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所具备的保障真实广泛的民主实现、有效凝聚社会共识以及助力目标使命推进等制度优势,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转化治理效能的必要基础。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虽具备制度优势、思想文化及创新实践等动力来源,但实际转化进程因受到认知、环境及自身建设等因素制约,仍需要通过夯实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基础、搭建监管保障平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等实践路径,为切实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进而坚定制度自信、凝聚力量。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治理效能转化;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0-0015-06
积极促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取得实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注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活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持续“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1],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其比较优势的有效渠道,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作为的重要依托。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动力来源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发展逻辑和历史发展逻辑综合作用下的必然产物,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2]165,它扎根于中国国情,是符合经济社会实际和人民共同意愿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多维动力来源,这些动力来源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拓展,不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过程。完善其“合作、参与、协商”[3]18的基本精神以及“团结、民主、和谐”[3]18的本质属性,是塑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的根基所在。
(一)制度优势来源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属性和鲜明特色进行的精准概括。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蕴含的合作属性以及协作特性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了制度优势来源。一方面,它从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出发将自身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的根本共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源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同实践阶段,维护践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凝聚各领域智慧、人才、共识等力量,有效促进了“四化”领域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国家治理实绩,使国家发展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它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完善出发将自身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摆脱了西方政党制度“金钱政治”“财阀政治”“寡头政治”“游说政治”[4]17等弊端,具有避免社会各领域力量对立、打破利益集团固化藩篱、凝集广泛民智等优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实现的是全民福祉,而非某个阶级、某个特殊群体等少部分人的福祉,因此,必然在其发展和完善进程中,释放出规范自身建设发展的动力,促进参政党制度体系及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能够切实提升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安全等领域的治理效能。
(二)思想文化来源
政党制度既是“社会历史文化产物”[5]1,又是“国家建设逻辑”[5]1产物,同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将“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2]166等政治文化精髓嵌入制度内核,传承中国政治传统和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传统、符合以“中华大一统”为核心的治国理政传统的历史产物。积极进取、和谐共进的中国文化传统,缔造了中国新型政党的思想内核,构筑了从合作之初传承至今的思想价值谱系,并将其转化为凝集社会各领域的最深层的思想文化力量和优势,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内核,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基因、合作基因、协商基因,这就是支撑当代中国国家建设实践中转化国家治理效能的力量来源。从历史来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三制”政权及建立联合政府的思想,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性质、属性的定位等,都嵌入了思想文化内核,坚持围绕破除旧式政党制度的一系列弊端,进而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到了发展与完善,构建起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逻辑框架。
(三)创新实践来源
政党制度是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和变革动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领域的重要制度,其发展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鲜活实践支撑以及拓展程度。近年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不断深化拓展,不仅融合智能化技术,打造专业化平台,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在“不断学习改革的政策下获取了新的动力”[6]序言7,例如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实践,在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中主动融入治理效能提升的实践,尝试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中积极作为,等等。这些创新实践成为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动力,使其在贯彻新理念、回应新期盼等不断深化的实践中,通过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治理效能。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正式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创新实践更加广泛,这必然成为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来源,推动当代中国进入国家治理新纪元,开启“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制约因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走向深化、细化、精化的重要力量,是激发出持久且稳定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体现出优势集中性、效率高效性、政策连续性等特征。但受制于认知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建设因素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充分、不完全、不系统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认知因素制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现代意识和全新理念为引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都完成了概念范畴的自我扬弃。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关联紧密,两者同源、同向、同标,都根植于维护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社会主义制度,都为实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7]77贡献力量。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实现主体认知层面的高度认同,并积极聚合为推进制度优势向效能转化的力量。但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的认知障碍。
1.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的优势认知不充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破除改革深水区、矛盾交织期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应对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风险、挑战,形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力量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从这个背景出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等不同维度给予的制度支持弥足珍贵。目前,许多人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的优势认知不足,尤其是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治理进程深化、治理效能提升等环节、过程、关联等认知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
