靠资源,以达到拓展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认知、涵养幼儿环保意识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需要。基于此,我园开辟了种植坊,为幼儿提供了相对开阔的活动场地。在种植坊里,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索和发现,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培养环保意识。

一、问题分析

幼儿环保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不注意环保形象的树立,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许多家长总以为孩子尚小,环保教育还早,于是,在孩子面前不注意环保形象,尤其在一些环保细节上,比如,不注意家中的垃圾分类、清洁卫生、衣服被子整理、果皮纸屑清理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幼儿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从而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学习。所以家长在幼儿心目中就应该是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家长要用行动帮助幼儿在大脑中建立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意识和概念。

(二)幼儿园环保教育,多理论,少实践

幼儿时期,对概念和事物,主要依靠直接的感觉和知觉和亲身经历体验、建立。而当前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局限性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局限性和知识讲授的陈旧性上,教师、教室是永恒的两大要素,这显然与幼儿认知教育的发展方向相违背。因此,,幼儿园环保教育“内容旧尚空谈”的教育形式要改变,精心构建能激发幼儿环保兴趣的“牛鼻子”,拆除空虚说教的藩篱,用体验式、沉浸式、开放式的环保行为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教师要积极认真探索幼儿环保教育新途径、新模式、新思路,努力提高幼儿环保教育的成效,以丰富自身环保意识实践。

(三)环保教育单打独斗,未能形成整体效应

当今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形式,常见的是以某个专题或单项进行,有时形势需要,可用“突击月”的形式进行,导致环保教育形单影只,和其他领域教育联系不密切,环保教育中没有其他领域教育的身影,只是自导自演、孤芳自赏,其教育效果必然事倍功半。可能某一时间内,幼儿环保意识会有意想不到的增强,但这种单打独斗的教学方式,效果可能差强人意,没有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环保教育需要和其他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如环保教育和幼儿一日活动的渗透、和游戏的渗透、和手工活动的渗透等,以达到最佳效应。

(四)环保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幼儿接受效果差

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其思维同时也在向前发展。如果教育方法恰当,还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儿环保教育方法的丰富多彩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幼儿环保教育方面,无形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即重视教室教学,轻视室外体验;重视幼儿教育,轻视家庭教育;重视幼儿园教育,轻视园外实境锻炼;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等。这种单一、固化的教育方法,不能让幼儿环保意识“知行合一”,也极大地束缚了他们环保意识的建立。

二、途径研究

(一)巧设自然环境,激发环保意识

幼儿园应该是每一个幼儿的乐园,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为他们创设一个充满儿童趣味、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环境。幼儿与大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他们对一切源自大自然的东西所表现出来的兴趣都非常浓烈。创设一个良好的行之有效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真实体验,更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养成环保意识,并且使他们参与环境保护。

我园地理位置有天然的优越性,周边的环保教育資源比较丰富,从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宝贵的教育素材。在仔细研究我园环境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园内一角为幼儿规划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种植“生态区”,让他们亲自参与种植、饲养、观察、体验。透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笔者还有意识地利用有限的户外活动时间、用餐后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在小农场和一些常见的瓜果蔬菜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以拉近他们和大自然的距离。

随手乱扔东西是许多幼儿的不良习惯,和家长沟通时,许多家长也不以为然。在种植坊活动时,经常有幼儿会在不经意间把一张餐巾纸随手扔在种植区的地上,见到这种情况,笔者都会捡起来,并且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笔者会让幼儿一人一张纸随便扔在种植坊的各个角落,然后让他们观察整个种植坊的环境,说说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们把刚刚扔掉的纸一一捡起来,再和他们一起重新观察种植坊的环境,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看法。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渐渐地,这种随手乱扔东西的坏习惯就会绝迹。即使偶尔有幼儿扔了东西,其他幼儿只要看到地上的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如果看到有幼儿随手乱扔东西,别的幼儿还会上前很认真地告诉那名幼儿,请他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渐渐地,班上幼儿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减少了很多。

营造这样一个温馨而又干净的环境,能让幼儿在与环境的良性交往中,培养不乱扔垃圾的优秀品质。

(二)利用主题区活动,渗透环保意识

注重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养成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将环保意识与生活习惯养成结合在一起,是幼儿环保意识养成的有效途径之一。

