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 10:48陈佩芳
家长·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创设科学

陈佩芳

随着新课标不断落实与发展,问题化教学法被不断地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中,一方面提高了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将立足于我国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的应用现狀,剖析在初中科学课堂中运用问题化教学的现实意义,探讨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新的运用方式与策略。

近年来,问题化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引入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科学教学课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教学难度,问题化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得以丰富,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实践表明,问题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初中生更好地参与科学学习。且通过问题化教学引导学生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起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敢于质疑、大胆提问。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问题化教学的要求,希望通过问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所谓问题化教学,是指教师精心地为学生设计的,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所设计的合理合情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设定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初中生从小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且问题化教学法能够帮助初中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新课改要求教师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初中生进行授课。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本教材,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同时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设定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学习中,尤其是在比较抽象的科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具象化。这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科学知识所蕴涵的理论基础。初中科学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是一门具有丰富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将问题与实际进行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教材知识点与日常实践融会贯通,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兴趣,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对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助于从小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化教学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对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且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综上,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中拥有很多优势,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中使用问题化教学方式具有其现实意义。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进行观察,进而将知识点通过实际生活转化到课本的知识探究过程中,这样能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教学。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可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但是教师让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现象,往往能对学生起到的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这样学生通过实际性的内容来学习课本中的知识点,就能够更清楚课本中所讲述的内容。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相应内容,而缺少了“追根溯源”的讲解,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点是现成的,许多学生可能也不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来由,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无法提高。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充分地进行问题的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探究后,再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从而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进一步融入课堂环境中。科学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总结汇合成的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时,要秉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理念,让科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将问题化教学方式融入学生的日常实践。教师通过这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科学学科的具体学习过渡到知识的抽象学习上,以此培养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思考日常现象的思维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水的状态”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水的三种不同状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饮用水和固态的雪三者之间的关系与联系。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一开始就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的教学中心内容,可以提问到“你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水,但是你真的了解水吗,如果你了解水,你知道水是千变万化的吗?”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个关于自然界云、露、雨、雾、冰、霜、雪的天气变化的视频,通过这样的一则视频导入教师的教学目标:水的三态变化。一方面,教师一开始就以问题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拉入一个寻求答案的状态,然后再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参与程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学习和探索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播放各种天气变化的视频,也能帮助学生回忆起日常所经历的生活实践,让他们陷入思考:水是以怎样千变万化的姿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师在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之后,可以为学生创设水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所呈现的姿态,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的创设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在夏天,太阳很大的时候,如果把一盆水洒在地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每个夏天都会亲身经历的,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回应,学生会回答道“洒在地上,不出半个小时,水就没有啦。”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化与日常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提问,“那么,同一种情况,在冬天很冷的时候,如果把一盆水倒在地方,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此时,学生会回答道“如果天气特别冷,不出半小时水可能会结冰。”当学生完成回忆后,已经陷入思考和比较状态,教师则可以顺利地抛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水产生了这样两种不同的变化呢?”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关联紧密,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该充分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多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获得认知的提升。学生也只有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和掌握科学知识,才能促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通过活动体验和观察进行问题创设

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践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这样的方式主要是教师创设问题,再由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或者实验,让初中生从对活动内容的观察和活动体验中进行问题的创设,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地为初中生创造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观察和活动体验进行问题创设,让初中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例如,教师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初中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让学生认识到所有事物都具有惯性,让他们能够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并了解物体的阻力。这样的一堂课,教师很难完全用语言陈述的方式让学生去认识到物体的惯性和物体造成的阻力,对初中生来说太过抽象,以至于学生不能理解物体的惯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通过为学生展开实验教学的方式,并在学生进行活动观察、并获得活动体验,在此过程中进行问题创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事物以及得到实验结论。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日常玩具,如小车、毛巾、丝巾、木板等,并带到课堂上。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自行备用的实验小车,让小车从同一高度、同一斜面的平台,从静止开始向下滑行,并用卡尺和秒表分别记录小车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化的教学方式提问学生:“通过刚刚实验不难发现小车通过惯性,仍然继续滑行了一段距离,并且各位同学收集了实验数据。那么如果将小车滑行的平面换成所带来的丝巾、毛巾和木板,那么小车滑行的距离和滑行的速度会怎样变化呢?你们可以将自己假设的实验数据填写在预设滑行速度、预设滑行距离,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填写实验数的实际滑行速度和实际滑行距离(如表1)。”学生通过在小车滑行平面更换丝巾、毛巾、木板的方式改变小车滑行的阻力,并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下填写自己的预想数据和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实际数据的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观察体验和活动体验。这样的問题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师创设的教学问题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假设、实验观察、获得实验数据,并进行问题假设与实验数据的对比,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印象。

表1 探究“不同接触面对物体滑行的影响”数据记录表

[物体接触面 预设滑行速度 预设滑行距离 实际滑行速度 实际滑行距离 丝巾 毛巾 木板 ]

(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科学是一门日常生活的学科,其理论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由此,该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也决定了教师的日常授课模式应该以日常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并以教师的问题启发为主。但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提出问题,否则会影响初中学生的思考主动性,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但从目前的科学教学现状来看,成绩优异的学生缺乏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出于害怕被嘲笑的心理,不敢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将学生更好地带入课堂的问题情境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针对某些学生无法融入课堂的现象,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如果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无法融入问题情景中,不敢提问,那么教师只有将问题的情景设置好,这样学生才可能会主动地提问。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课程的现状,为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景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声音的世界,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提出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实验用的拨浪鼓、薄纸片、橡皮筋、纸杯、棉线等物体,将学生同桌两人分为一组,分别让他们用纸杯和棉线做“电话”,然后让同桌两人离得稍远一些,尝试纸杯电话的通话效果。学生会感到疑惑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纸杯电话也能打通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第二组实验,也是同桌两人一组,让其中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到紧绷状态,由另外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并观察会得到什么样的现象。学生通过反复实验会发现,橡皮筋在来回震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在停止震动的时候声音就停止了。此时,学生会在实验观察中充满疑惑,并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结语

综上来看,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使用具有其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参与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问题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问题化教学。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在学生的活动实践和观察进行问题创设,并注意时刻关注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提问积极性等方式,促进问题化教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发展。除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化教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地探索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问题化教学的新方式,以更好地将教学实际与问题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创设科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