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学校要“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这为实施红色主题研学课程提供了政策支持。红色主题研学实践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培育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开发流程
与一般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相似,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求分析
学生是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主体,也是需求分析的主要对象。课程开发者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观察,了解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动机水平、兴趣爱好等,分析学生的研学预期。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即使研学线路相同,研学内容和目标也应差异化处理。例如,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重走长征路、红心永向党”红色主题研学课程中,体验内容和目标各有侧重:对小学生而言,可以以参观、考察类研学活动为主,以了解和学习革命精神为研学目标;对初中生而言,可以以探索、体验类研学活动为主,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研学目标;对高中生而言,可以以項目式学习的研学活动为主,以赋予传统革命精神全新的时代内涵为研学目标。
2.资源分析
课程开发者应系统梳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将精心挑选的各项资源有机组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刻的研学体验。湖北省黄冈市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截至2020年,该市拥有各种类型的国防教育基地68个、红色旅游景点3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个。资源形式包括馆(博物馆、纪念馆、会馆)、碑(纪念碑)、亭(纪念亭)、园(陵园、公园)、居(故居、旧居)、址(遗址、会址、旧址)等,其中不乏一些风景名胜区。除了遗址遗迹,还有反映黄冈市红色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如《挺进中原》《铁血红安》,以及一些人物事迹、地方剧本、民间习俗等。“重走长征路、童心永向党”红色主题研学课程以红25军在当地的旧址、遗址、新建基地和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为主线,将零散的红色资源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呈现体验内容。
3.目标设计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目标应凸显“红色旗帜”,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设计。具体来讲,其价值体认的对象是“红色革命精神”,责任担当的内容是“革命精神传承”,问题解决应聚焦“革命历史考察”,创意物化应凸显“认同基础上的革命精神描述和展现”。总之,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目标应在体验和探索革命历史的基础上,自觉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等,并将其创造性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展现出来。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应注重目标的可操作、可检验。例如,针对初中、高中的学生,“重走长征路、红心永向党”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可以表述为:通过观看影片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一段反映革命历史的短剧。
4.主题设计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有多种设计途径,既可以与学科知识、学校传统活动相联系,也可以与社会热点相联系,还可以与周边红色资源相联系。“重走长征路、红心永向党”红色主题研学课程主要依托与学校临近的大别山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和25军临时军部遗址等资源设计,也可以与建党一百周年、建团一百周年等特殊时间节点联系起来设计,还可以联系相关学科知识设计,如对于高中学段学生,该课程可以与历史学科中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章节融合教学。
5.内容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体验考察型、知识科普型和立志拓展型三种类型。红色主题研学课程属于第三种,其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验军旅生活、听取革命文化主题报告、观看革命影片或舞台剧、走访调查革命老人、调查革命遗迹保存情况、撰写反映红色传统的文章、编导相关节目并展演等。设计者可以根据课程资源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加以选择和组织。“重走长征路、红心永向党”红色主题研学课程面向第一学段至第四学段的学生设计,其内容以参观、体验为主,包括重走一段长征路、诵读一篇红色经典诗词、听一个红色故事、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场红色电影、训练一种军事技能、体验一场红军战斗、重温一次入队或入团誓词等。
6.评价设计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评价应遵循过程性、全面性、生成性、激励性等基本原则,采取定性评价方式,以体现评价的发展功能。研学课程评价必须提前设计并贯穿整个研学过程。设计者可以为研学活动编写专门的“研学手册”或“研学记录袋”,帮助学生实现一事一评、一天一评。“研学手册”一般包括活动方案、活动内容、活动过程记载、活动成果记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项目,方便学生随时填写和记录。学生研学后,学校或班级可以开展集中评价,将学生的生成性成果以“学生讲坛”或“学生舞台”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促进革命精神的传承。
二、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实施策略
当前,基于学科融合和项目式学习设计和实施红色主题研学课程是比较常见的策略。与一般的研学旅行课程一样,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的实施由行前准备、行中体验、行后总结三个部分组成。
1.行前准备策略
一方面,研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必须充分动员学生,强化学生的活动动机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确研学活动的目标,对研学流程、任务和分组情况有整体认识;另一方面,红色主题课程的研学通常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相关的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使学生知行合一,获得更好的研学成效。此外,红色主题研学同样要强调交通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安全、水电安全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置办法等。
2.行中体验策略
红色主题研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沉浸式体验,并及时记录活动收获,教师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活动的组织和各方参与者的协调。研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接收外界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获得真正有效的活动体验。如在“重走长征路、童心永向党”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看红色影片、听革命戏曲、编草鞋和蓑衣、吃“忆苦思甜”饭等,还可以通过调查走访、自主探究,获得对红色革命历史的个性化认识,并将自己的心得撰写成文章或编排成文艺节目。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体验方式,学生都应该及时记录、评价体验过程和体验成果。
3.行后总结策略
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某天的研学表现或阶段性成果展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学行程结束后,系统性的总结评价必不可少。在总结性评价阶段,学生可以产出形式丰富的成果,如照片、模型、诗歌、节目、报告等。这些成果可以通过黑板报、展板、研讨会、节目展演等形式展示出来,供师生交流和评比。良好的总结性评价对提升研学效果很有帮助。“重走长征路、红心永向党”研学行程结束后,学生根据“研学手册”系统总结自己研学期间的经历和收获,撰写研学心得,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内评价;然后,学生利用班会课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包括论文、自编剧、微电影等;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将优秀成果推荐到学校层面,参与评比和表彰。
(作者单位: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