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对策

2022-05-25 08:46韩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检验科无菌粪便

韩晓云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对微生物检验分析前造成检验误差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是提高标本合格率以及检验质量的必经途径[1-2]。在此,本研究就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策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12月医院检验科所收集的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选为本研究对象。所选标本囊括痰液、血液、分泌物、粪便、尿液以及各类无菌体验等。

1.2 方法 选取具有扎实理论以及丰富经验的专业化检验人员遵照检验标准对标本进行全面的检查、核对,对标本的采集时间、外观以及检测分析结果进行评估,最后明确不合格标本,同时将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并根据标本采集类型及其不合格的具体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及其构成情况 本次试验共计纳入60例不合格标本,其中痰液标本23例、尿液标本15例、血液标本9例、分泌物标本6例、粪便标本4例、无菌体液标本3例,分别占比38.33%、25.00%、15.00%、10.00%、6.67%、5.00%。根据上述数据结果可知,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最为突出,其次为尿液标本以及血液标本,而分泌物、粪便以及无菌体验标本不合格情况相对较少。

2.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 不同的检验标本在不合格的原因上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较为常见的因素包括未及时送检、采集时间有误、标本污染等。见表1。

表1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微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检验仪器不断更新,检验科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综合素质也大幅提高,临床检验工作亦趋于完善,表现出高效率、高准确率以及高服务质量的特点[3-4]。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在于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致病菌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病理分析以及病情评估提供精准、科学、可靠的依据。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微生物检验的环节繁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保不会出现疏漏以及差错,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5]。为了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从微生物检验的过程着手,加强对于微生物检验过程的管理。就现代医学检验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将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划分为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有不同的难点,其中分析前的检验质量控制工作难度更大[6]。这是由于分析前这一阶段往往会涉及多个部分,导致质量控制工作负荷较重,尤其是在标本采集、运送、存储等环节中,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误差的产生。这不仅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同时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值得说明的是,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尤其重要,对于药敏试验的结果以及细菌培养的准确性均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务必加强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视。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来看,60例不合格标本中痰液标本23例、尿液标本15例、血液标本9例、分泌物标本6例、粪便标本4例、无菌体液标本3例,分别占比38.33%、25.00%、15.00%、10.00%、6.67%、5.00%。可知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尿液以及血液标本,分泌物、粪便以及无菌体验标本不合格情况要相对少数上述3者;其次,不同的检验标本在不合格的原因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较为常见的因素包括未及时送检、采集时间有误、标本污染等。

通过对现阶段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应对策略,现将相关内容陈述如下:

3.1 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析 首先是痰液标本。本次研究中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居于首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同时由于痰液培养的注意事项较多,同时要求也十分严格,有时由于医护人员未全面、详细的交代清楚,导致患者留取方法出错,未能很好的区分痰液以及唾液,这也是导致取材质量不过关的主要问题之一[7-8]。其次是中段尿。本次研究中尿液标本不合格也属常见,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常见原因包括送检不及时、留取方法错误等。根据相关规定,尿培养务必将外阴部清理干净,采集中段尿液后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微生物试验室,并确保在2 h内进行检测,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标本污染率,而且能够大幅提升病原性微生物的分离率[9-10]。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难免会因接受、运送、存储、接种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标本遭受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再者是血培养。目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血液样本污染的问题十分频繁,不过造成血液样本污染的问题却并不复杂,多是由于采血量不足或是未能掌握正确的血样采集时间、方法等所致。再者是粪便。粪便样本不合格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相对并不多见。一般来说,未能及时送检是导致粪便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不过考虑到护士往往需要与多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对接,任务量繁重,因一时疏忽导致未能将标本送至试验室,致使粪便干燥,导致检验结果呈假阳性[11-12]。最后是分泌物以及无菌体液。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缺乏无菌操作的观念,或是无菌操作欠缺规范是导致分泌物以及无菌体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致使采集标本招致污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病原学诊断与实际感染病原菌不相符合。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以下因素也会对标本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相对淡薄,往往并不重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明标本的采集方法,这就导致标本留去随意,引发污染;其次是部分医院医护人员相对紧张,导致现场指导样本留取工作受限;部分护理人员在查对方面不够严谨;检验人员对于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不重视,因各种因素导致样本转运耗时过长,存放时间过长等问题;此外,新进的医护人员对于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并不了解,未严格选择无菌容器等[13-14]。

3.2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为了提高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加强检验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交流沟通,检验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听取其建议,进行及时的改进。一旦发现患者的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悖,务必认真、仔细、全面的分析微生物检验过程之中的每一环节,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沟通[15]。此外,需制定检验标本采集手册,并发放于医护人员,手册内容涵盖临床检验的意义、价值、标本采集要求、患者准备工作、检测时限以及各注意事项等。其次,应积极组织教育培训工作。临床医护人员务必加强检验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同时主动去了解检验操作技能,并号召相关人员积极学习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的内容。此外,考虑到医院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每年实习以及进修的护理人员大幅增多,此类人员对于医院当前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缺乏了解,其业务技术也相对生疏,这也是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7-18]。针对于这一问题,对于新进的实习生,需将其纳为重点培训对象,帮助其了解医院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其专业性,防止因新进医务人员的疏漏导致微生物检验样本不合格情况的产生。此外,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当主动到病房示范标准,规范操作方法,进一步提升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规范性以及运送的规范性,从而防止标本污染的发生,促进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合格率,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19-20]。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试验囿于样本数量过少的问题,在最后结论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错,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在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研究的准确性有所影响,需待日后扩大样本容量,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分析。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检验科应主动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的交流、沟通,同时制定各项措施,实现标本采集送检的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及作用,最大限度的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检验科无菌粪便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