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铮
摘 要:中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也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力量。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能够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让学生接纳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精神,进而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此教师应在教学时融合现代元素以构建媒体情境,并巧用本土资源,如此可实现初中音乐课堂与民族音乐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32-0054-02
初中生正处于过渡期,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初具价值观、人生观的雏形,因此在此阶段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极易取得预期教学的成效。但在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关于民族音乐教学的比重却较小,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并把握好初中音乐教学现状,以此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一、融合现代元素,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音乐文化更加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引入民族音乐,迫使学生去理解,只会获得不甚满意的教学结果,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满。在如今的现代音乐中,也蕴含了很多民族元素,很多“国风”音乐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将饱含民族音乐元素的现代音乐展示给学生,如此既能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将学生的关注点过渡到民族音乐上,又能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和兴趣,进而可建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开端。
学生对现代元素比较敏感,对此教师可适时进行渗透,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此能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顺利启动。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由此课堂学习气氛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情绪也十分高涨。然后教师可播放周杰伦《霍元甲》《双截棍》《爷爷泡的茶》《本草纲目》《青花瓷》这五首中国风歌曲的片段,以让学生来猜歌名。学生对周杰伦比较喜爱,所以能很快速地完成猜谜任务。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演唱这些歌曲,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和体验,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几首歌曲的共同特点。学生经讨论后认为这些歌曲都蕴含了一些民族元素,包括中国武术、茶叶、中医和瓷器等。然后教师重点讲解这些流行歌曲中的民族元素,并向学生分析其中的民族曲调、五声音阶等,如此可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而可为今后的民族文化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选择具有民族风的流行音乐作为案例,以现代元素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然后再以此过渡到民族音乐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媒体情境,凸显民族音乐的氛围感
民族音乐作为高雅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差距,所以學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枯燥乏味。而现代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可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更多便利。基于此,教师要把握好优质的音乐学习条件,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媒体情境,以表现民族音乐的氛围感,如此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在构建媒体情境时,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内容,以使情境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如此可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
在讲授寓意较深的民族音乐时,教师需要结合一些情境,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例如在欣赏民族音乐《二泉映月》时,歌曲中悲凉、伤痛的情绪很难被涉世未深的学生领悟到。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二泉映月》电影的片段,以此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从电影中了解到创作者阿炳的一生,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教师再播放旧中国时期的记录影像,以让学生了解旧中国贫苦、悲惨的岁月,如此可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对作品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因为音乐作品的产生必然带有社会的痕迹,所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对接思考,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然后教师进行歌曲解析,并以提问、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内涵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与歌曲共情,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多媒体情境,通过视频、音频来刺激学生的双重感官,可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可直观地使其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巧用本土资源,增进民族音乐的亲切感
教育改革针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课程要与学校、地域、国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现成的教育资源上,还应该开发更多的地域性教育资源等。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以民族音乐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可以在特定的地域中挖掘可用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家乡、自己所在土地上诞生了怎样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使得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对此教师可以选择特定学生所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其有很多教学资源可供挖掘。例如我国的内蒙古地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部分都是蒙古族人,那里的民族音乐以长调民歌为主,长调民歌悠长、缓慢、自由,分为牧歌、情歌、赞歌等类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跟随蒙古民歌,学习蒙古舞的动作,由此可增进学生对其的亲切感。此外教师还可将几个蒙古音乐的经典乐器带入课堂,供学生欣赏和试奏,如此可使学生对该地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特征,挖掘各民族的民族音乐资源,并通过跟随音乐律动、观察乐器、观看歌舞剧和纪录片等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形式,扩展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深层认知,可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亲切感。
民族音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由此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