2.对中國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效能的价值认知不清。国家治理体系强,国家发展前途光明,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较之旧式政党制度除了利于社会团结、集中民智,还“摒弃了国家治理社会、国家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等概念”[6]序言17的桎梏,实现了思想解放、激发治理活力。而在实践中,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中的部分人员,由于专业素养和实践历练短板,政治素养欠缺、政治能力不足,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不深刻,未能充分认知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而未能在“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6]序言17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效能的价值认知进行充分理解,尤其是对其促进国家治理各领域的利益协调作用、政治引导作用、意识凝聚作用等战略价值认知不足。
(二)环境因素制约
保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稳定、持续的治理效能,需要依规治党、政治强党的制度环境以及“大统战”工作格局的顺畅运转环境双重维护。要以党内法规为依据,精准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发展实践中的自身定位和要求。另外,还要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充分融入“大统战”工作格局,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求同存异建议,使其真正成为好同事、好参谋、好帮手。但目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环境制约还比较明显。
1.依规治党、政治强党环境建设滞后,对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支持力度有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多党合作实践中起到主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对于多党合作制度效能负有重要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依规治党、政治强党理念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中越来越被强调,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重塑自身的侧重点越来越明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首要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在依规治党理念指导下,清晰认知到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长期共存关系,但目前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上还存在着效果不佳、形式僵化、入脑入心渠道不畅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良好制度保障环境的生成。政治强党关乎党的生命、党的宗旨以及党的前途命运。通过政治强党的系列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包括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地位的辨识能力,但目前仍有部分党员未能充分认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例如不支持本单位人员加入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党派活动,不了解各民主党派基本情况,不利于营造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良好环境。
2.纳言献策的良好协商生态构建滞后,制约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成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蕴含在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实际运行实践中,这就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各自发挥作用,通过多层次协商,实现真实人民民主、切实解决人民关注问题,推进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实现,充分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继而将其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正式制度渠道以及“直通车”“社情民意信息”等有效形式,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难点、堵点问题解决,实现良好协商生态构建。与此同时,良好协商生态需要不断维护方能长久生效。从当前实践看,越往基层,协商生态构建滞后性越明显。参政党参与基层协商实践时,多数以参与指定主题协商、参与调研会议、材料汇报等“被动”协商形式为主,而围绕某一个特定问题约请党委政府领导的“主动”协商形式基本是“零次启用”。这导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实践存在形式化、空间受挤压、方式不灵活等问题。这种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的良好协商生态的构建,削弱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成效。
(三)自身建设因素制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由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构成的统一整体结构,其优势不仅取决于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整体发挥的情况,还取决于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程度。两者自身建设水平相差越小,越能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能,越能更显著地提升治理效能。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相比,参政党自身建设受制于信息资源缺乏、组织建设创新性不够、成员能动性不强等因素,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制约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效性。
1.凸显特色的建设力度不够。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五大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定位民主党派建设愿景,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突破自身建设短板。特色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强化自身建设的关键突破口,重点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性质、宗旨、职能”以及“如何彰显性质、宗旨、职能”等重要问题。只有回答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特色是什么,才能着眼长远提出有针对性、有深度的建议和提案,切实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平台将各建议和提案的合理内容汇集起来,推动其发挥和转化。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实践中党派趋同、特色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其自身建设推进进程,制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成效。
2.理论阐释的力度不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于中国政党制度合国情性、合规律性进行了生动诠释,中国发展的实际也提出了不断提升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力的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实践经历了百余年历程,其间经历了对于民主党派的不同认知阶段,但并未系统地形成多党合作理论框架,仅仅是分散性地形成了话语表达和话语范畴,在进行政党制度的阐释和宣介方面,尚未形成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阐释框架,以阐释清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理论演进、理论体系、理论话语以及理论分支。这就不难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自身建设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在激发成员主动性、积极性、政治性及协调内部资源上显得力度不够、方式不多,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建设的系统性、规范性、关联性等进展不大,规律探索力道不够、功夫不足。由此,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阐释短板制约整体功能转化的问题。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领域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打破认知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建设因素等制约,力求从夯实理论基础、推动平台创新以及加速机制构建等方面,持续为推进中国新型政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保障。
(一)夯实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基础,实现认知一致性
深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认知和认同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必要前提。要立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创新实践,深入挖掘内在联系,深刻认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构建科学认知框架,提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认同。
