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域下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22-05-30 19:30郭梅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1期
关键词:蛋白质知识点生物

郭梅

课程资源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从狭义上讲,课程资源是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因素;从广义上讲,课程资源涵盖了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化改革的实现恰取决于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用好课内资源的同时,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情感在多种课程资源配合下获得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挖掘教材资源

谈到课程资源,多数教师在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甚少有教师会联想到对课内资源的挖掘。前者确实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常规思维和途径,但是我们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切不可本末倒置,在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内资源的前提下,去盲目地进行课外资源拓展是不现实的,且会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以教材为核心的课内资源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同时,再结合学情为学生拓展和渗透与其相关的生物知识,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对课内资源挖掘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知识点逻辑顺序,并实现对教材的创新化使用,正所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另一方面教师要将知识点讲透,高中生物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教材充分运用的前提条件一定是学生理解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这一基础之上再来进行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例如,在讲到“蛋白质”时,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弄清楚这一知识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能够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要能够简单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结构决定功能,并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承担者,其中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教学的重难点。在了解了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点呈现顺序,该知识点在教材中主要是按照“结构-功能”的逻辑顺序,并先行为学生呈现了氨基酸的特点,就此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功能。而事实上,这种知识呈现顺序并不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深刻研读教材基础之上做出教学顺序上的调整。首先,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从生活中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着手,自然引出蛋白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吃这些食物?这些食物在进入身体后会有哪些作用?通过讨论,先让学生对蛋白质的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再从“结构决定功能”倒推到蛋白质的结构,引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最后再回归到核心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可见,教师只有在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学情做出教学顺序上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因此在对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核心和关键是对课内资源的把握,只有做好分内工作,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二、巧用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随着多媒体广泛运用到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其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在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在知识复杂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自然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更倾向于依赖教材教学,基于知识与技能单方面的口头说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难点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故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与生物教学的完美融合,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性强、难度大的知识点,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资源,直观、形象地加以知识呈现,以便于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解读。

首先,借助媒体资源可以有效促进生物课堂教学发展。在学习“减数分裂”时,考虑到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关有丝分裂的知识,且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知识教学的细胞学基础,可以说减数分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而同时减数分裂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仅凭教材文字信息阐述和简单图示呈现,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前利用多媒体设计减数分裂的动画视频教案,让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这樣不仅可以节省教师手绘的时间,还可以以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理解的瓶颈。通过动画视频呈现,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减半的变化规律,可以在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动画视频对比后,发现二者的异同点,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理解生命连续性的观点。

其次,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网络资源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库,基于教材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上解到更多、更新的生物知识,除了教师主动呈现,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用的生物信息。如在讲到“我国的癌症防治”一课时,由于本课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以文本阅读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此机会训练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关于“癌症的预防”和“癌症的治疗”两大主题内容,可以让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比较喜欢的主题内容,通过网络方式完成信息收集、筛选、整理、分析和总结全过程,最后在班级内做一次简单的学习汇报,这种学生通过自己主动获取信息的方式远比教材阅读和教师说教要有效的多,且在主动收集和分析资料中,学生对于癌症的防治才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善用人力资源

人是教育的核心,可以说生物课堂应该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场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更多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甚至于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所左右和控制,而教师在课堂上则是实实在在的掌控者,是唯一的知识传递者。新课程给教育赋予了更多生命的活力,要求生物课堂应该更多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要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的整体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好生物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于学生而言,除了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发展,更要同步关注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的成长。如果说知识与技能寓意着智力、知识和感受,那么态度与情感则更多地表现于非智力、情感、体验、意志上。在将学生当作“整体的人”后,教师组织和设计的教学活动才会更具人性化。于教师而言,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他们还是一个演讲者、历史学家、军事家、社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等,从课程本身教学出发,教师灵活定位自身角色,对于充分呈现人力资源价值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例如,在讲到“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与现象,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资源优势,设计“腌萝卜”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准备好一些萝卜条,然后将萝卜条分别放入清水和15%的盐水中,并留出一部分新鲜萝卜,对比萝卜条的重量变化。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入学生实验,让学生动起双手,感受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和原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同样的,生活中常见的“糖拌番茄”也可以作为重点实验设计对象,让学生体验糖拌番茄中,番茄外部溶液浓度大于内部,由内向外运动的水要比由外向内运动的水要多,就表现出了出水现象。当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活动,他们才会更有发言权,所获得的学习感受才会更加深刻。

此外,要想更好地运用人力资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专业以及非专业知识,于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整体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质公开课、阅读、研讨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努力做一个善于持续学习的学习者,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创新。例如,教师在教学完成后,一定要善于反问:我选择的方法适合学生吗?学生获得了哪些学习感受?还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如何去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这些都是一个善于反思和创新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教学习惯。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将自己树立成教学上的标杆,并在充分运用自身教学资源的同时,切实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四、利用生活资源

生活是一本活教材,而生活与教育历来都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活脱轨的现象,笔者认为对于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迫在眉睫。高中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科技、环境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为学生呈现真实的生物世界,就要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生命世界,唤醒学生心中对生物知识的熟悉感,并感受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学习内驱力和积极性的提升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拥有观察生活和运用生活的意识,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起来,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学会用生物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生物的思维去思考生活。

例如,在讲到“蛋白质”的有关知识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引入“氨基酸”“二肽”“肽链”等生物专业名词,会给学生造成抽象和陌生的感觉,学生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此部分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蛋白质并不陌生,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蛋白质则是学生每天都能够接触到的营养物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在理论与生活之间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契合點。这样,学生可以将视角放到鸡蛋、牛奶、肉类等富含丰富蛋白质的实物上,以学生所熟悉的食物引入蛋白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导学效果。接着教师可以导入曾经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让熟悉这一事件的学生介绍其发生的始末,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为什么喝了添加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儿会成为“大头娃娃”?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剖析生物知识的本质,会弱化知识呈现的抽象性,在熟悉的情境环境中去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则会大大提高相关知识教学的效果。

再者,在讲到“人与环境”一章节内容时,本章内容提到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丧失”等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介绍人类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除了教材内容,诸如“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问题也都是当下人与环境相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与环境的认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纪录片视频,让学生从纪录片中感受到人与环境相处的现状以及和谐相处的策略,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要及时把握新高考的最新动向,要调整教学思想和理念,在对课内外课程资源多元开发与利用中,为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情感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得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蛋白质知识点生物
生物多样性
蛋白质自由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12话 完美生物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