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云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产生同频共振,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观,摆正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深度对话文本,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同频共振;生本课堂;深度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7-0038-03
在专家讲座中,我经常听到這样一个词:同频共振。同频共振是一种物理效应,指的是一种声波在遇到另一种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产生更大的振动,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时则不然。由此现象引申到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的协调一致,人们用它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实现多元同频共振,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多元同频共振,指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同频共振、学生与学生的同频共振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同频共振。本文将从这三个层面阐述如何把生本课堂落到实处,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问题。
一、生本同频共振,实现深度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在同一频率上,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初读感知,开始与文本对话
学生学习课文,从初读感知开始就与文本进行对话。初读完课文,学生能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知道主人公的命运或景物的一些特点,产生深度探究的欲望。在与课文的语言文字相遇时,学生会遇到“拦路虎”,并通过拼音、查字典、问同学和老师等方式解决这些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与文本的距离拉近了,理解得更全面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体验的过程。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深入、更透彻呢?这需要关键问题的引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年级段的不同,设置能够产生同频共振效果的引领性问题,以有效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成初读感知的目标。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确保共振效果的产生。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乌鸦喝水》一文,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关键问题:“你读出了怎样的一只乌鸦?”但不能设置为“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因为这样的问题不符合学情,一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我们设置的关键问题就不能肤浅、简单。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穷人》一课时,初读感知的问题可以设置为“小说围绕‘穷人’写了哪几个情节?谁能概括地说一说?”等。这样的问题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体现小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引领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文本初步对话的目标。
(二)精读感悟,深入与文本对话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嚼出汁儿来,咂出味儿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让他们根据课文的阅读提示、“小贴士”以及课后练习题等助学系统进行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加深理解,实现个性化解读。然后,教师要进行哪些引领,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深水区”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要学会做一位倾听者,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例如,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在引导学生看文本、找方法环节,我预计学生会按顺序搜集信息,结果学生先说了搜集信息的几种方法。虽然我强调了按顺序,可能因为教材图示更吸引学生目光,也可能因为借班上课,学生平时没有按顺序搜集信息的习惯。不管什么原因,我随即做出调整,引导学生:“知道了这些搜集信息的方法后,我们该怎样去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呢?”在学生理解后,立即要求学生抓住第1、第2自然段的重点信息——“制订活动计划”。有了这样的同频共振,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思考辨别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三)拓展延伸,升华与文本的对话
1.走近文本作者,产生同频共振
有的文本内涵比较丰富,需要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等,才能更好地领悟它的内容。例如,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祖父的园子》一文,如果不了解作者萧红的坎坷人生,就不懂得她童年生活的情况,更不明白为什么课题不改为“自由的园子”或“美丽的园子”。了解了作者,就能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进行个性化思考。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更要深入了解作者。鲁迅的性格特点、语言风格和他生活的环境等,无不体现在他的文章里。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一文,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强烈愿望。在执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好的故事》没有故事。”他指的是课文没有一般故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我说:“《好的故事》处处都是故事。”我指的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最美的故事。文中每一处梦中的美景,都与作者的期盼相连,但都与现实无缘。这是一个最美的梦中故事,也是一个最怕醒来的现实故事。“好的故事”体现在哪?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引入辅助理解的材料——鲁迅简介,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同频”思维一打开,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2.走近写作背景,达成同频共振
