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2022-05-30 14:34李冬梅滕明翰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冬梅 滕明翰

[摘  要]“两个结合”视角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文化与“大同”思想。面对当今国际社会的种种治理危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迫切需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战略决策,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打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匹配的全新话语体系,最终实现对现存国际秩序积极地扬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0-0035-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强调“两个结合”,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这为我们从“两个结合”视角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中坚持“两个结合”。

一、“两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意义

新时代,在“两个结合”视角下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重构国际话语体系、推动国际秩序转型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旨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在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點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5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并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突发奇想,也不是无凭无据的纸上谈兵,归根到底是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立在探索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解决全球危机与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对于完善和丰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解决时代难题的重要方法。中华民族曾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534。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同中国传统天下和合观念与“大同”思想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不能离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根本要义,也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当代对天下和合观念与“大同”思想的发扬。以“两个结合”为视角,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要旨,对促进以天下和合观念与“大同”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转型

“两个结合”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国际话语基础,营造更好的国际话语环境。在理论上推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以天下和合观念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打破西方话语体系的垄断,建构更为科学的国际话语体系也具有深远意义。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资本主义秩序主导着国际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与世界交往的发展,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虚假的共同体。在西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下,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从美国入侵伊拉克,利比亚内战,俄乌冲突,现有国际秩序的失灵愈发频繁。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激化现有国际秩序的固有矛盾。面对这一现状,只有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才能推动国际秩序转型重构。以亨廷顿为代表的美国学者虽然认识到全球政治的多极化,但他们狭隘地将世界割裂为不同文明,并认为“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4]6。只有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可以超越文明的冲突,实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从而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

二、“两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基础

“两个结合”视角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客观的实践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和合观念的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5]301。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化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每一个国家都是存在于一定国际社会关系中的。面对国际社会普遍的治理难题,只有准确把握国与国之间的客观联系,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破解困境,攻克难题。“扬弃”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正是在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黑格尔主观辩证法,以及国民经济学扬弃的基础上,才有了新的理论。“扬弃”一词,作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话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6]98。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正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种积极的扬弃。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结果,也是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重要前提。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治理危机,只有对其进行积极的扬弃,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奠定基础。

马克思运用历史的思维,描述了“共同体”这一范畴。在历史的眼光下,“共同体”这一范畴依次经历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其表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7]536,即虚假的共同体形式,这种虚假的共同体,往往是建立在由分工决定的现实关系基础上的。无论是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还是两党制、民主政体的形式,这种虚假的共同体的实质都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一切阶级的虚幻的形式。统治阶级常常会将自己的个别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说成是“普世价值”,但事实上,这种普遍的利益和“普世价值”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异己的,这种虚假的共同体,本质上是对共同体的异化。近现代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这种“虚假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大多数国家,还包括诸如国际联盟、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马克思批判了先前的各种“虚假的共同体”,指出之前各个人联合产生的虚假的共同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异己的,这种共同体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所以对被统治阶级而言,也同样是新的枷锁。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描述了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设想了一个使“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7]571的共同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联合体是对过去阶级社会的虚假的共同体的一种积极地扬弃,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53的联合体。最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这种“真正的共同体”表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自由民主日益被垄断资本所绑架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共赢共享,既创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又发扬了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思想摆脱了少数利益集团的操控,为全世界人类所共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并不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教条化的产物,而是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根基。

首先是天下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近代,有不少学者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归结于天下观,如萧迹园认为天下观是中国没产生近代国家观念的重要阻碍因素,梁寿铭也曾认为“天下”大而无当。但这些都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天下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它的本质。钱穆曾在《国史大纲》中将天下观的核心理念总结为“以人类全体之福利为对象,以天下太平为向往之境界”[9]119。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的制约,交往关系往往会局限于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普遍交往开始建立,地域性的天下观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天下观顺理成章。因此,世界历史性的天下观是对地域性天下观的一种扬弃,而且在此过程中,不仅扬弃了封建社会“天朝上国”观念,也扬弃了包括西方中心主义在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扬弃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价值观念。家国天下观念是天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渊源之一。所谓家国天下,并非指家天下,而应当被理解为天下一家。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秩序不同,家国天下观念是一种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在地域性历史中,这种价值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家园,因此是一家人。而随着世界性话语的建构,这种价值观念得到了创新发展,即世界各国虽然有着种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是各国的人民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也理应是一家人。因此,面对人类共同遭遇的危机,需要坚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相互尊重和理解,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是“和”文化。儒家学派强调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实生物,“既使不同力量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又保护了各自利益,从而趋向和谐”[1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将这种和而不同的观念、原则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范畴相结合,实现对过往一切“虚假的共同体”的超越。和而不同的观念最早是在《论语》中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241,儒家所追求的“和”,并不是将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其他人、其他国家,而是一种对和谐的终极追求,是建立在对差异与多样性尊重基础上的和谐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国际关系亦是如此。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只有在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基础上,彼此尊重,将心比心,才能营造一个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

