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数学主题教学

2022-05-30 02:45肖艳秋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肖艳秋

摘   要:主题教学不仅要确定“好的主题”,还要拥有“好的资源”“好的素材”“好的教学方式”等。“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数学主题教学,不仅要设计主题、实践主题,更要评价主题。通过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参与、思考、探究、建构和创造。主题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当下数学教学的基本导向。主题教学不同于单元教学,它的内容比单元教学更丰富,形式比单元教学更多样。所谓主题教学,是指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它的中心是让学生在良好的、具有高动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一、确定主题

主题的确定是主题教学的首要前提。可以说,主题是数学主题教学的DNA,是连接学生和数学的桥梁与纽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是按照教材的编排确定主题,但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教学的需要等自主研发、设计主题。一般来说,教材的主题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而教师自主研发的主题更具有适切性。

在确定数学教学主题时,教师要聚焦学生的数学素养,彰显数学知识的特质。不仅要研究数学学科的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需求及认知逻辑,从而彰显学生的认知属性。尤其是自主研发、设计的主题,更是如此。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体积”等相关内容之后,笔者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研发设计了“直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这样一个教学主题。实践证明,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直柱体的侧面积,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的体积等融合起来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形成对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新的认识,即学生能用一种“动态想象”的方法,对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等形成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认知。这样的一种“动态想象”,相较于学生先前学习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等的直观观察、逻辑推理等,更具有生长力。当学生从“动态生成”的视角认识了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等相关内容之后,就能对直柱体的侧面积、体积等的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有学生猜想出来三棱柱、四棱柱等直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显然,这样的主题设计与研发,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赋予学生新的观察方式、思考方式、想象方式。

对教学主题的确定,教师要从学生所学数学内容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感中寻找、发掘。主题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往往需要突破固化的教材编排格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重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需求来确定主题、研发主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与理解。

二、实施主题

在实施主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分析,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及“整体—部分—个体”的空间路径进行纵横分析;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认知进阶视角将相关学习数学资源、素材、内容等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框架,打造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链条。比如,在进行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单元教学之后,笔者以學生感兴趣的“旗杆有多高”作为学习主题,以“学校的操场”“升旗台”等作为活动载体,借助卷尺、竹竿、直尺等学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问题的解决,以“成正比例的量”“比例”“比”等相关知识点做支撑,采用实验的方法作为支柱。这个主题教学,能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经验和情感要素等联系在一起。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最便捷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进而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想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助推学生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有学生提出“用升旗绳和定滑轮将卷尺升上去,测量旗杆的高度”。有学生提出“利用旗杆的影子和正比例等的相关知识来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有学生提出“将旗杆和竹竿放置在同一个平面,利用手机拍照,按照片中旗杆、竹竿的比例来解决问题”等。通过深度的交流、研讨、比较,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麻烦;第三种方法可能不怎么精确。因此,学生一致同意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利用旗杆和竹竿的影子以及正比例等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学生还得到了一个启示。测量大树的高度、楼房的高度、信号塔的高度等,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在主题教学中,笔者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建立了“主题确立—资源发掘—方法确定—问题解决—迁移应用”的实施策略、路径,将主题学习的行动有效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

三、评价主题

主题学习不仅需要筛选、确定主题、实施主题,还需要引导学生评价主题。评价主题应当以主题预设的学习目标为指向,对主题实践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通过评价主题,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主题学习目标的达成,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评价主题,不仅要从主题选择的适合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更要从主题学习的推广价值等方面展开。通过这样的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进阶。

为此,在主题教学中,教师要研究评价指标。对学生来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和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达成度指标,更涉及学生的认知实情。主题评价不仅指向学生的单一结构水平,更指向学生的认知多元结构水平。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由于此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等相关内容,为此,笔者有意识地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并将“分数的意义”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这样的主题教学不同于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以及“将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在主题性回顾、温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的建构、认知逐渐从“一个物体”上升到“一个整体”,进而将“一个物体”“一个整体”整合起来,概括成“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确定为单位“1”的量。显然,这样的主题能将分散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整合起来,能让学生将相关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数认知”水平进行评价。学生的认知是处于“对一个物体平均分”建构分数的层面上,还是“对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建构分数的层面上,抑或是“对一个物体、一个整体等进行平均分”建构分数的层面上。

通过主题教学,教师能将相同、相似或相关的数学知识以一定的视角进行关联、整合,能让学生的数学认知不再碎片化、割裂化,而是富有层次性、结构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通过主题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探究、建构和创造,从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形成“高观点”“大视角”,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杨婷,吴振英.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以及基本操作步骤[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4):41-46.

[2]朱娇梅.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教法的思考和变化[J].新课程,2022(7):174.

[3]邓时君.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31):43-44.

[4]章飞,顾继玲.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与基本路径[J].数学通报,2019,58(10):23-28.(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主题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实践探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