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才
摘要:“逻辑的力量”是新的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对“逻辑的力量”进行测评,需关注三个问题:测评的标的定位,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评,还应着眼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全方位和全过程;逻辑作为一种思维与表达品质,可以隐伏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中考查;创新测评形态时,尽可能涉及更多的谬误类型,让测评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关键词:“逻辑的力量”;测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是新的教學内容。既然有教学,就应该有测评。如何科学、有效地对“逻辑的力量”进行测评?笔者以为,需关注三个问题。
一、测评的标的如何定位
“逻辑的力量”单元将学习内容分成三部分:逻辑、推理、论证。这三个并列词语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的逻辑概念,指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以及简单的逻辑方法;而推理和论证是逻辑的运用和体现。所以,“逻辑、推理、论证”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较大的“逻辑”概念。
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培养逻辑思维,有助于实现思维缜密、表达准确、论证严谨和推断合理。学习并梳理必要的逻辑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正确使用逻辑,不仅能够准确地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还可以更好地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语言现象与文学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进而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程度。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逻辑对应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建构与运用”。但实际上,“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也都离不开逻辑的“加持”——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有逻辑的,文化评论更是离不开逻辑。这提示我们,“逻辑的力量”其实是一种思维品质。无论是识别逻辑谬误,还是推理和论证,这种“力量”和“品质”,都不是一种专门的知识,而是在语言运用、文化理解、文学鉴赏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语文特质。
再就语文课程中的18个学习任务群而言,表面上看,逻辑内容似乎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分内事,但因为文学鉴赏、文化研讨、跨媒介阅读、经典研习等领域的学习也不能缺失探究、思辨活动,所以,逻辑的学习与运用其实是伴随语文学习全程的。这提示我们,“逻辑的力量”的测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评,还应着眼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二、可以借鉴的测评形式有哪些
虽然“逻辑的力量”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新出现的内容,已有的相关考试说明或评价体系并未专门言说逻辑如何考查,但正如前文所说,逻辑作为一种思维与表达品质,是隐伏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中考查的。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已经有清晰、直接的因应——主要表现在试卷中的三个板块: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综合运用、写作。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以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一组现代文阅读为例,阅读材料分别出自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锺书的《读〈拉奥孔〉》,两者构成一个关于“诗画异质”的小阅读专题。材料后一共设置5道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5道题中,第4题是对现有语料的思路即写作结果的考查,是理解、分析和阐述类题目。尽管阐述时需要有逻辑,但阅卷不会在此设置得分点。而其他四道题则都是直接考查“逻辑的力量”:
第1题测评的是学生对观点、信息的基本理解和分析。表面上看,是对语句含义的解读,其实涉及的素养是对某些逻辑谬误类型的辨识,如以果导因、选择性取样、以偏概全等。
第2题要求 “根据材料”判断“说法”。把握作者原观点并不难,但此题要求学生判断“根据这个观点引申出来的说法是否正确”,其实是考查推论、推理,而不是理解原文。因为四个选项中的“说法”或“事实”都不在原文中,学生需要由原观点出发去完成推理、判断,或形成推论。
第3题要求判断所给选项能否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每个选项都相当于一个论据。要对其做正误判断,其实是让学生回答论据是否能构成有效论证。而且,同上题一样,这些选项所述都不出自原文,而是来自其他文本、其他人的说法,甚至是生活材料。
第5题给出一则材料,学生需要将其作为论据去论述观点,也就是说,考查“论证”。本题与第3题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考查材料支撑观点;不同之处是,第3题要求判断论据是否有效,第5题是直接告知论据有效,请学生证明它的有效。
综合此题,一组现代文阅读,测评了谬误辨识、推理和论证。这正是教材中“逻辑的力量”的教学和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的试卷分析或答案解析中,就上面的第1—3题而言,很多教师习惯用“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来笼统化表述。这样所谓的“双向细目”的指认,掩盖了“逻辑考查”的实质。
逻辑在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考查,可以2021年新高考适应卷(又称“八省联考卷”)为例:
