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当前,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内容缺乏兴趣,甚至有学生逃避文言文学习,一碰到文言文就喊头疼,读起文言文来也是磕磕巴巴,言不达意。即便是教材中的传世名篇佳作,如《赤壁赋》《登泰山记》《阿房宫赋》等,也会被他们读得寡淡无味,毫无生趣。造成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与现行的文言文教学有关,教师讲风过盛,学生欠读太多。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看重对文言文中基础字词讲解,过分强调对文言文中心思想艺术特点解读,字句必讲,句段必析,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以“讲”贯学,淡化了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读”的成分,甚至直接取消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读”的安排,颠倒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扼杀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直接导致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尴尬境地。要摆脱以上困境,恢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应以诵读主导教学,以诵读贯穿教学,创设“以读促学”的文言文教学新境界。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大声的诵读。借助通篇诵读,帮助学生发现其中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文中读不准字词,弄清其中搞不懂字義,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扫清诵读中的障碍,为文言文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读阶段不需要学生做到滚瓜烂熟,但要把课文读得流畅顺利,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对文章中的多音多义、字词活用等现象能做到读准读顺。
在课文《劝学》学习中,有句:“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生想要做到顺畅通读,首先要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等,搞清楚其中生字如“槁”等读音字义,弄明白文中多音字词如“中”“暴”“省”等读法,留意句段中通假字如“有”字用法等。借助通读来扫除课文中字词障碍,有助于接下来文言文教学深入进行。再如,韩愈《师说》中有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通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读句段进行如上划分,读准节奏,有助于增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与领悟。
多读几遍之后,学生扫清了字词障碍,掌握了语言节奏,自然可以做到朗朗上口,并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上的初步感知。此时,教师再介入教学,对其中要点稍作点拨,大多数学生也就会自然领悟。除此之外,通读的更大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养成了一种文言文学习习惯,以诵助识,通过大声朗诵来感受文章节奏,领略文章风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说开篇通读是学生学前的个人探究,那么,随文深读则需要教师的课堂指引。通读过后,教师需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内容,借助课文注释进一步探究文章主旨,梳理篇章结构,弄懂文章大意。目前,入编教材的文言选文大多难度不高,其中的疑难词句也都随文做了相关注释,学生诵读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习任务方式来建构文言文深读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究热情。
如在《赤壁赋》第一段深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讨论作者写景手法”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生从“月出东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词句诵读中,自然领悟到文章所采用的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等写作顺序,感受到苏轼豪迈清新、丰腴跌宕等写作风格。再如,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谈话内容的语录体文言文,具有言简意赅的文体特征。随文深读中,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任务:“整理文中孔子四名弟子的人生志向”“思考孔子对四名弟子说法的不同态度。”学生在深读探究中整理发现:子路志向远大但有失礼逊,因此孔子对他的态度是“哂之”;冉有志在一方但不求礼乐,孔子对其态度是“疑之”;公西华甘于做宗庙小相,孔子因其目光短浅而“叹之”,只有曾皙以身作则躬行礼乐,获得了孔子认可因而“赞之”。
随文深读的目的在于读懂,是对开篇通读“读顺”要求的再升级。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对文言文体的理解与感悟的重要教学途径。用学生自主探究来代替传统教师讲解,有助于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文章是“死”的,情感是“活”的。“活读”又可称为情读,着眼于学生的阅读体验,落脚于文章的思绪情感,引导学生把文章读 “活”读“透”,读出文章意蕴,读出作者喜怒哀乐,读出其中真情实感,置身于作者角度,通过诵读与文章情感交融,感受其中情理,把握思想情怀,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体的语言感知能力。
以《师说》活读为例,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探究学习问题的名篇佳作,魏晋以来门阀制度盛行,从师风气败坏严重影响了当时社会发展与人才进步,韩愈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进行大声呐喊,呼吁师道回归,表达作者不惧时俗、敢于抗争、勇言直谏的气度豪情,文章读来发自肺腑,激情满怀,让人敬佩有加。再如,课文《赤壁赋》中作者在写作方式上采取了寄情于景、寓理于情的手法,体现情、景、理三者融合文体特征,隐藏在文章内的一条感情线索,则表现作者由乐转悲、再转悲入喜的渐进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悟,把握作者写作情感,感知悲喜情怀,在诵读过程中与作者内心连通,与作品情感共鸣。
入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篇,不仅在遣词造句、文章立意、主旨思想等“工具性”特征方面具有突出特点,更在作品当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饱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性”特点。文言文诵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字词语义,梳理文章结构,探究作者情怀,更需引导学生潜入文本,赏析其中意蕴,品琢作品情感,提升文化审美,陶冶艺术情操。
如《赤壁赋》中采用了排比、铺陈的写作方式,体现了文章的整饬之美,开篇借景抒情,以三组华美的骈句,道出了风、月、山、水的韵美意境,使文章渲染出一股浓烈的诗情画意。上述作品中的审美意蕴获得,需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味与察觉。再如,《登泰山记》全文描述简洁,叙事明快,以不到五百字的体量,精准描绘出作者雪后登峰的别样情趣。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复朗诵细致品味,以感悟作品特点,领悟文章意蕴。
诵读是一种出声阅读行为,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组成方式。诵读需要学生眼、耳、手、脑并用,体现一种高效复合学习行为。教材入编的文言文作品不仅包含语言知识等工具性教学功能,更因其声韵节奏特点兼具鲜明人文特点。相比现代文体,文言文更重视对典故的使用,行文要求骈俪对仗,作品讲究音律工整,具“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等诸多特征。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诵读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在亲身感知中领悟作品特点,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本文以部编教材为例,就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方面进行了粗浅研究,倡议教师通过开篇通读、随文深读、寓情活读、纵情美读等教学活动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培养文言文语感,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