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出导向法破解“学用分离”难题

2022-05-26 10:21邢文骏崔充博
关键词:文化意识

邢文骏 崔充博

摘要:产出导向法聚焦“学”与“用”的关系,重视输出对输入的驱动作用,并意图通过选择性学习和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有效输出,最终实现“学”与“用”的统一。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1 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为例,驱动阶段,以“用”带“学”,尝试产出;促成阶段,边“学”边“用”,实现产出;评价阶段,以“学”促“用”,巩固产出。

关键词:产生导向法;学用分离;学用结合;文化意识

本文系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专项课题“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编号:CERA2021Z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中国外语学习者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致力于解决中国外语学习者长期存在的“学用分离”的难题。这一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输出对输入的驱动作用,并意图通过选择性学习和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有效输出,最终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产出导向法倡导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驱动、促成和评价。在驱动阶段,教师设计恰当的交际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在促成阶段,教师根据目标产出任务,提供有效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对输入材料进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结构等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并完成目标产出任务。在评价阶段,教师可采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适当调整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评价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1 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为例,呈现产出导向法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破解“学用分离”的难题。

一、驱动阶段:以“用”带“学”,尝试产出

驱动阶段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呈现交际场景、尝试产出和明确目标。首先,教师需结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对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预测,呈现较为真实的交际场景;接着,学生在交际场景中尝试完成任务,并对比产出目标,发现自身不足,找到能力差距;最后,明确努力实现的目标。

本课驱动阶段,教师展示的第一句话为单元卷首语“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引导学生思考旅行的意義、曾经去过的地方、旅行的方式。继而展示第二句话“Life is a tree. Whatever magic hangs down from the branches, it is the root that makes everything happen.”,引导学生理解句中“root”一词,由“起源、根源”这一层意思,引导学生将视线转移到自己的家乡,并进一步提出关于家乡的两个问题:

(1)Do you remember the last time you travelled in your hometown?

(2)Have you ever made a travel plan for your hometown before?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单元卷首语为切入点,并围绕学生熟知的旅行话题创设交际场景,“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在分享国内外旅行经历的喜悦中,逐渐向内探求,思考家乡的重要性和家乡旅游的意义。师生通过互动,重温旧话题,引入新话题。学生尝试完成产出时,意识到自己并未认真考虑过家乡旅行,更不用提制订旅行计划。教师以此为契机,驱动学生进入后续板块学习,思考如何为外宾制订家乡旅行计划。

可见,驱动阶段的以“用”带“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话题的深入探讨奠定心理基础和知识基础。

二、促成阶段:边“学”边“用”,实现产出

促成阶段,教师会筛选并提供学习材料,为学生搭建支架,以便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这一阶段,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学生可以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促成阶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内容促成、结构促成和语言促成。

(一)内容促成

内容促成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同时安排系列活动,让学生将这些接受性知识转换为产出性知识。

本课教学的内容促成部分,教师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对写作对象信息的总结与整合,如:“Who are the foreign guests?”“How many days will they spend travelling?”“What is the name of the city they will visit?”这几个问题均围绕A部分两个分项练习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产出任务中旅行计划的对象信息。接着,教师继续设问,鼓励学生提炼学习材料中旅行计划的各要素,并思考改进方案,如:“What has been included?”“What else can be included?”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本土文化扩充旅行要素。

(二)结构促成

要想完成产出,除了内容的准备,还需要一定的谋篇布局能力,即讲究产出的结构。因此,结构促成部分,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技巧、作者观点等,为输出奠定结构基础。

教学中,教师结合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观察给定旅行计划的结构特征,挖掘其中的语篇知识,总结各要素之间应遵循的内在规律。设置的问题有:“How are the elements of travel plan arranged?”“Is there anything that needs to be improved? Explain your reasons.”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家乡文化的特色,尝试边模仿(学)边实践(用),思考可改进的地方。如针对学生产出中的计划不够有序的问题,请学生思考:“How will you introduce your twoday travel plan for these foreign guests?”

(三)语言促成

语言促成是完成产出的“最后一公里”。教师要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开展语言训练。

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对旅行计划的描述,赏析其语言特色,对自己拟制的旅行计划进行润色。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切入角度,教师提供了如下问题支架:“What do all the descriptions have in common?”“What words have been used?”“Do you think the language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How to make your descriptions more proper in introducing your hometown?”

此外,教師还在教学中融合了听、读、说和写等语言能力的训练。

在听力方面,学生通过录音材料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等获取语言信息,在完成教材中的提问及信息记录表后,进一步整合和归纳外宾的文化信息,并将关注点转移至家乡旅行计划上。教师如此处理,推动了学生从听觉的信息输入过渡至视觉的信息输入。

在阅读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归纳,并结合家乡本土文化实施迁移创新类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平衡了“学”什么和“用”什么的关系,助力学生在本土文化的语境中积极使用英语表达。

为了促成多维度的语言产出,教师鼓励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双管齐下”,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罗列涉及家乡旅行计划的语言信息。

学生口头汇报家乡旅行计划安排后,根据相关的写作体裁,以邮件的形式完成了产出任务。

本节课,主要产出目标在促成阶段得以实现,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得到了全方位落实。学生“学”“用”结合,不仅获得了语言能力各维度的训练,也使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评价阶段:以“学”促“用”,巩固产出

评价作为学习的强化、深入阶段,目的是以评促学。师生对课前准备、课内实施和课后延伸的产出成果进行评价,以所学促运用。评价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本课教学的驱动阶段,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份习作,引导学生共同评价,学习其亮点并找出提升点。在促成阶段,教师设计了多个评价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教材中给出的旅行计划,力求在制订旅行计划之前,找到更多更全面的角度,介绍本土文化特色;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评价一段描写南京景点的文本,引导学生在发现语言美的过程中,兼顾结构的规范性和用词的丰富性;学生实现产出后,教师邀请学生在全班展示产出成果。整个过程,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组间互评相结合;不仅有鼓励性的评价,还提出了修改性反馈,有效巩固了学生的产出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为英语插上文化的羽翼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刍议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