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转型策略

2022-05-30 16:04王峰
家长·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运球直线动作

王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也开始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元创新元素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而这也正是目前体育教师所担负的使命。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基础下小学体育教学转型和创新展开了分析,以期通过本次研究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伴随着新课改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广泛推行,越来越多的小学家长开始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综合能力成长的需求。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还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转型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可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体育教学一直都处在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教学器材的落后、教学内容的单一等问题,都直接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不佳。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这一因素,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妨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

(二)家长的不重视

目前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小学中很多传统的运动项目都已经消失了,再加上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家长也没有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喜欢运动,同时学生自身的运动量也远远不足。目前,很多学生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也只是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面,这样的状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运动量充足,身体机能就会发展得好,才能健康成长。

(三)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不足

体育学科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在小学体育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具备充足的教学场地,因为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运动器材来辅助教学。想要满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方面的要求,就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状况可知,很多小学都存在着运动场所不足和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这样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而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这种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四)学校与教师的不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都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导致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更加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学校持续坚持体育教学,但是仍有大部分教师会在临近考试或者是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占用体育课。要知道学生学习压力越大,越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去进行身心调节,一味地占用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但是有大部分小学文化课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书面成绩比体育教学更加重要,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改的人本教育理念,還抑制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学校整体就忽视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由于校风如此,导致一部分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师也无法改变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学质量也因此无法得到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转型的有效方法

在如今的创新时代,再加上新课改的逐渐推行,小学体育教师应思考怎样才能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的体能发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当代小学生创建一种更为灿烂的未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借助新课改的相关经验要求来探索核心素养基础上创新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目标引领内容”指导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设的课时目标。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课时目标之一“由慢到快地尝试行进间直线运球,努力做到手型正确,人球合一”时,首先要分析在篮球行进间运球中,必须达到哪些技能要求,才能称为“人球合一”;然后围绕这些技能要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及练习。再如,教师在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内容:“人球合一不丢球、抬头看人不碰撞”的闯关游戏,要求学生在直线移动运球过程中眼睛要观察教师的位置、其他同学的位置,能立即报出教师手势的数字,做到运球不低头看球、注意观察四周情况,这些都是为达到“人球合一”效果而设计的针对性的练习手段,也是“目标引领内容”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应用能力

体育教师要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入手,把所教的技术和知识放到真实的活动或比赛情境中去教学,把知识传授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教学,把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和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进行组合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际比赛需要选择适宜的技术,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这既是课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体现,也是落实教育部对体育课“教会”要求的有效手段。比如,教师在“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行进间直线运球和高低姿运球转换”练习,在运球学生前进的方向设置防守人,当运球学生靠近防守人时,需根据情况选择运球方式,在行进间和原地、高姿和低姿中不断转换,这些都是在实战中会经常遇到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行进间运球和高低姿运球的能力,为实战服务。

(三)解析教材,研判学情,突破难点,手段行之有效

1.示范标准,会做会说

教师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欲望。因此,解析教材的第一关就是要熟知动作技能规格,能做出规范、标准的示范动作,能清晰简练地讲解动作要领。而在讲解动作要领时,生硬地照搬专业名词,会使小学生有时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描述动作技术。如在“原地高低姿运球”教学中,执教教师创编朗朗上口的口诀,教师说“双脚”,学生说“前后站”;教师说“身体”,学生说“像弹簧”;教师说“掌心”,学生说“空着按”;教师说“抬头”,学生说“看四方”。口诀让动作要领易懂易记,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不仅优化了班级纪律,还降低了教师的管理难度,为体育教学的正常展开提供了便利。

