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生发的综合实践活动

2022-05-30 13:12唐黎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大运河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开展适合初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综合考量现实的研究背景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世界遗产探访——我眼中的大运河”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确定主题、建构团队、搜集资料、考察调研、整合分析、形成报告、交流展示。在此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提升文化自豪感,增强学习历史、传承文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运河文化;考察探究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批准号:D/2020/02/2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开展适合初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综合考量现实的研究背景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无锡深厚的运河文化,“世界遗产探访——我眼中的大运河”综合实践活动應运而生。

一、 缘起:运河文化深深根植于无锡的历史文脉

中国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2014年,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江苏省是中国大运河河道最多、保存状况最好、文化遗存最多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无锡市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致力实施“美丽河湖”行动三年计划,在江苏省“运河百景”标志性文旅产品的评比中,有清名桥古运河历史街区、运河外滩休闲街区、伯渎河文化公园、东林书院、南禅寺景区、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公园等12景入选,是江苏省内大运河沿线8座城市中入选数量最多的,体现了无锡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秉承的高质量、有品质、重内涵的发展理念。运河文化已深深根植于无锡的历史文脉之中。

大运河无锡段拥有极为丰富的实物、史料和人文遗存,是运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这也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考察内容,是开展实证探究的优质资源。

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关于大运河已有介绍。再加上地域文化熏陶,学生对大运河有着深厚的亲切感,对运河文化有着广泛的认同感,也深切感受到大运河至今仍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以寻访大运河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将课本学习与现实考察相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开展实证考察研究。

二、 实践:探寻“我眼中的大运河”

2021年暑期来临之际,课题组与校团委联合组织初一学生开展“世界遗产探访——我眼中的大运河”综合实践活动,成立了“锡城走单骑——匡园大运河文化寻访团”,将课本学习、课题研究、暑期生活策划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让学生走进自然,在寻访实践中感受家乡美好的风土人情,感悟历史文脉的源远流长,感怀运河之美、人文之魅。

(一) 前期准备

课题组教师在暑假前,对全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活动指导说明,引导学生结合在历史课堂学到的关于大运河的知识,在即将到来的暑期生活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考察内容、考察路线,组成寻访小分队,在家长的陪同和帮助下,寻访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遗址,搜集与大运河有关的传说故事,探访运河人家的生活场景。每个班级均成立了活动小组,并选出活动团队核心成员。

(二) 探访过程

暑假开始后,在教师的组织和家长的大力协助下,各寻访小分队按计划开展了线下实地考察,拍摄记录,汇总素材;之后加以整理筛选,再整合小组其他同学的成果,完成撰写考察报告的素材收集与积累。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大运河的了解,让探访活动更有深度和内涵,学生还在教师的推荐下,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远方的家》《中国大运河》《大运河传奇》等优秀专题纪录片。部分学生还专程前往扬州,参观了2021年7月正式开馆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学生实地考察、搜集整理了大量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古迹、当代建筑、传说故事、风物人情等资料,包括无锡三里桥米市、黄埠墩、运河公园、清名桥、江尖水利枢纽等,部分学生还考察参观了淮安漕运总督府、苏州吴江古纤道、扬州盐商故居等。学生还徜徉于无锡东林书院旧址,感受“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深厚文脉,体悟“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家国情怀;漫步于南禅寺景区,在妙光塔的悠悠钟声里,体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最胜江南;在惠山古镇里钟情于大阿福泥人的憨态可掬;在宜兴蜀山古南老街惊叹于紫砂壶技艺的精妙绝伦……

(三) 后期指导与宣传

根据考察调研的情况,结合整理汇总的资料,在课题组教师的指导下,各活动小组开始着手撰写《我眼中的大运河》考察报告。课题组邀请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撰写的考察报告进行格式、规范方面的具体指导,避免学生将考察报告写成游记、散文、新闻报道等。

学生将初稿发给指导教师后,教师随即对上交的作品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最终成稿的有40余篇,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无锡大运河上的明珠——黄埠墩》《江南水弄堂,千年古文化》《探访小三里桥——无锡米市兴衰史》《漫漫古运河,悠悠清名桥》《无锡大运河上的老桥》等。教师将这些优秀作品发布在学校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展示宣传,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反馈,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三、 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

首先,本次活动的突出价值在于,一方面,让学生拓宽和延伸课堂学习,增加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提升了资料搜集、分析、甄别和研判的能力,懂得了实物遗迹、史料记载、传说故事和文学作品之间真实性的差异,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实证意识。正如一位学生所言:“这运河水、古桥、民风民俗都在历史的学习范围内,自己亲身去探访,比在书本上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更鲜活。”

其次,本次活动通过“确定主题—建构团队—搜集资料—考察调研—整合分析—形成报告—交流展示”的系列过程,师生合作完成了与大运河相关的重要历史遗迹、人文传说的考察报告。学生作为课题研究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课题组教师一起,取得了课题研究成果。在完成考察活动后,一位学生感慨道:“这个活动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前,我一直都习惯顺着老师的方式思考,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事,但在完成这次活动时,我发现前面没人了,我需要自己走了。我有过迷茫,有过不知所措,但这种合作探究的新鲜自由感渐渐抹除了心头的迷茫和不安。我不再需要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了,这无疑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锻炼。”

再次,在对大运河文化的考察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均有所提升。一位学生在考察报告的“后记”中写道:“我和团队其他同学一起确定寻访地点,制订寻访计划,分工查询整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取舍;我们寻访原住民,学会了跟人打交道,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撰写考察报告,锻炼了文笔。这次寻访活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全方位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最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全面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认识到有效保护、开发水资源,筑牢美丽无锡生态基底,积极参与无锡市“美丽河湖”行动的重要性。活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传承文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们的设想和计划中,该考察活动会让每一届初一学生在暑期开展,成为学校的常态化、系列化活动,并在每年的活动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方案,打磨成精品。此外,我们也要积极寻求与相关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专家同行的指导、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提升活动的品质和内涵。比如,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中部“中学生做口述史”课题组开展项目合作,将大运河的寻访保护、运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口述史相结合。目前,方案已在筹划论证中。让活动不止于活动,我们还在不断探索。

(唐黎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大运河
让法治之光闪耀在大运河畔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放歌大运河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