1.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厘清核心理论和比较优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需要依托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来彰显。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要立足于中国政党制度实际,关注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讲清楚中国多党合作故事,凸显比较优势。首先,要立足于“三个新”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体系,为其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动力。深入挖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三个新”的内涵,注重从比较视角挖掘以往政党制度的弊端,打破认知误区,概括核心概念,提升政治素养,为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搭建渠道。其次,立足于国家治理实践和进程,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体系,为两者联系提供基本指导。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运转情况,主动将其与国家治理相关领域对接——尤其是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等新兴领域,结合时代发展进程概括出具有时代特征、指导实践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2.阐释清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内在联系,积极进行实践拓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多元利益群体相结合的制度表现形式。国家治理本质上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兼具开放性和多元利益整合性特征。只有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厚度,阐明其与治理效能之间的联系,才能畅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环节和渠道。首先,应强化学科体系研究,尤其要夯实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力量。通过宣讲和开设系列课程提升社会大众知晓程度,积极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治理效能之间的关联。其次,应进行全方位实践总结,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治理效能之间的鲜活联系。通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参与、推动国家治理的实践进行总结,进一步阐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促进和谐、促进团结等制度优势对提升治理效能的积极作用。
(二)搭建监管保障平台,强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效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发挥受制于环境因素。完善成熟的环境会有力地促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各领域治理效能提升。
1.破除环境因素制约,积极搭建利于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平台。首先,应积极推进监管平台建设。对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涉及的相关领域进行分类化平台建设,可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主要领域或者其他分类方式,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实践开展台账管理以及网络平台监管,力求实现动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最大限度地保障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次,应积极推进保障平台建设。通过查缺补漏以及细化服务等革新理念,积极推进保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平台建设实践。例如构建政见咨询保障平台,通过平台完善咨询,补充决策,即通过建立保障平台来更好地发挥实效,避免该领域出现形式主义、懈怠思想等消减优势转化的成效。
2.积极革新既有观念,探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提升途径。随着国家治理实践深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的使命和职责进一步融合。因此,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利用好协商民主平台,革新既有观念,实现新时期新作为。首先,主动作为,推动自身建设融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大潮。要积极改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实践相对被动、相对弱势的情况。通过提升基层组织科学化建设水准、强化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建设、主动选择协商议题等方式不断激活政党协商活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效。其次,树立品牌,将党派整体性目标追求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紧密结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离不开执政党和参政党进一步激发自身有所作为、有所追求的实践。应力求通过打造品牌的形式,将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精髓传承附加上时代创新的气息,进一步固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成果。
(三)着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身建设,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和完善要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基本方向和衡量标准,因此必然需构建保障治理效能得以转化的长效机制。
1.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特色建设,构建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机制。国家治理范畴广泛、涉及领域宽泛,这就决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要明确定位、深耕特定领域,方能为治理效能提升贡献最大力量。首先,应构建激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机活力的保障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不负使命,就要立足党派主要界别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做深度、透彻的研究,以此保障党派最鲜明的特色,同时成为执政党的好同事、好参谋、好帮手,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保障活力,促进效能转化。其次,应构建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合力作用的保障机制。通过补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身运行短板——尤其是政治协商制度实践中协商效能不高、社会治理薄弱等问题,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发挥制度合力。
2.着眼于中国新时代新型政党关系持续优化、发展维度,构建支撑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长效保障机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然会随着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升而逐步增强。新时代新型政党关系塑造,对构建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长效保障机制有较强的支撑作用。首先,应立足国家发展趋势和复兴全局,推动新时代新型政党关系持续优化,多维度推动治理效能转化长效机制构建。通过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人才挂职等形式,多维度支撑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其次,应立足系统化提升治理效能目标,积极推进新时代新型政党关系的深化拓展。要坚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持续动态地提升治理效能,不断释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有效防范未来各领域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拥有消解社会裂隙、凝集智力支持等制度优势。通过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推进其融入国家治理的实践进程,进而有效抵御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是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渠道,也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挖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动力,这将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探索提供宝贵经验,为世界贡献中国主张和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張树华.新民主观与全面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5]陈明明,肖存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201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6]燕继荣,等.中国治理:东方大国的复兴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丛 伟
[收稿日期]2022-09-22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研究”(SYKTZB2020024),主持人崔晓彤;
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百年进程与历史经验”(SYKTZB2021009),主持人崔晓彤;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政党制度历史演进与理论思考——以东北政治制度历史演变为基础”(L20BDS007),主持人杨方圆。
[作者简介]崔晓彤(1983— ),女,辽宁辽阳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教授,民盟辽阳市委兼职理论研究员;民建辽阳市委特约信息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