要将环保意识印刻在幼儿的大脑里,可以利用种植坊,对幼儿进行相关理念的灌输。在日常种植坊活动中,有目的地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抓住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环保教育。比如,把种植坊分为“农家乐”“花果香”“菜篮子”“木工坊” 等几个主题区域,在进入每个主题区醒目的地方,都用卡通画的形式标注注意的几个环节。通过这些卡通画,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在尽情享受种植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环境保护。比如,在“农家乐”主题区学做“鲜美的豆浆”时,笔者先让幼儿观看制作豆浆的视频,然后让他们观察制作豆浆的完整过程,最后根据通过各种尝试,终于制作出鲜美的豆浆。在品尝豆浆时,有的幼儿嫌豆浆味涩,偷偷地倒掉;有的一次性倒多了,喝不完,想倒给别的幼儿,结果撒得到处都是豆浆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严肃并且耐心地告诉幼儿,人们喝的豆浆,是用大豆制作的,而大豆是农民伯伯在土地中辛勤劳动,一滴汗、一铁锄种植出来的,大家要细细地品,慢慢地喝,一点点都不要浪费。笔者教了他们怎样让豆浆变得好喝以及怎样处理喝不完的豆浆等小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幼儿再也没有人嫌弃豆浆难喝和出现乱洒乱倒的现象。在“菜篮子”主题区里,笔者做了一个“水娃在流泪”的标语牌,把它贴在水龙头的上方,让幼儿一打开水龙头就看到标语,在视觉的冲击下,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这个举措,也隐形地引导那些不懂节约用水的幼儿改正了自己的行为。正是由于让幼儿参与这些活动,不知不觉中,节约用水的理念悄悄地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大手拉小手”,传导环保意识

有意识地将大班和小班的幼儿混编在一起,在进行种植坊进行游戏活动。这种混龄的以“大带小”的形式,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新鲜刺激的活动,年龄大的幼儿在帮助他人获得快乐的同时,其自身的实践能力、知识经验能从活动中得到增长,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我园都会开展种植活动。当天,大班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向日葵种子,带着我班幼儿来到了种植坊里。一到地里,大班幼儿就带着我班幼儿开始动手挖坑、植树、浇水,幼儿都极为认真和开心。种好后,每过一段时间,大班幼儿就会约我班幼儿一起观察,看看向日葵又长高了多少。到了六月底,向日葵终于开出美丽的花,幼儿望着自己亲手种出的向日葵,一个个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大班幼儿又带着我班幼儿观看与地球环境有关的图片与视频,了解与地球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知识。一张张图片、一帧帧视频,强烈冲击着幼儿幼小的心灵。渐渐地,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一个地球,每一个人是地球的真正主人,我们都应为保护地球而出一份力,明白了美丽整洁的环境需要大家的爱护。

(四)体验与参与,生成环保意识

皮亚杰认为:现代儿童语言认知表达能力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对认知系统结构的改进和转换实现的。即幼儿建立正确理解一切客观事物的基础后,再在其头脑中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认知系统和心理结构,构成全新的自我认识。由此可见,幼儿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活动中有意识的经验积累。

种植坊主题区“菜篮子”里,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种植了无公害绿色蔬菜。笔者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排队参观,让他们一一正确地说出蔬菜的名字。参观完“菜篮子”种植坊,笔者要求全班幼儿每人回家自己种植一盆绿色蔬菜,叮嘱他们一定要仔细地观察一下蔬菜的形状以及发芽、生长的过程,探究它的生长规律和特有的秘密。家长也积极参与了进来,帮助孩子做了蔬菜的早期生长记录。等幼儿的蔬菜已经长大成熟了,幼儿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第一棵蔬菜,是什么样的喜悦心情以及什么样的表情也被家长记录了下来。经过亲自种植蔬菜—观察蔬菜生长过程—吃蔬菜,幼儿一直都在积极自主地参与,热心的家长也积极地配合他们。活动中,幼儿经常都会有重大的“发现”:原来蔬菜这些野生的植物和人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喝清洁的水、吸取足够的养料,只有这样才能延长生命。

看似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的种植、澆水、记录等环节,都成了丰富幼儿认知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机会,让它们变成丰富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正是这些有趣的操作、各种感知经验,丰富了幼儿的认知,并使他们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宝贵的环保意识。

(五)结合兴趣活动,引导环保意识

幼儿对生命的认识受其经验的局限,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激发他们环保的意识。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一多种植物的生长发展史和形态及其特点,引导全班幼儿自由自主地深入了解和关心这些野生植物的自然生命。

事实上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和兴趣,就是希望通过种植活动,引导他们对环境建立最初步的了解和保护的意识,不能满足于建立在空洞知识层面上的环境教育,而是通过帮助幼儿把这种强烈的学习活动兴趣逐渐升华起来,成为对环境相关实际问题的探究行动。

笔者曾围绕每次活动的主题,组织展开“不乱扔垃圾”“ 少用塑料袋”等系列宣传活动。不少参与种植坊活动的幼儿家长向笔者反映,种植坊这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后,自己看到孩子现在每天上街,见到乱丢乱扔的人,会主动提醒一下,轻轻地告诉小朋友和他的家人,不要乱扔垃圾;回家后,孩子还会劝告自己的爸爸和爷爷,不要在家里吸烟;孩子回家后,提醒爸爸妈妈注意垃圾分类等。

教师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幼儿对有关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和兴趣,要努力使幼儿保护环境的萌芽生发出来,这样幼儿便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调节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幼儿了解到环境保护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后,便能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围绕日常生活,自觉地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其中。

三、结语

幼儿园巧妙地利用种植坊主题区资源,不仅为幼儿环保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也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单纯的教室里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些丰富的经验不断鼓励幼儿,将环保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环保当作一件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左毓红)

猜你喜欢
豆浆笔者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豆浆侠(9)
喝豆浆能不能补充雌激素
豆浆侠(4)
豆浆侠(2)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