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 11:47董争辉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信息技术

董争辉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良好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奠定一定能力基础的同时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做好能力上的准备。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教师则还要思考如何形成学生对于本学科的态度,避免学生总是从娱乐的角度去认识和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信息素养所指向的就包括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认识等,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指向。

一、信息素养概述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指的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信息知识是对信息技术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储备,信息能力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信息道德则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将教学目标瞄准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取新知识,解决客观问题,开拓自身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并在学生其他领域的成长发展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虽然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广大教师也普遍理解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教学实践的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当代小学生的特点所带来的教学困难。他们就成长在信息化时代,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同学或兄弟姐妹等渠道都可以接触到信息技术。但对于喜欢游戏、自制力较差、思维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显然会主要集中在娱乐层面。他们对于信息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其实只针对信息技术的某个很窄的功能领域,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有用的知识反而缺少了解的愿望。

其次是教师层面的问题。有些教师正是看到了上述情况,即小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以为小学生肯定会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存在“轻敌”思想,没有做好教学设计等准备工作。结果课堂教学开始后,才发现学生其实对于知识讲解和一些基本技能的练习缺少基本的兴趣,这时即使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加以扭转,也已经浪费了师生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的教师则同时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必要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造成教学效果停滞不前。

三、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 进行趣味课堂导入

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要解决以上提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教师要尝试进行趣味课堂导入,结合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兴趣方向寻找教学切入点,让小学生能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少耐心和毅力的问题。在有些时候,教师可以尝试从游戏的角度切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或者指导学生展开充分的预习,上课时以学生的预习成果作为课堂导入的开始。以上方法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顺利的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为一节课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画图初体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图片展示一个在小学生群体中人气很高的动漫或游戏角色,然后再利用视频,展示画师绘制这个角色的大致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就是为大家的信息技术绘图奠定基础,要掌握最基础、最简单的绘图软件和绘图方法。随后,教师就为学生示范使用画图软件画出一朵美丽的花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学生在随后的课堂时间中,就能产生强烈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导入效果。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趣味化的课堂导入,确保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被教学内容所吸引,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为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学生主体理念

上文提到,课堂导入要尝试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相结合。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遵循同样的思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于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操作,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被动。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利于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教师都要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同时顺势而为。

仍以“描绘美好生活”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素养。因为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绘画素材,了解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并通过良好的信息能力完成画图。如果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他们就不愿意充分参与到上述学习活动中,其信息素养的成长自然会受到阻碍。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明确他们想要绘画的对象,然后再指导学生去寻找和尝试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绘画工具与绘画功能。这样,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保障。

3. 联系现实生活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因为只有在现实应用中,学生才能明确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端正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兴趣,在信息素养提升的道路上持续前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要在課堂上引入信息技术素材,另一方面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出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使用信息技术。当学生发现信息技术更多的功能和价值后,也会从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上,实现课堂内外的充分结合。

例如,在学习“目的地导航”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目的地导航的问题。然后将学生的这些疑惑都记录下来,分门别类,将学生都分为小组,各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回去之后尝试使用软件完成导航。教师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由有空闲时间的家长分别带领学生按照导航出行,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随后再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场景,拉近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明确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条件。

4. 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在信息素养中,信息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组成部分。以上论述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都有一定的作用,能够端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看法,让学生认识到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加以解决。不过,教师不能因为日常教学效果较好就掉以轻心,对于信息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且还要经常组织一些专门的教学活动,专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只有学生真正形成了以信息意识为核心的能力与习惯,才意味着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互联网”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加以有效地培养。每次上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完成后针对本节课的主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需求,教学中则向学生渗透使用互联网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两节课之间的时间内,利用互联网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还可以选择一些时间节点,由教师提出一些比较复杂、综合了之前的技能应用,同时又能吸引学生的问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信息意识的持续进步与不断巩固。

5.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这里所说的信息处理能力,指的就是信息能力,代表着学生是否能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信息处理能力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如上文提到的画图,其实也蕴含着信息处理能力,学生要在头脑中实现对软件及其功能的透彻理解与应用。还有目的地导航,学生要能正确认识导航系统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必要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寻求更多的信息支持。面对如此复杂广阔的能力范围,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做好积累工作。

例如,文字编辑既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最为基本的信息技術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尝试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促进学科教学的融合,各科作业最好能够在线完成。当然,基本的写字练习等作业要保留下来。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就会自然进行打字方面的练习,涉及到某些文字编辑方面的内容。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把文字编辑内容融入进去。比如带领学生共同创办一份班级的电子报,大家轮流担任编辑和记者,每个同学都可以向电子报投稿,而且都要符合基本的文字编辑标准。

6. 展开动态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师判断学生信息素养成长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一直在发展变化,所以教师必须保持动态的眼光,对学生展开动态的评价。过去那种单纯通过考试来评价和判断学生能力水平的情况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考试所反映的正是学生静态的学习结果,很难体现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的形式,要抓住各种细节。有时,教师一个简单的眼神和动作就能产生对学生的评价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活动,教师对此要引起重视。

例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这个眼神就代表着教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评价,意味着教师对于学生顺利解决当前问题有着充分的信心。又如,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每堂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记录和评价。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就能很清晰地显示出学生的成长路径,加深学生对于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认识。这时再辅以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进步方向会更加清晰,学习的信心也会更为坚定。

总之,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向。教师要认识到单纯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足,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成长需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创新,转变教学理念,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信息技术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