2.贯通分析,研判学情

确定教材内容后,要分析执教的教材在单元计划中的位置与作用,在分析单元教学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课时教学价值,分析课时内容在单元教学中的前后联系。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课堂教学方向不跑偏。比如,“行进间直线运球”是小学五年级“小篮球与游戏”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前面的授课内容为“原地运球”,后面的授课内容为“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动作难度呈递进关系,先原地,后行进间,再到行进间变向,环环相扣,前面的学习效果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讲解新授内容时,有必要复习和巩固前面所学的技能。而解析教材往往是和研判学情同步进行的,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视角、生活经验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主动与学生沟通,仔细观察学生的运动状态,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学情,才能进行合理的预设,才能精准定位教材的重难点。重点和难点都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重点由教材决定,难点由教材结合学情决定。如,教师在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内容教学的时候,围绕重点基本都是“行进间运球的手型和方法”,而对难点的表述分别是“能够人球合一,直线运球动作连贯”“快速运球时动作协调配合及对球的控制”“人球合一”“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等。这些难点的定位是不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学情研判得出的,这充分说明了学情不同,学习难点就会不同。通过教师的合理分析,可以确定出自己学生面临的难点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具体化的教学方案。

3.合理预判,有效干预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熟知小学阶段学生应了解和应学会的技能动作要求,并能判断学生在学习技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动作,如何预防这些错误动作产生,以及如何纠正错误动作。如,在“原地高低姿运球”教学中,拍球的手型不对、运球不看人、上下肢不协调、重心偏高等都是常见的错误动作。在精准定位学习难点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突破难点的手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单的方法和器材解决学生学习技能的难点。如“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学习中,变向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突破防守并且保护好自己的球。因此,执教教师利用了“伸缩栅栏”,学习初期用窄的栅栏作为防守,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栅栏越来越宽,进攻者的动作幅度越来越大,对动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防守宽度由窄到宽,使学生视角由点到面,从而提升动作幅度,力求接近实战要求,这就是解决难点的有效教辅手段。又如,教师在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先在篮球场设置很多条直线,要求学生运球时在线的左侧行走,球的落点紧靠线的右前方,直观显示了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很好地解决了行进间直线运球中球落点在人正前方等落点不准的問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还能帮助学生避免在练球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技能。

(四)创设情境,趣味比赛,游戏串联助力技能学习

1.情境体验激发动力,助力学生理解教材

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教学要避免过分夸大、本末倒置,一切都要为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服务。如在“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中,执教教师设计了“红绿灯”游戏,要求学生在直线运球过程中抬头观察教师手中的“信号灯”颜色,严格执行“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模拟交通情境中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培养运球抬头、观察四周的意识。

2.趣味比赛适度对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小学生特别喜欢比赛,但过于正规的比赛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小学生,小学体育课堂的比赛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设置,要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并且有挑战的欲望。如在“原地高低姿运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人运球,一人干扰”的环节,让干扰的学生单脚跳,去打同伴的球。在篮球初始学习阶段,学生篮球基础差、控球能力低,如果正常去干扰球,很容易把同伴的球打飞,但用单脚跳限制,就提高了干扰难度,使对抗难度适宜,双方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另一位教师在“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基本部分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运球打卡行动”比赛,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看谁打卡得分最高。学生要想打卡多,就必须变向移动快,还要防止和同伴碰撞,不断左右避让、变向,培养了学生抬头观察、灵活运用变向运球的综合能力。

3.游戏串联寓教于乐,游戏教学助力技能学习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反复练习枯燥的技术动作,学生往往会排斥,但让学生玩游戏,学生却乐此不疲。如果教师用游戏串联体育教学过程,那学生一定对体育课充满期待。但游戏也要玩得有章法,需要体育教师对教材做出正确的研判,设计出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技能和体能的增长。如“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教师在教学基本部分设计中可以设计“新版老鹰捉小鸡”游戏,巧妙地将体前变相中的“左右快速移动、虚晃重心变化”动作融入游戏中,“老鹰”想捉到“小鸡”,就必须充分施展灵活移动、突然变向的本领,学生玩得开心,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技能水平。又如,“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执教教师设计了四个闯关练习,闯关一:人球合一不丢球;闯关二:抬头看人不碰撞;闯关三:直线运球我最棒;闯关四:加速运球落位快。这四个环节分别针对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中的四个技能关键点“按拍球的位置、运球的高度、人与球的位置关系、高低姿运球转换的实践运用”进行设计,学生在闯关过程中全情投入,同时解决了技能学习难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推行使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小学体育教师想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创新,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健康成长。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运球直线动作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画直线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