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

2022-05-30 19:11赵小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闰土邓稼先劳动者

赵小莉

初中语文教材中,刻画劳动者形象的文章有很多,教师需要发现这些劳动者形象的存在价值,并对其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了解作者对角色形象的描写以及对其个人变化的描写,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时期的劳动者的发展情况。

一、从外在形象看劳动者形象

部编版《骆驼祥子》一文,作者在描写祥子的外在形象时写得感觉很随意,但又很契合角色本身。“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的描写,让人们对祥子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想象,并且可以从这些简单的描写上,感受到人物本身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否则作者也不会用“可爱”来形容他。而老舍更是把“小人物”祥子给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来到北京谋生后,由于有一身力气,所以,选择了门槛低的拉洋车行当,他的梦想也很简单,就是凭自己的力气,能够拉车,挣钱,吃饭。祥子每天出苦力拉车,但依旧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从祥子的前半生经历我们可以根据作者对劳动者外在形象的描写感受到,祥子是一个能吃苦、肯上进的有志青年,即便是遇到挫折,他也会努力咬牙坚持。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年代,无数劳动者的影子,他们都在努力地为生活奋斗。祥子既是个体劳动者,又是农民,他关注的只是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换取报酬,但是,祥子却很难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命运。到后期祥子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被现实打垮,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祥子找不到生存的方向,逐步变成得过且过的样子,甚至干脆放弃挣扎。这时作者在描写祥子的外在形象时,会结合他的实际经历来展开。如:“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从一些不同的描写方式,我们可以更为直接地感受到祥子的变化,也能够从中发现这名朴实的劳动者是如何被生活、被现实折磨成这样的。此后的祥子,带着对生活的绝望,在昔日所不齿的社会恶习中随波逐流。

二、从情境出发看劳动者形象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者在描写劳动者的出场方式时,会结合某种情境,让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和了解劳动者的形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闰土这一形象大家并不陌生,在更早之前大家便学习过部编版《少年闰土》这一篇文章。但是,通过对比会发现,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劳动者的形象时,所呈现的情境是不同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不同时期同一个人的不同形象。少年时的闰土是朴实、健康、活泼且勇敢的农村少年。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讲述了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等几件事,这样的情境呈现,也会让读者感受到少年闰土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

而部编版《故乡》中的闰土已人到中年,作者在呈现中年时的闰土时,所描写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见面的情境。但仅仅这样一个情境,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饱受封建社会摧残的中年人形象。此时的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人的模样,给作者的感觉也是“说不出来”。作者用非常隐晦的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描写。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劳动者的描写,他们因为受封建社会的荼毒,身心被严重消耗。从作者的笔下我们能够感受到劳动者淳朴,也能够充分体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不易。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情境呈现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充分认识到不同情境呈现对劳动者形象描写的影响。

三、从价值取向看劳动者形象

教师在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劳动者形象时,不仅要了解他们不同的描写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劳动者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作者在描述劳动者的时候,会对劳动者的性格、事迹等进行详细刻画。我们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只了解他做了什么,还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看待这个人物形象,发现他身上的可取之处,从中挖掘劳动者的形象,以此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优良品质。

劳动者形象有很多种,有最普通的农民,同样也有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医生等等。部编版初中语文《邓稼先》《纪念白求恩》这两篇课文便是对两个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的描述,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为我国原子弹的研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者在描写邓稼先这一人物时,通过与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对比,以此来描述邓稼先低调、忠厚平实的人物性格,同时作者还借助一些抒情或者议论性的句子来概括邓稼先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比如:“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样学生就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劳动人物的品质。之后教师便可以结合邓稼先的一些故事去引导学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知道奉献的意义,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而《纪念白求恩》中所描写的劳动人物是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国际战士,虽然他已经不再是壮年,但是他一人愿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奔赴前线,帮助中国人民救助伤员。最终他因为不幸感染,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在描写这一人物时,不仅对白求恩这个人进行了描述,还结合他的事迹,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其中更加饱满的情感,充分感受到其中想要传递的精神。在以白求恩这一劳动人物形象开展德育时,不仅要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让学生知道“毫不利己,专门为人”是多么高尚的节操。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看到故事的本质,感受其中的含义,让他们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四、从传统美德看劳动者形象

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当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母亲的起居以及平時做家务的身影,刻画了一个勤俭节约的劳动人民形象。教师在此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对劳动者形象进行讨论,说一说在他们的眼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学生在讨论期间一定会和自己的经历做对比,并且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作者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刻画,充分体现了他对辛勤劳动过程的尊重,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意。教师在分析劳动人物的形象时,要充分挖掘作者歌颂自己母亲的勤劳,将其与劳动教育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这部分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比如回家后帮助家长做家务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果实,更切实地感受到劳动的意义。

从以上的研究内容中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劳动者形象各有各的不同。有些是在借用劳动人物反映整个时代背景,人物的经历和结局都引人深思。有些则是在借用劳动者的形象来歌颂一些重要人物,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人可以继承他们的精神。还有一些文章在刻画劳动人物时是从自己的身边出发,利用一些小事来歌颂优良精神品质,同时也在描写过程中抒发自己对相关人物的情感。他们的这些刻画,使得每一个劳动者形象都丰富多彩,充满了生命。并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还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结合这些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

猜你喜欢
闰土邓稼先劳动者
劳动者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