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变革情境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30 14:14陈兴文黄永东袁传军张俊星
大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培养模式

陈兴文 黄永东 袁传军 张俊星

[摘 要]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新时代深度变革情境下的新要求是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必须要解决的实际课题。文章提出将产出导向理念融入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持续改进等关键环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等举措,着力提升适应行业需求趋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同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产出导向;電子信息;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201-03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行业,我国已经进入深度变革与全面转型时期。在新情境下,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持续攀高;另一方面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工程学科边界受到颠覆式冲击,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模式出现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适应产业变革需求、培养过程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OBE理念下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效果是否能够得到行业的认可,这些都是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对的共性问题,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专业转型发展提出的现实课题。

一、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笔者调研了辽宁省3所高校6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通过与专业负责人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目前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实习实训场条件都能够达到教育部专业类教学标准基本要求,但是普遍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体现交叉融合不足、课程产出效度不高、实习实训与行业企业融合不深、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业评价基本采用“唯考试”“唯分数论”方式、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现有的培养方案设计体现的交叉融合不够,体现的新工科建设理念不足;方案中缺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特色课程模块,如智能硬件开发、人工智能、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技术、物联网等;对新工科的建设仍是着眼于新专业建设,而对传统专业的提质升级缺乏顶层设计和核心。

二是课程体系缺乏横向“点、线、面”体系性建构和纵向逻辑关系,课程产出之间的关联度设计不足,前后呼应不够;特别是部分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与之相关的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及课程产出对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不够紧密,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显示度不高。

三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递进培养,特别是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形成支撑偏弱;实验实践条件、内容及评价方式缺少实情实景实操的工程化元素,导致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达成路径与信息通信行业需求之间的信度和效能不高。

四是教与学的评价存在“两层皮”,过多关注教得怎么样,而忽视了学得怎么样,没有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成效作为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有的质量评价体系重督评、轻改进,没有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中。

二、深度变革情境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基于上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重新审视信息产业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新工科建设需求变革情境下人才培养体系的再设计,是深化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将学生学习成果的产出与评价对标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和结构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深化、再出发、再实践的基石,是保证全体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受益者的关键。图1中从立德树人、产业发展、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产教融合等新要求出发,分析并提出深度变革情境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新使命、新路径、新举措。

三、深度变革情境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

(一)对标工程认证通用标准,优化培养体系

以“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跟踪调查,捕捉产业创新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厘清课程体系与毕业能力间的关系,确定核心主干课程,强化非技术因素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将知识应用、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工具使用、工程设计和创新、职业自律等12项专业核心能力逐条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依据工程认知、应用、综合、开发与创新四层次能力培养目标,以反向设计、正向培养的思路,重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 + 学科与专业基础 + 专业前沿技术拓展(专业方向)+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的培养体系。

(二)面向产业需求,重构升级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升级是对接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在课程体系的重构升级中,将“思创融合、专创融合、双创融合、产学融合、赛研创融合”等要素融入其中,按照“知识、思维、能力、意识、品质、精神”等六个维度完善课程体系设计,进一步实现基础课程整合优化、产学课程深度融合、前沿课程迭代升级、双创课程品质升级。课程体系重构升级改革框架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产学课程的改革重点是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对接,课程教学由校企共同组建混编教学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学业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评价标准和共同实施,解决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的合作改革问题;前沿课程建设重点要突出交叉、融合和跨界,是专业能力复合提升的重要途径;双创课程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体现分层、分模块和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目标。

(三)推进“课程群+项目嵌入”教学改革,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为了避免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发生,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通过精简教学内容、破除课程纵横之间的壁垒、强化项目实践等措施,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传统的单维关系,将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整合构建成有机的课程群体系,并从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教学评价和反馈、学生考评等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如可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组建电子线路课程群、软件类课程群、智能硬件类课程群、信息处理类课程群、工具应用类课程群、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类课程群等核心课程群。

项目制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拓展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将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成果评价融入教学之中。可通过建立三级项目体系,实施从基础原理、系统需求规划、系统应用设计和开发到集成调试的全周期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将学生工程能力要求分解到具体的项目教学目标中,建立综合考量学生成果的考核评价标准,强化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深化协同育人,培养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深化协同育人就是要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进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養、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事业共创、业绩共赢、成果共享。在教学中应重点从新技术、新业态的产业特征出发,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从满足学生情境实践与个性发展出发,将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嵌入实习实训环节中,助力学生向准职业人角色转变,打通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信息通信应用技术人才与行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同时通过情境式实践的开展,实现教学组织形式从“学校主导、课堂情境”向“多方协同、应用情境”的转变,彰显教学开放性、育人的协同性以及人才培养的亲产业特点,逐步探索“情境融入—专业共建—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实践资源—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评价机制”为一体的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详见图3。

(五)深化产出导向质量评价,提升培养质量和丰富专业内涵

为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质量以及培养目标的达成,建立培养质量可追根溯源的质量评价机制,将质量文化内化为专业内涵建设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要求,通过建立校内外双循环的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合理性、毕业能力达成与增值和培养过程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以了解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详见图4。校内循环可进一步强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贡献与责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业的感悟和收获,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产出目标”的高度契合,切实推动“唯分数论”向注重学习成效评价转变。校外循环可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及时将产业的需求变化转化为教学内容或者评价标准,旨在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更加“关注产业痛点、回应产业所求、吸纳产业精华、服务产业所需”。

四、结束语

随着电子信息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专业建设的交叉、融合、跨界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和新责任。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引擎,通过对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协同育人、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再实践,着力打造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圈,以期探索出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同时希望对其他院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08)[2020-05-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0-10-15].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l.

[4] 李正良,廖瑞金. 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0-24.

[5] 王骏飞,许萍,那丽.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17):163-165.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培养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以目标导向的机械制图教学探析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视角下对电影《面对巨人》的信念诠释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