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2-05-30 10:48蒋葵林郑晓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土司研学旅行

蒋葵林 郑晓燕

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研学旅行课程具有体验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是落实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如何依托研学基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构建一系列目标鲜明、内容有特色、教学形式丰富、评估体系完备的研学旅行课程呢?

一、聚焦文化资源,把握课程主题

湖北省是古代荆楚文化腹地,境内有许多历史人文遗址被开发成文化旅游景点,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保护和传承。这既为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对研学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聚焦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课程,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呢?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有一处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面积达6000万平方米的土司城遗址。2002年,该土司城遗址获评国家4A级景区。为了将土司城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以生动、丰富、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精神滋养,在课程开发前期,笔者通过多种方式梳理唐崖土司城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如多次到该遗址參观、走访,反复翻阅地方志等史料,以增进对遗址背后历史文化的理解。最终,笔者从历史学科视角梳理了土司城的发展脉络,从地理学科视角整理了土司城遗址布局现状。具体来讲,唐崖土司城古为土家族定居地,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该城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共历16代18位土司;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等。

唐崖土司城格局清晰、功能完备,是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将唐崖土司城作为基地构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相关研学主题十分合适。

二、深挖课程资源,构建系列课程

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研学旅行课程,使基地研学超越参观旅游景点的层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呢?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课程设计者要整体规划课程要素,开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系列课程,以形成指向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群。

笔者梳理了唐崖土司城的人文历史,据此设计了集人文景观参观、体育运动、创意制作、劳动实践于一体的“唐崖土司城”研学旅行课程群。课程1:“走进文化遗产,探秘土司古城”课程的重点是参观、考察土司城遗存,聆听土司古城文化讲解,了解唐崖历史人文风情。课程2:“传承非遗文化,重塑唐崖建筑”课程的重点是了解土司城遗址楼台亭桥的建筑风格,力求通过创意搭建实现“实景再现”的效果,进而感受中华建筑的博大精深,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程3:“定向唐崖古城,探秘土司文化”课程的重点是借助趣味定向运动,穿行土司城的街巷,了解土司城的规划布局,感悟古代社会文明。课程4:“体验农耕农具,感悟土家智慧”课程的重点是通过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劳动实践,认识土家族农具,习得简单的农具操作技能,了解土家族农耕文化,体会土家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4个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渔、樵、耕、读”的文化内涵。

三、结合研学规律,规划课程实施

研学旅行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验式学习的特点,进行精准设计与实施。

第一,要做好学情调研和分析,明确课程的适用对象,针对相应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如唐崖土司城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能够判断方位,具备基础的劳动操作、安全保护等技能,所以该课程主要适合第四学段的学生学习。

第二,课程目标的设置可以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入手。如“走进文化遗产,探秘土司古城”课程目标设置如下:①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唐崖土司城世界文化遗址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改土归流”的历史变迁、土司官阶和世袭制,增进对土司城的兴衰与变迁的理解,从而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优秀的历史文化而感到自豪(价值体认);②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责任担当);③能根据分工完成调查任务,掌握一般社会调查、科学考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问题解决);④能基于调查实际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等(创意物化)。

第三,课程实施场地的规划与设计既要保障课程实施效果,又要保障学生安全。例如,对于“走进文化遗产,探秘土司古城”课程,笔者充分利用唐崖土司城现存遗址中的张王庙、千年乌木、“荆南雄镇”牌坊、张家院子、现场展示馆、非遗展示馆等景点,科学、有序地设计学生参观线路,同时,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笔者建议园区统一设置导引标识、道路指示牌、安全提示牌,并针对不同景点在相应区域设置风格统一、内容翔实的讲解牌。

第四,为方便研学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提供深度体验和学习的充足时间,每节研学旅行课程时长一般设置为3~3.5小时。每门课程都应配备专门的研学导师。研学导师应熟悉研学基地的历史人文背景,能胜任引导学生学习和参观的任务。同时,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还应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人员。

第五,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流程一般包括课程引入、活动开展、交流分享、课程评价四个环节。课程引入环节,学生可通过多种形式充分了解研学基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活动开展环节,学生可通过体验、交流、互动等实践方式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交流分享和评价环节,学生可通过成果汇报、展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检验学习成效。以“传承非遗文化,重塑唐崖建筑”课程的实施为例。课始,研学导师引导:“吊脚楼也叫‘吊楼,目前我国鄂西、湘西、云贵及渝东都有吊脚楼遗存,鄂西南是吊脚楼存在的核心区域。吊脚楼是建筑的‘活化石,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它由榫卯相接而成,不用一颗钉子却坚固无比。它简洁、巧妙地将人居方式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值得现代建筑设计者学习。”活动过程分两个部分,一是非遗传承人现场讲授吊脚楼内部结构、修建工艺和建筑工序,二是学生小组合作绘制图纸,通过搭建积木复原吊脚楼的形态。交流分享时,各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创意搭建的作品,讲述小组所搭建的建筑物的设计思路、特色、功能,及其命名和寓意。最后,研学导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制作的创意建筑物进行评价,推选优秀作品,并对学生研学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授以相应等级。

第六,基于基地现场集中学习时间有限,课程设计者可以在课程结尾设置一些问题或任务,帮助学有余力和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展开进一步学习,以此对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如教学“定向唐崖古城,探秘土司文化”后,笔者设计了拓展问题:“唐崖土司城的规划布局类似于国内哪些著名的历史遗迹?分析这种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

基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旅行课程,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自我、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者只有联合研学基地做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才能担当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作者单位: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土司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Fort Besieged
研学之旅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云南的土司制度和土司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