随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他们渐渐地走进文本的世界,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角色,与文中人物感同身受。当学生的生活与文本的世界接近或相似时,他们便能深入其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情感。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有很多地方与学生平时的认知不完全吻合。在日常安全教育中,学生受到的是“生命诚可贵,不做危险事”的教育,可眼下的情境让人难以理解:“船长明明能逃生,为什么他放弃逃生,与‘诺曼底号’共存亡?这种放弃生命的方式值得提倡吗?明明可以活下来,却不愿意活,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需要从写作背景、中外文化差异的角度去理解。借助写作背景来感悟人物形象,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同频共振,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丰满得多。
二、生生同频共振,促进情感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只有在同一个频率上,才能达到“共振”的目的,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才会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一)合理分组,产生同频共振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略读课文的学习。阅读略读课文,教师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主地解决略读课文的问题。怎样才能实现学生之间的同频共振呢?这就需要我们动动脑筋,找寻最佳的方法。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怎样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探讨的内容是不是他们小组感兴趣的话题?要想实现生生同频共振,就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四至六人为一个小组。例如,在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四季》一课时,我让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季节。他们既可以一起单独练习一节诗歌,也可以分工合作练习整首诗歌。
(二)任务明晰,产生同频共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晰的目标任务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来确定具体的、明确的目标任务。例如,在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围绕制订活动计划这一目标,根据学生的基础,我设计了合作任务单,包括选择活动、确定时间、合理分工、搜集材料、活动流程等几个方面。这样清楚明晰的任务,让学生的合作讨论更有效。领到任务单后,学生很快进入合作状态,交流讨论,确定本小组每个人的具体分工。这样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生生对话具备了同频共振的环境和条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三)问题引领,产生同频共振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问题引领非常重要。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还是以《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例进行说明。《祖父的园子》曾被选入多个版本的教材中,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虽然承载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要共同探究的问题:“这么美丽自由,且体现着萧红童年生活的园子,为什么课题不起名为‘自由的园子’或‘童年的园子’呢?”这样的引领性问题能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深水区,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感受。他们会对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产生不同的观点。教师趁此向学生推荐《呼兰河传》这本书,让他们读一读,了解更多的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师生同频共振,引领学生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要在同一个频率上,这样才能达到“共振”的目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拉近距离,产生同频共振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应想尽办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俯下身来走近他们,跟他们平等对话,这样他们就会给我们惊喜。有一次在执教童诗童谣的创编课上,有一个学生就给我送了一份惊喜。童谣创编结束后,我呈现几篇他们创编的作品,请大家一起修改,各抒己见。当时,我来了兴致,随口创编了一首童谣:“小松树,路两旁,剃个小平头,为马路站岗。”让学生修改。没想到他们还真敢改。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把“为马路站岗”改为“为祖国站岗”。我当时就惊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夸她是“一词之师”。现在,她已经读大学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依然感慨:只要给学生同频共振的环境,他们就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如果教师以“师者”自居,不能与学生同频,哪有这样精彩的课堂生成?
(二)故意示弱,产生同频共振
在课堂上,有时候教师故意示弱,能有效达成同频共振的目标。例如,在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明天要远足》一文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诗歌的第三个小节少了一个词——‘睡不着’。”我一看,的确是这样。诗歌第一小节的开头是“翻过来,唉——睡不着”;第二小节的开头是“翻过去,唉——睡不着”;第三小节是“翻过来,翻过去,唉——”,后面没有“睡不着”一词,而是直接叙述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他的这一发现非常可贵,但我不能直接解决,否则学生感受不深。于是,我故意装作也不太明白的样子,让学生思考。答案渐渐浮出水面。有的学生说:“一个劲儿说‘睡不着’,太啰唆了。”有的学生说:“‘翻过来,翻过去’,就是睡不着的样子,再加一个‘睡不着’,意思就重复了。”有的说:“‘翻过来’,不能说明睡不着,所以要加一个‘睡不着’告诉我们。‘翻过去’后面加一个‘睡不着’也是这个意思。而‘翻過来,翻过去’,就不一样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睡不着的意思,所以不用加‘睡不着’这个词了。”听到这些,我不禁感慨:可不能低看了这些“小不点儿”,他们的想法让人喜出望外!
(三)相互尊重,产生同频共振
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才能有效达成同频共振的目标。在一次公开课上,识字教学环节顺利结束,正在我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时,有个学生举起了小手。他一脸的期待,非常想站起来说自己的想法。我有些犹豫,让他说吧,怕他说不到点子上,太占时间;不让他说吧,小手举得那么高,似乎有什么重要发现。我还是尊重他,让他站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结果他的发言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老师,我发现我的名字‘陈嘉硕’的‘硕’字里面也有‘一页书’的‘页’字。”这不就是典型的联系生活识字吗?他的想法给其他小朋友带来启发。果然,课下很多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看看有没有和所学的生字产生联系。我想,如果为了省时间,我没有让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很难达成识字教学同频共振的目标,也很难将生本课堂落到实处。
总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多元同频共振的意识,使生本、生生、师生之间产生同频共振,这样不仅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同频共振效应下建构的生本课堂,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