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琪凡
小班幼儿在入园初期,大多会出现入园焦虑。早上入园后,有几个幼儿情绪不是很好。斌斌一直跟着我,过了一会儿,他问:“现在几点钟了?我要回家。”我摸了摸他的脸蛋,说:“现在是九点,我们出去玩一会儿。吃过午餐,妈妈就来接你了。”“我不要出去玩,我就在这里等妈妈来接我,我不要玩!”说着,斌斌的眼眶都红了,顺势坐在了地板上。室外的草地上放着两筐小皮球,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看,外面的草地上有宝贝,我们一起去寻宝吧!”寻宝是小年龄幼儿喜欢做的事,他们一听去寻宝就纷纷跟着我来到了活动室侧门外的草地上,只有斌斌不肯出去,于是我让保育老师留在活动室陪他。来到户外,孩子们兴奋地叫了起来:“哇,是小皮球!”
我说:“现在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个小皮球玩,你们想怎么玩都可以,快去试一试吧!”孩子们拿起小皮球开心地玩了起来。有的把球踢出去好远,然后趕忙跑过去追;有的顶着球转圈圈;有的把球放在地上边用手推球边追;有的不停地往地上扔球,观察球弹起来的样子;还有的用力地向前方掷球……顿时,户外一片欢声笑语。
这时,我悄悄地看向斌斌,只见他两眼紧紧地盯着同伴玩球的身影,我朝他喊道:“斌斌,快来与我们一起玩吧!”我的话音刚落,小家伙很快跑了出来,投入玩球活动中。过了一会儿,斌斌兴奋地向我举起他手中的小皮球,说:“老师,球太好玩了!明天我还要玩!”
我以小年龄幼儿喜欢的“寻宝”游戏将幼儿引到室外玩球,在幼儿玩球的过程中,我没有提任何要求,也没有规定任何玩法,而是让幼儿随意地玩,充分享受玩的过程,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明白在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玩球之类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
一段时间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球感,不少幼儿学会了拍球。怡怡是一个运动能力较强的女孩,她可以连续拍球5下左右,且动作标准。小伙伴们很羡慕她。于是,在一次拍球活动中,我请怡怡示范拍球。“哇,怡怡拍得真好!”小朋友们都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时,我说:“你们仔细看看,怡怡拍球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老师,我发现她拍球时两只脚是分开一点的!”竣竣分享了他的发现。恒恒说:“手要用力向下按,球才会弹起来。”说完,孩子们拿着球拍了起来……
有一次,我发现平时拍球兴趣很浓的泽泽抱着球坐在一边,于是走了过去,问:“泽泽,怎么啦?你怎么没有和小朋友们一起拍球呢?”“我现在能拍5下球啦,我已经很厉害了!”泽泽自豪地说。我故作惊讶地说:“哇,你能拍5下球啦,你真是太厉害了!”听到我的话,在一旁的仪仪过来说:“你只能拍5下球,我都能拍7下球了呢!”这时,叶叶也围了过来,说:“我两只脚站着不动就能拍7下球呢,昨天还只能拍5下。”我连忙说:“你们都太棒了!你们想想办法,怎么才能把自己每次拍几下球记录下来呢?”
几个幼儿当场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利用鸡蛋托、毛球等材料进行记录。他们一人拿一个鸡蛋托,拍几下球就在里面放几个毛球。这样一眼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幼儿拍球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从此以后,孩子们经常会互相比一比谁拍的球多,拍球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
玩球让幼儿获得了快乐,缓解了焦虑情绪。记录自己连续拍球的次数,激发了幼儿拍球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就是追随幼儿的兴趣,并适时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