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①,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②。
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③,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
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近两三年来,这种形式的考查成了“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中最稳定或必考的题型。题干要求直接对焦“逻辑严密”,答题时的上下文语境,构成了逻辑考查的语境。这里,待测的逻辑素养表现为“语意连贯”,是逻辑素养的典型应用。
在写作中,逻辑的考查不直接表现,而是通过写作评价,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说理品质作出判别。这是最综合性的考查,也很常见,无须展开。
三、如何创新测评形态
目前高考试卷中对逻辑的考查,无论是题型还是相关内容在试卷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均显得恰当,而且测评素养较全面,涵蓋了逻辑谬误的辨识、科学正确地推理和有效地论证。更值得赞赏的是,考查不以知识测评为目的,而是着重于具体语境(生活语文或文本阅读情境)中的逻辑运用。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试卷结构和题型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固化,变化、创新是必然要求。如何创新逻辑测评形态?笔者试做如下设想: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板块,目前受测的主要是“正确理解观点、概念”“对推理、推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对论据能否支撑观点做判断或阐释”这三方面的素养。
前两者考查的观点、概念、推理和推论,实质是对逻辑谬误的辨识。而目前试卷设题中呈现的谬误类型主要是以偏概全、强加因果或以果导因、推不出、选择性取样等数种,还有些典型谬误未见考查,如“比喻陷阱”“二元对立”“举证倒置”“诉诸权威”“诉诸情感”等。这些谬误在日常表达中很常见,既然常见,就有相当的可测性——可以将它们置于概念理解或推论题中考查。此类测评创新的方向是尽可能涉及更多的谬误类型。
在第三种素养,即运用有效论据、论证的考查中,有些很有效的论证形式,如“反驳”,也应该在论述类文本中考查。假设有篇阅读材料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的,设题如下:
在微信圈,流传一种说法:在端午节向人问候祝福,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能说“端午快乐”,因为传说中这一天与屈原投江、曹娥救父、伍子胥自杀有关。请你依据有关资料对此作出反驳,阐明理由。
或者直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如选文是有关某市实行限号出行管制的新闻材料,设题如下:
此政策预告后,遭到很多人反对,以下反对理由最有效的一项事实是()
A.研究结果显示雾霾主要来自工业污染而不是汽车尾气排放。
B.在一次重要的国际活动期间,由于采用了“单双号限行”的严格排放措施,雾霾污染明显减少。
C.王玲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如果“单双号限行”,将给王玲造成很大的困难。
D.汽车的动力性能与汽油质量有关,汽油的品质越高,汽车越“有劲儿”。
此题相当于“诗画异质”文本阅读中的第3题。只不过,这里考查“能支撑”,是着眼于“反驳有效”。如此,测点和形式就变得丰富。
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除了比较固定的基于语意连贯的填写句子,还可以有更多形式的逻辑测评。如以下材料与题目:
欧洲人权法院正在调查英属马恩岛地区的肉刑实施状况——尤其是针对14—20岁男性的鞭刑。某权威的国家级杂志登载了下面一篇新闻报道,文章描述了人们对该调查的反应,开头行文如下:
在寒冷的一天,有超过4000名反对者前往全世界最古老的议会之一——马恩岛议会举行游行,一边唱着国歌,一边展示标语:“保留鞭刑!(记者注:一种鞭打年幼无知的违法者的传统恶刑)”领头的是一位叼着雪茄的家庭主妇、一位马恩岛议会的盲人议员和一位鞭刑法官,这是只有60000人口的安静小岛30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抗议游行。“我们坚决要求保留鞭刑,”一位名叫佩吉·艾文的家庭主妇坚持认为,取消神圣的鞭刑,“我们的整个未来,岌岌可危。”
(1)新闻报道中透露出欧洲人权法院和新闻写作者对马恩岛地区的肉刑持什么态度?
(2)有人评价本新闻报道的写作者违背新闻的基本伦理——客观、公正,认为其报道充满诱导性,有“带节奏”之嫌,请找出具体表现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如下:
(1)人权法院对肉刑所持态度不明,目前是展开调查,预备在调查后得出支持或反对的结论。新闻写作者对马恩岛地区的肉刑持反对态度,期望人权法院调查后作出取消肉刑的判令。
(2)该报道采用了一种辛辣、讽刺、多彩而又富有娱乐性的写作手法,会误导、诱导读者。如括号中加注的话有意回避“年轻人”或“十几岁”的说法,以蕴含着无辜、玩闹意味的“年幼无知”替代,诱导读者产生肉刑无视孩子身心的观感;“叼着雪茄的家庭主妇、一位马恩岛议会的盲人议员和一位鞭刑法官”,带有嘲讽,是故意的丑化,以引导读者产生厌恶情绪;强调家庭主妇的身份和议员是盲人,诱导读者认为岛上居民是愚昧的;故意加“神圣”二字,让读者觉得这是一伙狂热分子;故意选取佩吉·艾文的夸大言辞“我们的整个未来,岌岌可危”,诱导读者产生岛上居民不靠谱的印象。
这道题颇有新意,把新闻信息概括与语言分析融合在一起。而这里的语言分析还涉及逻辑陷阱,如人身攻击、诉诸情感、诉诸无关等。
在作文甚至文学作品阅读板块也可以创新测评。虽然作文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中本来就包含对逻辑素养的考查,但就作文命题来说,如果某次命题明确要求写辩论稿或驳论文,“逻辑的力量”会体现得更突出。如果在文学体验和鉴赏的设题中也能体现“逻辑的力量”的考查,自然更有价值。如:
《老人与海》发表后,好评如潮,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但海明威自己却否认,说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鲨鱼就是鲨鱼,没别的意思。
你认可评论家的话,还是海明威自己的说辞?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既是在测评文学鉴赏素养,又带有论述性、思辨性要求,需要权衡、思考、质疑、反驳,自然体现了“逻辑的力量”的成分。
综上,关于“逻辑”的考查,不要以为还需等几年,其实早就已经开始。除了熟悉和分析可以借鉴的测评形态之外,再有些创新和预见更好。对高考命题者来说,测评变得更丰富、更有趣;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学好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