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王旭高治疗虚劳病用药规律*

2022-05-27 02:50王彩娣李贝贝庄逸洋卢茵茵曾纪斌
西部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案白芍白术

王彩娣,李贝贝,庄逸洋,卢茵茵,曾纪斌△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3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清代名医王旭高(1798—1862),江苏无锡人,初起师从其舅父高锦亭学习疡科,后致力于内科杂病。行医四十余载,求诊者众多,其一生著述亦颇丰,如《环溪草堂医案》《西溪书屋夜话录》《医学刍言》等。对于虚劳病的诊治,王旭高认为劳伤其中气者,可予酸甘温煦药,温之补之;若劳损其精血者,有阴精虚而火升之嫌,可暂予苦寒滋降之药清火,后以甘平味浓固精纳气之药以补养之。《王旭高临证医案》《环溪草堂医案》2 书中详述了虚劳病的辨证治疗,收载王旭高治疗虚劳病的医案。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王旭高治疗虚劳病的临证经验,以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与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以《环溪草堂医案·虚损》《王旭高临证医案·虚劳》收载的虚劳方药为来源,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第二版《中医内科学》教材虚劳病主要症状为纳入标准。排除2 书中记载相同的病案处方。共筛选出符合标准处方86首。

1.2 中药名称规范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第一版《中药学》对医案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冬术”录入“白术”“嫩钩钩”录入“钩藤”“淡芩”录入“黄芩”等。对涉及的中药汤剂或丸剂,依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第三版《方剂学》[1]录入组方药物。如“补中益气汤”录入黄芪、陈皮、白术、柴胡、升麻、人参、当归、炙甘草。“四神丸”录入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大枣、生姜。

1.3 数据分析将筛选出的虚劳病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专人负责数据录入,完成后由双人进行数据审核,确保数据的完善、真实、准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数据分析”选项,点击“方剂分析”按钮,进行用药规律的挖掘。将“频次统计”“新方分析”“组方规律”相关数据导出系统。本研究选择“支持度个数”为17(支持度为20%),置信度为0.5。经系统测试,相关度最佳值为8,惩罚度最佳值为3[2-4]。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王旭高86 首虚劳处方中使用频次大于10 次的共有25 味药。前6 位分别是茯苓、白术、陈皮、党参、麦冬、白芍。见表1。

表1 86首虚劳处方中高频药物频次(>10次)次

2.2 药物组合规律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按高到低顺序排列,居于前3 位依次是“白术,茯苓”“陈皮、茯苓”“山药、茯苓”。见表2。高频药对用药规则分析结果见图1。

表2 86首虚劳处方中的药物组合频次(支持度≥20%) 次

图1 药物组合规律网络展示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

2.3.1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3,点击“聚类分析”,得出药物间的关联度,见表3—4。

表3 86首虚劳处方中的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5)

2.3.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依据相关度、惩罚度约束,演变出核心组合18 个。见表5。

表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

2.3.3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得到的9个新处方见表6。

表6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虚劳病的新处方

3 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3.1 四气温性占40%,寒性占30%,平性占26%,温、寒、平位居前3。见图2。

图2 使用中药在四气中所占比重

3.2 五味甘味占44%,苦味占27%,辛味占18%,甘、苦、辛位居前3。见图3。

图3 使用中药在五味中所占比重

3.3 归经频次药物归经前4 位依次是脾、肺、肾、心。见图4。

图4 药物归经使用频次

表4 药物之间关联度分析

4 小结

虚劳,又称虚损,因阴阳气血虚衰,脏腑亏损,久虚不复所致[5]。《黄帝内经·素问》将虚证概括为“精气夺则虚”,《难经》则依据五脏虚衰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虚劳病”一词,并留下了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薯蓣丸、八味肾气丸、酸枣仁汤等方。后代医家对虚劳病各有认识,李东垣以甘温补中见长;朱丹溪长于滋阴降火。由此,虚劳病的理论认识及临床诊疗得到长足发展。王旭高是清代吴中名医,一生治学严谨,其临证病案记录详尽,病家复诊者众多,有“白马医生”之称,其著作也被选入清代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中评析。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王旭高临证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中收载的治疗虚劳的处方,分析得出王旭高治疗虚劳病常用药物甘平补气生血,酸苦益阴和阳。

本研究结果显示王旭高治疗虚劳病的高频药物有茯苓、白术、党参、陈皮、麦冬、山药、白芍、五味子、炙甘草、当归、川贝母、生地黄等,多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润燥之功;药物归经也显示王旭高治疗虚劳病重在顾护中焦脾胃[6]。常用药对有参苓白术散、生脉散之意。参苓白术散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功效,主治脾虚夹湿证。王旭高对于五脏皆虚,或脾胃亏虚,或脾虚致肺金亏损者多用之。生脉散虽在《方剂学》中归入补气剂,“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王旭高在治疗肺脏亏虚,气阴两伤之虚劳病中多用之。

