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平
先请看例句:
(1)宣讲团成员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宣讲报告,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非常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9日)
(2)主题出版物中既有高屋建瓴的鸿篇巨制,又有以小见大的通俗读物,体裁涵盖学术专著、小说、报告文学、教育培训读物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12月18日)
这两个例句都有“高屋建瓴”一词。对此,有人认为:“例(1)‘高屋建瓴同‘深入浅出对举;例(2)‘高屋建瓴形容‘鸿篇巨制,并同‘以小见大对举。前一例形容讲话,后一例形容著作,表达的意思都是见解高超、分析精辟,或思想有高度、理论有深度,而不是具有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或气势。以上两例显然都不能使用‘高屋建瓴,应该改用‘高瞻远瞩。”(赵丕杰《“高屋建瓴”不等于“高瞻远瞩”》,《语言文字报》2022年07月13日)
笔者读完赵老师的文章,有不同看法。
毋庸讳言,从一些语言词典来看,赵老师的看法有合理的成分。
比如,《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对“高屋建瓴”就如此解释:“【高屋建瓴】建:借用以代替‘瀽字,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一说是瓦沟。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史记·高祖本纪》:‘(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比如,《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汉语成语大词典》(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年版)对“高屋建瓴”就如此解释:“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语言词典对“高屋建瓴”的解释虽然表述不同,但内涵相同。据此,以“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形势”或“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意思来替换例(1)和例(2)中的“高屋建瓴”,既不符合语义,也不符合逻辑。我们不能说“既(具有)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形势又深入浅出”,也不能说“既有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鸿篇巨制,又有以小见大的通俗读物”。
显而易见,从众多语用实践来看,赵老师的看法有商榷的成分。
比如,语文网(2017年05月10日)对“高屋建瓴”就如此解释:“高屋建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比如,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8年10月13日)对“高屋建瓴”就如此解释:“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语言网络对“高屋建瓴”的解释虽然表述微殊,但内涵一致。据此,以“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意思来替换例(1)和例(2)中的“高屋建瓴”,不但语义是明了的,而且逻辑是通顺的。我们能够说“既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又深入浅出”,也能够说“既有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鸿篇巨制,又有以小见大的通俗读物”。
由此可见,“高屋建瓴”的意思有所增加,既有本义,又有新义。这是客观存在的语用现象。就目前来说,“高屋建瓴”应该有两种意思:其一是本义,喻指“作战形势或气势”,用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的形势”或“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其二是新义,喻指“观察眼光和思维”,用来“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事實证明,在现代汉语的语用中,“高屋建瓴”新义的使用多于“高屋建瓴”本义的使用。例如:
例(3)把握全局,高屋建瓴(标题,《人民日报》2006年04月26日)
例(4)思考高屋建瓴,落笔贴近民生——第二十七届“湖北新闻奖”获奖消息评析(标题,《新闻前哨》2010年第6期)
例(5)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话语,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2年04月20日)
那么,“高屋建瓴”的意思为何能够有所增加呢?笔者认为,这种增加是遵循成语的语义演变规律和符合语言的社会性特征的。
成语的语义演变规律之一就是词义扩大。千百年来,只有少部分成语保留着唯一的出处义项,大部分成语形成了几个义项并存的格局。例如:“【深居简出】简:简省。唐·韩愈《昌黎先生集·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原指野兽躲在深山隐僻的地方,很少外出。后用以指人家居不常出门。宋·秦观《谢王学士书》:‘自摈弃以来,尤自刻励,深居简出,几不与世人相通。”这类例子足以说明,成语的意思演变不是偶然的行为,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必然的行为,而是集体行为。所以,“高屋建瓴”的意思的增加也是遵循成语的语义演变规律的。
语言的社会性特征之一就是适应社会变化。双音词“百姓”,在战国以前的古籍中,是指百官,《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倾为尔德”(庶民和百官,普遍受到你的德教),“百姓”和“昌黎”并称,区别很明显。因为在当时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一般平民是没有姓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许多奴隶主下降为平民,即所谓“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于是“百姓”一词也就逐渐用来指平民了。所以,“高屋建瓴”意思的增加,且由喻指“作战形势或气势”的意思向喻指“观察眼光和思维”的意思的转化,也是符合语言的社会性特征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高屋建瓴”和“高瞻远瞩”有何异同?
《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对“高瞻远瞩”这样解释:“【高瞻远瞩】高瞻:站在高处看;瞩:注意地看。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因此,简单地说,“高屋建瓴”和“高瞻远瞩”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有站在高处看,看得很清楚的意思。两者的不同点是,前者主要是看清楚当下,后者主要是看清楚往来。
例(6)《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不苟言笑。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高屋建瓴,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静紧张的感觉。(2019届南京市第一次模拟高三语文试题)
根据语境,例(6)是“自上而下的训话”,是“不容置疑”的训话,说明“他们的语言”是“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所以根据“高屋建瓴”的新义,其中用上“高屋建瓴”是较为合适。
例(7)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郑观应《盛世危言·防边》)
根据语境,是“事机之未露”,是“兵衅之未开”,却能够“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说明“善料敌者”是“眼光远大”的,所以其中用“高瞻远瞩”是较为合适的。
我们再回到例(1)和例(2)。根据语境,例(1)的演讲报告“非常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说明演讲者是“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所以根据“高屋建瓴”的新义,其中用上“高屋建瓴”是较为合适的。例(2)的主题出版物之一是“鸿篇巨制”,说明作者是“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所以根据“高屋建瓴”的新义,其中用上“高屋建瓴”是较为合适的。也就是说,根据“高屋建瓴”的新义,例(1)和例(2)中的“高屋建瓴”并非要改用“高瞻远瞩”。
参考文献:
[1]赵丕杰.“高屋建瓴”不等于“高瞻远瞩”[N].语言文字报,2022-07-13(02).
[2]吴靖.成语“高屋建瓴”语用新义试探[J].武陵学刊,2015(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