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聚心: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内在机理

2022-05-30 03:04王勇徐振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名师成员课堂教学

王勇 徐振伟

摘要

为了把工作室建设成区域道德与法治名师成长的平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王勇名师工作室通过聚焦单元教学,聚力多维路径,聚心课堂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训活动,不断激活成员发展内驱,有效推动了工作室成员的扎实成长,实现了工作室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建设 专业成长 团队研修

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王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8月,是江苏省师干训中心通过遴选、授权成立的旨在促进初中思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团队,由省内30位优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组成。笔者认为,大单元主题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两年来,工作室以大单元主题设计为抓手,积极建构道德与法治深度课堂教学,充分汇聚省内名师力量,规划递进式成长目标,通过聚焦单元教学,聚力多维路径,聚心课堂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训活动,不断引领工作室成员在研修中幸福成长。

一、聚焦单元教学,激活发展的内驱力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学设计的变革,即教学设计要从关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转变为关注设计一个或多个知识网,构建教学大单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工作室从建立之初就以该项目研究为抓手,引领团队成员在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共绘团队教学理念,打造团队凝聚力,激活发展内驱力。

1.在学习中提炼。

工作室开展常态化全息共读活动,先后组织共读《教什么知识:对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认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等著作,并通过中国知网下载阅读了大量有关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成果,为聚焦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不断提升成员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认知。通过学习研究,在广泛征求成员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将工作室的教学理念表述为“融合协同、情景润泽、任务驱动,推进大单元主题深度课堂教学建构”。融合协同,指的是学科融合、乡土资源融合、家校社多方协同;情景润泽,指的是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体验,实现立德树人;任务驱动,指的是贯穿学习大任务,统整一体化学习目标,建构序列化教学环节,优选故事化活动内容,提升综合化学科素养。

2.在实践中推进。

通过专家、主持人开设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策略、案例、路径等系列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边指导边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督促成员不断将理念内化,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规划三个集训时段的研修内容,细化为六个学习小组,形成五个成员一组的研修小团队。通过成员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炼学科的真善美,让学生“真学、深学、乐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通过送教下乡、项目共建、骨干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了有多所学校参与的互动共进的学科教研共同体,发挥了工作室的平台和桥梁作用,提升了被帮扶学校的专业化水平。工作室的教育理念被多位专家认可,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季春梅博士点评“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值得借鉴,值得推进研究”;连云港市教师发展学院曹佃福院长点评“要让该项目在连云港各学科去‘嫁接、去‘生根,让更多师生受益,提高港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在规划中推广。

大单元教学的深入实践,让师生掌握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也激活了课堂教学的内驱力。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成员的课堂教学获得质的飞跃,实现知行合一的系统化、整体化和思维化。王勇、李海涛在由中央电教馆组织的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中执教公开教研课,让偏远地区的师生收获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益处。在连云港市“百位名师百节好课百乡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徐平、徐振伟和李海涛分别执教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公开课,受到师生的好评。苏州工业园区、无锡梁溪区、常州溧阳市、南通海门市、泰州姜堰区和淮安清江浦区等地的教研部门和学校积极学习、推广大单元主题教学理念,使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大旗在江苏教育大地上飘扬。此外,由基地校到帮扶校、成员所在校,工作室通过团队活动、省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乡村培育站、“四有”好教师团队创建、优质课比赛等,不断地辐射影响力,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聚力多维路径,提升研训的推动力

工作室按照省名师工作室培训方案要求,以“整体规划、项目研究、个性指导、连续培养、协同创新”为思路,通过专家引领、导师示范、学员践行等方式,聚力多维路径,不断提升研训质效。

1.设立赋能的站台。

工作室充分利用学术顾问和导师团的名师力量,先后邀请近20位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为成员开展专业讲座,不断增强工作室团队发展的牵引力。讲座关注课改最前沿,聚焦学科课程实施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季春梅博士引领成员关注新时代名师价值,从“教育家型教师的价值向度,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标志,名师成长的专业路径”几方面,启发成员找准新时代名师成长的路径;鞠九兵校长引领成员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教学变革”,关注新时代教育教学导向,坚持学科整体育人,增强教师育人的自觉性、爱心和责任心;陈玉乔主任引导成员提升育德的引领能力,提升教育理论的认知能力,指导成员寻求立德树人的途径;王常亮老师立足专题教学沙龙,围绕“内涵、价值、实践、思考”四个维度进行交流,以教促研,用研强教,研究并举。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方面,王德明、薛家平、骆殿兵等教育名师也给予了成员许多细致的指导。

2.搭建服务的平台。

在名师工作室中,笔者除了发挥策划、设计、组织的作用,还要在建设过程中履行引领、搭桥、服务的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发展的主心骨作用。

(1)在主动沟通中赢得支持。

笔者积极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爭取省师干训中心、各市教师发展学院以及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主动联系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现场指导,满足成员们的研训需求。

(2)在完善策划中强化指导力。

在工作室顾问的指导下,笔者设计了工作室整体研究方案,通过现场研讨和线上征集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发动成员对整体规划和子课题研修方案进行讨论,在不断完善方案的同时,也有利于每位成员明确研修的方向和路径,针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个人发展举措。