最后是“大同”思想。“大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相契合,主要包含“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天下为公”是儒家所描述的未来理想社会,即在大道实行之时,天下为天下人所公有,这与马克思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讲信修睦,就是重视诚信待人,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12],与“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7]185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适应。“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指在“大同”的理想社会中,劳动者只是不希望自己身上的力气无处施展,并不是一定为了自己谋利,这不仅是对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原则的积极扬弃,也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重要特征。

三、“两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路径探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保障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世界普遍交往基础之上,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一次伟大尝试。不同于以往那些虚假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始终服务于广大无产阶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兼顾个人、集体与整体利益,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的共同体,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个别的特殊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以及特殊利益之间的对立,结果就使这些虚假的共同体沦为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一些国家支配另一些国家的工具,脱离了世界人民,导致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发展难以维系。

全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以往共同体的扬弃,它站在全世界人民的立场上,是革命的、人民的,因此也是进步的。“两个结合”视角下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否则,就会失去进步性和革命性。在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要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保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活力,就必须时时刻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需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马克思所提倡的“真正的共同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从两者中汲取营养,力求弘扬和实现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天下和合观念与“大同”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向着自由人的联合体更进一步,就必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其中的精华,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天下和合观念与“大同”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淀丰富的理论基础。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建构一个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也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须吸收借鉴传统“和”文化中求同存异等价值观,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关注共同体的建构,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天下和合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虽然在当代才提出,但其实践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探索。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已经颇具成效,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相辅相成。吸取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的历史经验,为国际治理体系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对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立足于“两个大局”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世界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秩序下的国际治理体系,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是异己的。人民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但是资本主义的国际秩序总是带来战争而非和平、动荡而非安全、贫穷而非富裕、对立而非包容、污染而非美丽。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只有对现有的国际秩序进行积极地扬弃,推动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条件。面对种种危机,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治理体系重构,不仅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国内外具体实际相结合,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共铸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战略决策,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途径。加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实践化。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加强民主化决策,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解决当下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13],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一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要加强战略思维,提高科学决策意识,在战略思维层面作出决策。此外,决策还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高访外宣,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全球信息流通对等化。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不同国家,要强化国与国之间的互信,还需要在实现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寻求共性,重视个性,作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

其次,要打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匹配的全新话语体系。在科学的战略决策的基础上,还要正确认识全球治理危机。当今国际社会的种种危机,是旧的国际秩序的必然结果,这些国际秩序在维护某些特别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论证这些秩序合理性的理论,最终形成一套服务于资本主义国际秩序的话语体系。与这些话语体系所强调的文明冲突、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建构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旧的国际秩序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也无法推动国际秩序的革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对资本主义国际话语体系进行积极地扬弃,打造强调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话语体系,为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奠定话语基础。要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好,努力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以及国际舆论引导力,向国际社会阐释好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与国际治理观。在互联网时代,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就要积极打造全球性多语种新闻网站,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讲好世界故事。传播人类文明共同体思想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解决国际治理难题的过程中,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引领新时代潮流与世界人民前进方向。

最后,要实现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扬弃,取其精华。近年来各种危机的爆发,其本质上是现存国际秩序自身弊病的必然结果。打造新的话语体系并不是目的,摒弃现存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中的这些弊病才是目標,要根据具体需要打造形式多样的共同体,如人文区域共同体,海洋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气候共同体、人类身心健康共同体等。坚持多边主义而非单边主义、对话协商而非霸权主义、和平发展而非穷兵黩武、共享进步而非垄断的发展逻辑。积极完善“一带一路”平台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合组织等载体,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交流合作,完善国际贸易规则,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防止和控制地区冲突扩大化,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程惠哲.中华和文化的当代应用[J].人民论坛,2015(19):24-27.

[11]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12]人之所助者,信也——释“以诚待人、讲信修睦”[J].月读,2016(2):14-19.

[1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07-28(1).

责任编辑  刘海巍

[收稿日期]2022-08-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18BZZ003),主持人陈丽华。

[作者简介]李冬梅(1982—  ),女,辽宁朝阳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东北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滕明翰(1997—  ),男,辽宁大连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