高频药物组合中白术-茯苓:《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曰:“后天脾胃水谷生化荣卫,故治法本乎气血。先天肾脏精气生化之源,故治法本乎阴阳。五脏虚损治法,俱在于后。”[7]王旭高治以健脾运脾为要。白术,甘,温,长于健脾益气。《本草求真》谓:“白术专入脾。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之效,两药均入脾经,助脾气运化,平补而非峻补,补脾而不碍脾胃之运化,中焦脾土得养,荣卫得充,虚劳可复。医案中曾记载一心悸少寐虚劳患者,王旭高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他认为“补养心血之药,多嫌其滞;清虚降火之药,又恐其滋;欲除胃寒,虑其温燥劫液。欲平肝木,恐克伐耗气。今仿胡洽居士法,专治其胃。以胃为气血之乡,土为万物之母。”[8]邢永发等[9]收集古代虚劳病医案,其中症状记载中最多的是食少一症,可见虚劳病劳伤中气者众多,这也与临床中所见虚劳病者多有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水谷相契合。

陈皮-茯苓:中药学将陈皮归于理气药范畴,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多用于脘腹痞胀,呕吐呃逆、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之症[10],现代呼吸系统、脾胃系统疾患多用之。吴谦谓:“女子之劳,多因损其阴血,或因病后伤其阴血,或因素禀阴血不足。然必见阴亏骨蒸,血枯经闭,咳嗽,日久不已之证,始名曰劳;若不咳嗽,则谓之虚,不可谓之劳也。”可见虚劳之患,土虚者易致金不生,损及肺脏者众多,王旭高虚劳医案中陈皮使用频率排列第三,药物归经中肺经仅次于脾经,均是其佐证。茯苓健脾渗湿,两者合用,兼顾中上二焦。益元气,补脾土。土旺而金自生,气足而力自足。

白术-白芍:白芍,苦,酸,微寒,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效,多入血分。白芍养阴之力强,临床上用于阴虚发热之证。张锡纯认为白芍乃“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11]”;白术入气分,两者合用,可达气血同调之功。王旭高多用于阴虚有热,兼脾气亏虚之证。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王旭高治疗虚劳病方药中甘温补益之品最多,遵守了“虚则补之”原则,其次为苦寒之品。苦寒药物有伤阴之弊,医者鲜少将其用在阴液亏虚证中。苦寒伤阴,却也坚阴。苦寒之品并不能直接起到滋阴之效,而是其清泄亢火以达保全人体阴津的功效[12]。王旭高先生治疗虚劳病多以平药补之润之,用药清灵,少用峻补之品。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得出新处方潜在意义分析:白芍-甘草-海蛤壳-鸡子黄:此方为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酸甘化阴,养血滋阴,加入鸡子黄补脾润燥,海蛤壳清肺胃之伏火,适用于虚劳偏阴虚夹热者。麦冬-砂仁-五味子-紫石英: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砂仁行气温脾;紫石英温肾暖脾,此药现代处方中少用之,《神农本草经》将其归入上品之药,称其“味甘,温。主心腹咳逆(《御览》引作呕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此方功在治疗脾肾阴阳两虚之虚劳病。有脾肾双补,阴阳并顾之义。党参-附子-牛膝-人参:党参、人参补益中气,养血生津;附子辛甘,大热,有补火助阳,温补脾肾之功;牛膝活血化瘀,以通为主,兼有补益肝肾的效果,此4 药合用,用于脾肾阳气虚弱,病久兼瘀者。当归-白术-北沙参-阿胶:方中当归、阿胶补血活血,滋阴润燥;北沙参养阴清肺;白术健脾益气,肺阴亏耗兼气血亏虚多用之。王旭高先生在治疗肺燥津伤之证时,多用北沙参滋养肺胃,少用南沙参。白扁豆-川贝母-土黄柏-款冬花:此方中白扁豆健脾化湿;土黄柏清热燥湿;川贝母清热润肺止咳;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合方作用偏在中上二焦,肺热燥咳兼中焦湿滞者用之。生地黄-玄参-白术-阿胶与生地黄-玄参-茯苓-阿胶,仅1 味之差,生地黄、玄参、阿胶三者滋阴养血,阴血虚者用之。营阴不足者,王旭高先生多以生地黄养阴和营,精血不足者则以熟地黄滋阴补血。方仁渊曰:“阴虚有二,有营中之阴虚,有肾中之阴虚。营阴虚故从东垣,若六味地黄则治肾阴虚。”[13]生地黄-阿胶-陈皮-北沙参:生地黄清热养阴生津;北沙参滋养肺胃之阴;阿胶养血滋阴;陈皮健脾理气,此方重在滋养肺脏,虚劳者偏燥邪伤肺,阴虚内热者用之。菟丝子-牛膝-槟榔-郁李仁:菟丝子、牛膝甘平,补益肝肾;槟榔行气导滞;郁李仁下气通便,此方更适用于肝肾亏虚兼气滞腑实不通之虚劳患者。

综上所述,王旭高先生治疗虚劳病,多以茯苓、党参、白术之甘平和缓之类温补中焦,对于阴血虚弱者则以白芍、麦冬、五味子、黄连等酸苦之药益阴和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将古今名医经验具体化、科学化、可视化,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有重要作用[14]。但是运用该系统平台挖掘分析用药规律本身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数据样本量有限,因此基于数据挖掘得到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仍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印证。

猜你喜欢
医案白芍白术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基于NLP的中医医案文本快速结构化方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白术治小儿磨牙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