(3)在及时跟进中增强反思。

笔者注重对每一次研训的总结和反思,提炼学习心得,汇编研修简报,及时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展示,将成员的读书心得、论文成果汇编成集,促进成员学研并修,学思并行,知行合一。

3.提供展示的舞台。

(1)开展党史教育,培养育人大情怀。

工作室抓住建党百年契机,不断引领教师“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阅读党史书籍,参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黑林刘少奇故居、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活动,工作室对成员开展党史教育,以党的光辉成就激励教师,加强“四有”好教师培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

(2)开展全息共读,打造学习型团队。

为了从思想上培育底蕴,引领成员以宽领域的视野胜任立德树人的工作,工作室有计划地开展共读同研的全息化读书活动,两年间集中共读了近十本教育名著。工作室要求每位教师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工作实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鼓励教师及时撰写读后感,通过“经验+反思”,把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点;定期举办线上读书沙龙及征文竞赛,组织交流心得体会,碰撞思想,在同伴互助中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汲取智慧。

三、聚心课堂研究,赋能师生的进阶力

课堂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区域,也是本工作室推进大单元主题深度课堂教学建构的有效载体。从工作室建立之初,我们就一直引领成员立足课堂、深耕课堂、研究课堂、评价课堂,在高品质的大单元主题课堂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成员从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角度去审视课堂,打造生本育人的新范式,做深耕课改的领头雁。

1.打造生本育人的新范式。

工作室引导成员扎根课堂,聚焦大单元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从情境、主题、活动、任务、互动、评价方式等角度去研究、观察、驾驭课堂,从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视角来认识课堂、理解课堂。工作室组织的三次集中研修共提供了24节现场观摩课,此外还有线上教学观摩课和微课各16节,提高了成员的教学技能水平。大单元设计让学科知识从“碎片”“割裂”走向“统整”,不断推进教学的主题性、知识的情境性、思维的逻辑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整体融通的思维观。大单元教学让知识在多重建构中整合,让情感在情境中升华,让能力在合作中生成,让智慧在价值冲突中激活,从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近两年,借助大单元教学理念,有23位成员获得省市区级的基本功、优秀课一等奖,彰显了道德与法治名师的教学风采。

工作室利用大单元教学,积极探索生本育人的新范式。一是利用“双线”研课,让德助力学生成长。成员的课都紧扣时代热点,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促成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成员在反思教学时,都在积极地汲取他人之长,让自己的优势品格壮大。二是借助送课下乡,让爱留在学生心田。教育是育人育己的沃土,是遇见自己、遇见他人、遇见天地的旅行。工作室到连云港徐山中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时,组织成员向该校留守儿童捐赠了三千余元图书,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三是依靠案例磨课,让情回归学生生活。工作室组织了连云港市案例培训专题活动,紧扣大单元课堂教学,三名成员展示了回归学生生活的情境式大单元课堂教学。参加研讨的名特优教师围绕案例展开了“磨”的过程:“大任务”有哪些,情境设置可以怎样创设,处理生成内容如何更高效,等等。以案例磨课,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2.培育深耕课改的领头雁。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省级名师工作室,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一位成员都成长为市级学科带头人乃至省级知名教师。为此,我们将工作室培养目标定位为把每一位成员培养成“新时代教育浪潮中思政育人的领头雁”。

一是培育师德师风表率的领头雁。成员中有许多教师是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区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研员等,成为师德师风的领头雁。有教师一直资助贫困学生,积极参加抗疫等志愿服务工作。还有教师作为徐州“彭城恩师”,长期关心后进生和特殊家庭的孩子,善于心理疏导,开展十余场家庭教育培训,在家校合力共育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二是培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雁。成员积极参加省市区级的优质课、基本功等专业比赛,专注课堂改革,提出教学主张,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们或是遵循“情境教学”理念,关注学情变化;或是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践行先学后教;或是积极推进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名师空中课堂和教学共同研讨中开展教学设计范式的深度研究,受到了师生的认可。三是培育教科研先行的领头雁。许多成员积极地把教育教学问题与教科研结合起来,走教研之路,把问题变成课题,把难题变成议题,把集体备课变成大单元、大任务的交流研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先行者、示范者。如孙全军老师是苏州市首届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工业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共同体的主持人,近三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四是培育扎根乡村教育的领头雁。有七位教师一直扎根农村教育,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创造了非凡的教学业绩,这背后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靠的是乡村教师的情怀。有教师扎根苏北山区二十三年,虽被提拔为教学副校长,但仍坚持担任班主任和四个班的学科教学工作。还有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经常走上乡间小道,开展家访活动,他们认为,乡村的教育生活就是最有意义的追求。

研修,让一批教师脱颖而出,实现工作室团队的集体前行。工作室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研究,形成并推广了相关成果,包含有:基于跨界理论理念、本地资源、多方协同,来扫除融合的盲点;植入主题情境,提高情境站位,来提升思维的热点;以明确任务为珠,多元评价为线,燃起学习的沸点;探索出围绕时政信息、核心素养、生活经验、师生互动和拓展空间等主题的路径,等等。工作室成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项,18人获评市级学科带头人,多人成长为市县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和江苏省特级教师。工作室同时开展了相关子课题教学研究,辐射引领区级名师工作室6个。

(作者单位:①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②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名师成员课堂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